击鼓传信·来自基层的信:
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民委员会:
您好!我是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村民何福荣。写这封信,我是想说说心里话。回想从前,西和村曾是一片脏乱之地,然而,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这里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还有众多花卉企业入驻,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村民的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我本人也受益良多,开了一家民宿和小商品店,随着游客的增多,我的生意越发红火。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对此我深表感激。我衷心希望,政府能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让西和村的农文旅品牌更加响亮,相信西和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何福荣
(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村民)
何福荣:
您好!我们非常高兴听到您对西和村近年来变化的积极评价,这充分说明了我们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效。关于您提出的对西和村未来发展的建议,我们深表赞同并已纳入发展规划。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化赋能、治理有效”为发展原则,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支撑,深化与旅游业、文创业、休闲娱乐产业的融合,形成高效的产业集群,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持续动能。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您及更多村民保持紧密沟通,共同推动西和村全方位振兴。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西和村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从化区城郊街西和村民委员会
何福荣开了一家民宿和小商品店。受访者供图
记者调研
做优花卉产业,建设和美乡村
跟着何福荣信里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从化西和村,走访花卉基地,和村民聊聊,感受西和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并探索其如何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建设和美乡村,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产业升级:
“美丽经济”锦上添花
当记者踏入这片土地时,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居和村民洋溢的笑容,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
近年来,西和村大力引进花卉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如今,这里聚集宝趣玫瑰世界、天适樱花悠乐园、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等38家上规模的花卉企业,形成了以鲜切花、盆花、种苗、兰花和特色苗木生产为主体的现代化花卉产业基地。西和村因此成为广州市首批市级特色小镇——西和万花风情小镇的核心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加速跑”。西和村村干部戚锡平说,西和村的花卉产业带动土地流转1.3万亩,实现花卉产值约8.5亿元,极大提升村民的收入水平,还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购物。
在“九里花街”,西和花卉文化体验馆、锦绣园艺、正欣园艺、宝趣玫瑰世界、天适樱花悠乐园、北纬23°8森林营地、西和小院、西和一品、荷塘美食等各具特色的景点各放异彩,为游客们提供丰富的游览体验。同时,西和村还初步形成了食、住、游、学、购、赏等全方位功能配套格局,建成以花卉观赏、水果采摘、精品民宿、休闲体验、度假研学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富民兴村产业,实现“花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城郊街西和花卉新乡村示范带“点状用地”试点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3年4月,西和村21.3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被广州市和营天下田园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竞得,成为广州市首宗乡村振兴‘点状供地’项目,以21.3亩的‘点状’用地撬动整个西和万花风情小镇文旅项目333.85亩用地。”城郊街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该项目每年可接待游客6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6000个。
科技赋能:
数字农业联农带农
在西和村的花卉花艺展览场馆内,电商主播站在镜头前,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展示西和村的花卉新品和花卉艺术。云展示、云选品、云对接、云销售、云交易……这些词汇在这里变得生动而具体,成为推动西和村数字农业建设的强大动力。
在联农带农方面,西和村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环境园艺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工作人员,常年扎根在这里,与农民一起开展基础性、应用型研究攻关。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不仅提高了花卉的产量和品质,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学员在粤菜师傅培训室学习厨艺。城郊街道办供图
在西和村粤菜师傅培训室,许多村民在参加培训。“在粤菜师傅培训班,老师教我们怎样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制作不同菜品。”在西和村经营农家乐“何溪农庄”15年的周燕琼说,接受培训、改进厨艺后,农庄客流量明显增大,营业额也提高了。
据了解,近年来,西和村粤菜师傅培训室累计开展220期培训,培训学员2300人次,创新菜式近100道,孵化带动粤菜农家乐餐饮店20多家,有效发掘和培养了众多餐饮技能人才,带动产业经济增长。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西和村在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乡村沿线外立面经过精心整饰,焕然一新,九里花街周边环境、西和文化艺术馆、西和乡村主题公园等基础设施配套得到升级改造,实现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
西和村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的改善,离不开村民的共同努力和村两委的积极引导。村里构建的“村、社、户”责任体系,以及“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模式,让这种变化得以持续和深化。
据介绍,近年来,西和村党员干部分社包户,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每周进行环境卫生巡查和宣传,督促村民加强房前屋后保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村里还配备9人的保洁队伍,负责全村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工作。村里还会同三大运营商和外聘专业电工,对村内的“三线”进行集中统一梳理,这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还消除了安全隐患,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同时,西和村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西和村,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戚锡平介绍,村里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力量,选好“领头雁”、配强“指挥部”,做好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走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
西和村还成立民主法治创建领导小组,设立法律援助点和公共法律服务站,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在“面子”与“里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西和村的文明乡风逐渐形成。西和村深入挖掘宗祠、风俗习惯、家规族规等传统文化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西和学堂等平台,开展乡风评议和道德讲堂等活动,提升村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西和村,记者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生活的提升上,更体现在人心凝聚、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上。
西和村
乡村建设亮点
形成现代化花卉产业基地,实现花卉产值约8.5亿元;
“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网格化治理,优化人居环境;
选好“领头雁”,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法治建设;
开展乡民评议和道德讲堂等活动,形成文明乡风。
文/信息时报记者 黄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