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南沙名校访谈 | 揭秘南沙华附高“加工值”背后的“加速度”
2024-04-25 08:53:45
广州日报新花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肩负国家使命和广州未来的南沙区,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打造与南沙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地位。

近年来,南沙引进了华附、市教研院、执信、市二中、广大附中、广铁一中、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众多优质教育品牌。

这些教育品牌旗下的

名校在南沙发展如何?

在牵动万千家庭的

中考高考即将到来之际,

 “南沙名校访谈” 

专题正式上线,

通过走访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

(以下简称“南沙华附”)、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

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等,

为大家深入解读

这些名校在南沙成长的故事。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

南沙华附。

日前,中国教育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以《做更满意的自己 能报国的人才》为题,全方位报道了南沙华附在发展素质教育、践行学校发展方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概况。

这所由南沙区与华南师范大学合力重点打造的公立完全中学从2015年落地南沙以来,成为南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名片,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校、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中心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校、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并被央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华网、中新网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而在广大南沙家长和学生们眼中,南沙华附更是以“加工值”强而闻名。

南沙华附如何“十年磨一剑”,

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在学好功课的同时,

学生们又怎么开展

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

带着这些疑问,

近日小南走访了南沙华附。

“加工值”全市第一,

源于一套发展方略

南沙华附高中部于2018年开始招生,办学时间不长,高一入学录取分数在南沙区并不亮眼,但连续三年的高考成绩却异常亮眼。

2021年首届学生参加高考,实现开门红,特控率和进入全省前2000名人数创了南沙区属高中学校新高;

2022届3人进入全省前1200名,历史类最高分位居全省219名,成为全市特控线加工值最强学校;

2023届特控线加工值大体上并列全市第一,本科线加工值全市第一且优势明显。

连续多年在高三年级任教的教学处副主任王拴昌对南沙华附的“加工能力”有着切身的体会,“我们统计了学生高一入学分数的全市排名,再看高考成绩的全市排名,大部分同学的进步非常明显。”

王拴昌介绍说,在不久前结束的广州高三年级一模考试,在区属8所高中中,南沙华附成绩也比较突出,“从前三年的情况看,从一模到二模再到高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王拴昌说,“我们对这届高三更充满信心。”

是什么因素支撑

南沙华附的“加工值”

持续走高、位居全市前列呢?

“这得益于学校的发展方略和备考举措。”南沙华附党政办副主任秦乐告诉小南,学校的发展方略涵盖立德树人各领域,具体到教学方面还有提高课堂效能的10条意见等,这10条意见本质上助力老师构建“一核九径”系统性课堂,老师们以此为标准不断地进行修炼,塑造自己,转变观念、改变思路、改变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把入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学生,把优秀的学生培养成拔尖的学生。

此外,高三年级还有特定的备考举措——以系统性的思维、战略性的眼光、渐进性的方法达到必要性的要求。秦乐直言,“要让学生以夯实基础为主,而不是以刷题为目的,如果是简单地拼汗水、拼时间,可能还是没有走出传统的高考备考圈。”

不仅如此,学校为高三年级特别开设了导学课和强基课,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自身的课程。

其中,高三上学期以强基课为主,对全年级在本科临界或分数比较低的学生开课,在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上补基础。

而在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结束后,主要为在特控线临界的学生开设导学课,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梳理、总结知识,进一步提升能力。

每隔一周,学校召开高三教师教学研讨会,推进备考举措和课堂教学改革举措;每月学校还会组织高三年级学生开一次集体会议,指导学生如何备考以及化解在备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以育人来育分,

不“卷”也有好成绩

小南还走访了学校的广播站和电视台。走进电视台和广播站所在的新媒体中心,播控室、主播台、摄像机、提词器、调音台等专业设施设备样样不落,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办公室的小白板上还详细写着每一项工作的进度、接下来的任务,以及专业化、模块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新媒体中心的运转在学校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是由一位初二在读生台长带领30余位同学在课余时间完成的。

△校园主持人大赛

“我们独立策划了红色话剧、主持人大赛、青春风采大赛等活动,推出了校园新闻等视频节目,并且从策划、拍摄、剪辑、配音、后期制作到文稿撰写,全部都是由我们学生自己完成,”电视台台长陈海涛告诉小南,“参加社团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提升我们的领导能力和技能知识。”

南沙华附团委副书记贺志彬老师对这个“10后”台长和他带领的团队赞不绝口,“上两任台长都考入了重点大学。”贺志彬说,学校电视台和广播站可以给学生们很好的锻炼机会。

△学校电视台团队

电视台和广播站归属公务类社团,着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南沙华附副校长徐泳介绍说,为了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和校园文化生活,南沙华附设有“六类”社团(语言、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公务),30多个分社,建有“六园”(桃李园、百果园、地理园、生物园、劳科园、创意园),同时还设立了“六节”(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劳动节、研学节)。

△地理园

△创意园

△生物园

△桃李园

“从大家的主观认知上来看,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可能会分散他们学习的精力。”徐泳说,有一些地方中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大,带来抑郁情绪等各种问题,南沙华附则是通过提高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一味地考试和刷题,“这样做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校艺术节

△学校文创集市

值得一提的是,与很多高中不同的是,南沙华附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周五晚就会放学回家,周六日也不补课。

“我们也不提倡学生在校外上辅导课,强调学生在家里自学,培养自觉学风。周末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很重要,家是孩子们的加油站,”徐泳说,“我们要以育人来育分,而不是以育分来育人。”

对南沙的学校充满信心,

对南沙华附更有信心

南沙华附校长林天伦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国培专家。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校长、“南粤优秀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称号和头衔的林天伦校长将学校发展方略表述为“遵循一个思路、围绕一个体系、聚焦两个重点、实施五种策略”(简称“1125”方略)。

林天伦解释说,这套发展方略是学校党组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新发展理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南沙教育发展理念、华南师范大学校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南沙华附的发展期盼以及发展困境,经过上下多次意见征询,构建形成的。

基于这套方略的延伸,林天伦希望南沙华附的学生毕业时拥有“六会”技能:会游泳、会打球、会一种乐器、会做一道好菜、会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会根据情景吟诗作对。

对于学生们最重要的主业学习,林天伦说,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学习是别人帮不了的,要靠自己,“不要把学习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应该看作是一种自己必须做的东西,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为我要。”

要怎么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

是靠题海战术加大训练,

还是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全面发展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面对小南的问题,林天伦说:“南沙华附是通过转变人的发展观念,通过提高综合素质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转变人的发展观念方面,首先确立起‘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观,不是每个孩子都要去上重点大学;其次要确立‘要发展、能发展、会发展’的发展观,要始终相信学生能变化发展;第三要确立起‘全面发展、优质发展、优势发展’的育人观。”

这种“人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在南沙华附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学生们没有周测和月考、每天观看《新闻联播》、每周学唱一首歌、晚修前练字,逢周一、三下午放学后,林天伦和学校党总支书记林景雄还会带着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一起长跑。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更满意的自己,能报国的人才’,把学校办成‘特色凸显的现代化名校’。”林天伦坦言,“希望大家给南沙华附信心,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师生持续消化、内化和外化学校发展方略,南沙华附能够发展得更好。”

“事实上,南沙的学校不仅是环境优美、设备设施先进,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很多优秀的教师,大家应该对南沙的学校充满信心,对南沙华附更要充满信心。”

文字:齐华伟、何倩蓥

图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

制图:石畯涵

编辑:张瑨欣

校对:林春萍

一审:李夏同

二审:李立志

终审:叶平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