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國寶有話說!」香港學生代表朗誦表演傳承國寶之魂
2024-05-10 22:28:23
广州日报新花城

5月10日,由穗港澳三地教育部門聯手合作的2024年「粵韻灣區杯」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在香港麗澤中學舉行啟動儀式。現場,麗澤中學3組學生帶來了精彩的朗誦表演《上下五千年,國寶有話說》。他們以朗誦結合古箏伴奏的形式,將國寶文物的故事娓娓道來,贏得台下陣陣掌聲。


麗澤中學學生薛龍兒在朗誦,葉詠琳在古箏伴奏。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紅山文化遺址的墨綠色玉石雕「紅山玉龍」以其獨特的「C」形身姿,展現了龍的神秘與威嚴。

麗澤中學學生薛龍兒的朗誦和葉詠琳的古箏伴奏,從「紅山玉龍」出土的故事出發,帶領觀眾穿越回那個古老的時代,見證了龍的形象如何在華夏大地上逐漸成形,進而詮釋了龍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徵意義。


覃楚珊和曾愉在講述商代的「后母戊」青銅方鼎的故事

其後,學生覃楚珊和曾愉講述了商代的「后母戊」青銅方鼎的故事。這件國寶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體現了商代青銅製作的高超技術。覃楚珊和曾愉從青銅器的鑄造技藝談起,將觀眾帶入了那個火光與錘鍊交織的古老工坊,從而把冰冷的歷史,變成了一個有溫度的故事,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宗教信仰和審美趣味。


梁嘉奕和林佳佳結合羊城的傳說,講述了文物「三羊尊」的故事。

在最後一組出場的表演「三羊尊」朗誦中,學生梁嘉奕和林佳佳別出心裁地結合了羊城的傳說故事,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表演。

「我們這次是粵港澳三地合作,而廣東省省會就是廣州。廣州這座城市又稱為五羊城或者羊城,有一段與羊有關的故事」在他們富有趣味的講述中,不僅闡述了「三羊尊」作為國寶文物的美學價值,更深入挖掘了它背後的文化意義和歷史故事。「羊體現出寧靜、和平、友愛、祥瑞的特色」,梁嘉奕和林佳佳巧妙地選擇了「羊」的寓意,將「三羊尊」與廣州這座城市的文化聯繫起來,展現了「羊」在中華文化中的豐富內涵和深遠影響。

香港學生代表的朗誦表演,展示了香港青少年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隨着2024年「粵韻灣區杯」作文與美術主題大賽的正式啟動,粵港澳三地的青少年們將迎來一個展示才華、交流思想的絕佳機會,大賽將充分激發青少年家國情懷、增強他們對大灣區發展參與感和歸屬感。

文/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記者:何瑞琪
圖/廣州日報港澳記者站記者:曹景榮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薛琰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