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社科动态 | 红色文化融入专业特长 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质与效
2024-04-27 17:24:08
广州日报新花城

红色资源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充分利用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所长,挖掘、盘活、整合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丰富红色文化传扬路径、唤起红色文化情怀等形式,培育青年学子红色文化底蕴,强化广大学子对红色文化的感受认知,让学生亲身感触精神内涵。

一、“朵朵花开颜色好”——丰富红色文化传扬路径

把红色文化浸润在课堂讲授、宣讲团之中,让学子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宣讲者。如在《演播仪态》这门课程中,把红色文化题材作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精心安排学生到红色文化长廊或革命历史博物馆进行录制讲解。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拍摄前自发查阅资料、前往讲解现场、熟悉讲解线路、撰写讲稿、制作ppt与视频等。课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技能,也让学生对红色文化有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又如,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学生红色宣讲团,每个月深入社区进行宣讲。主题有《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幸福社区颁奖礼》等,以演讲、朗诵、情景短剧等多种形式进入社区,用实际行动普及红色文化。

(两院合建红色文化宣讲团,进社区开展活动)

二、“映日珠江别样红”——唤起红色文化情怀

学院师生融合创新、灵活赋能红色文化表达方式,以情动人,唤起青年学子和民众心中的红色情怀。如举办红棉诗会,延续红色基因传统。诗会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旋律进行,让参演学生与观看师生,在诗会中共鸣共振共情,获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有学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将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利用多媒体融合技术,用时空对话的朗诵方式深情演绎,在红棉诗会上受到观众好评,有市民说:“太感人了,我都听哭了,今天才觉得读懂了林觉民。”

又如“以赛促学”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加。学生自觉探寻红色文化,在红色文化的理解上下功夫,在红色文化的呈现上找创新。“传承”与“创新”双管齐下,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创作的《阵地上的婚礼》,获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全国大学生组二等奖、省一等奖;《海棠花祭》获央广网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全国大学生组一等奖;《爱情的故事》获“我青春,我健康”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省一等奖。


(广州大学师生参加“传承红色基因 共诵壮美诗篇” 2024年南沙区时代文明实践“周末音乐会”系列活动)


(广州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应雨琦、朱家业朗诵《与妻书》)


(获得第五届 “诵读中国”大赛全国二等奖作品《阵地上的婚礼》)

三、“随风润物细无声”——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

学生党建工作离不开润物细无声的红色文化氛围。广州大学党委因地制宜,将教学楼旁的风雨长廊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长廊。长廊总长约1公里,展示区由228根柱子所组成,每一根柱子都以时间为线索并配有关键词,共展示了300多个重要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风风雨雨,是集展览宣教、思政育人、景观展示、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化的思政课教科书。学生们走过这条风雨长廊,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往立柱上看。日积月累,这些内容就能成为他们深入了解党史的触发点。

(广州大学红色文化长廊)

刻着入党誓词的石碑拉满仪式感,228根立柱提供了丰富的党史知识,记载了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置身于此,新闻传播学子们纷纷展示专业才能:以红色文化为主要素材,通过诗文朗诵、戏剧对白、新闻播报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辈们的崇高敬意。






(学生在红色文化长廊录制的视频作业)

四、“东风吹来满眼春”——联合提升红色文化氛围

学院积极联动广州各相关单位,共同提升红色文化氛围。如学院与南沙区委宣传部合作,多次协办南沙区文联承办的活动,包括“寻红色星火 赏红棉诗篇”传承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暨2024年南沙区时代文明实践“周末音乐会”系列活动等;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广东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红讲台》节目录制;推动学生参与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教材《中国语文》音频录制;扶贫人物先进事迹系列微广播剧录制等。在实践中弘扬红色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文/广州大学:许莹冰 王子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庹亚男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