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新质动能向吉行丨“造车”又“造星”!吉林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势已起、其风正劲
2024-04-23 09:56:48
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共和国工业摇篮之一的吉林省,新质生产力正不断澎湃着新动能。4月22日,一场“新质动能向吉行”网络主题活动在吉林省长春市启幕。在为期四天的采风活动中,来自中央新闻网站记者,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记者、粤港澳大湾区Z世代新青年和吉林省内新闻媒体记者将深入吉林各地,在长春、松原、白城等地进行采风,感受吉林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展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吉林形象,唱响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最强音。

从被誉为国人骄傲的红旗汽车,到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再到中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商用遥感卫星组“吉林1号”卫星……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在采风活动中深切感受到,吉林省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势已起、其风正劲,这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场“竞速赛”中蹚出“新路子”、跑出“加速度”。

一辆“国车”: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从吉林下线

四月的吉林长春,春和景明,柳绿花红。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位于长春市新红旗大街1号的中国一汽NBD总部。大楼里,“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等标语异常醒目,鼓舞着每一个人。中国一汽被誉为“新中国汽车工业摇篮”,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就是从这里下线。

在重大场合中,被誉为“国车”的红旗汽车频频亮相,成为国人骄傲。而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一汽迎来高光时刻,凭借着实现整车销量74.3万辆 ,特别是国内销量表现抢眼,达到71.7万辆,位居汽车行业第一。

“这是我们的海陆空多栖无人驾驶概念车,在车里还可以弹钢琴。”中国一汽NBD总部大楼里,工作人员向采风团记者介绍着红旗汽车的亮点。在这里,多款兼具“高科技”和“高颜值”的红旗汽车一一展出,成为采风团记者们镜头下的焦点。

一款全球首发量产级无方向盘第三移动空间是这里的“明星车型”,它在非高速条件下,可达成完全自动驾驶L4级,N度百变空间,实现出行、工作、会议、购物、休憩、娱乐等百变功能。采访团的记者们被眼前的“高颜值”汽车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坐进驾驶室,零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中国一汽聚力创新,奋力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全力锻造新质生产力,累计突破870项关键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4086件,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解卡去黑”产业化,在“卡脖子”、芯片国产化、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破卡减压……“共和国汽车长子”走出了一条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一列高铁:中国高铁“吉林造”

全球首列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列车、首个搭载5G+4K超高清演播室的智能列车、首次在动车组上应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一项项亮眼的成绩,见证着中国在轨道列车领域不断取得的新突破。

采风团第二站来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疾驰在祖国各地的高铁列车,有近40%产自这里。记者在车间里看到,一列列动车组整装待发。在工作人员带领下,采访团记者们登上科技感拉满的“下一代地铁车厢”,感受科技制造、创新驱动的无限魅力,惊叹于中国高铁的智能制造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

据了解,“下一代地铁车厢”采用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的无人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视频图像相结合的主动障碍物检测技术,实现百米距离以上的障碍物探测和预警。在乘车体验上,该车厢不仅覆盖WI-FI系统传输网络信号,还配置有乘客计数系统,可引导站台乘客到不拥挤的车厢乘车等,科技含量满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车长客不断创新突破,实现了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就在上个月,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完成达速试跑,实现了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这是世界上正式下线的首列能源市域列车,作为长客人我们都感到非常骄傲。”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体研发部设计经理尹航接受记者采访时仍难掩激动之情,她介绍道,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采用了国产的氢燃料电池作为列车的动力系统,“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也会对氢燃料如何使用进行研究,另外列车里还会安装数千个传感器,会像一个随车医生一样把实时数据传送到地面并进行分析,确保列车处于健康状态,以此来保证乘客的安全”。

从国内首款市域C型动车组到上海亮相,再到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的诞生,中车长客不断刷新着技术创新的记录。而在该公司,一批“90后”技术骨干正在“挑大梁”,成为创新先锋力量。

“我们的设计团队里,青年设计师的比例达到70%左右。”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技术研究部设计师王连富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吉林人,2019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吉林加入中车长客,经过5年发展,如今已成为智能动车组的一名技术骨干。“这也得益于吉林省有很好的人才引进政策,让人才能引进来、留得住,从而更好地服务吉林的高质量发展。”王连富感慨道。

正是有了人才的“加持”,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才驶向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该公司已构建了动车组、高档客车、城际及市域车、地铁列车等7大产品线,相继自主研发“和谐号”“复兴号”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产品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车数量累计超过9000辆,签约额超过130亿美元。

一颗卫星:诞生中国第一套商用遥感卫星组“吉林1号”

除了“造车”能力独领风骚外,吉林的“造星”本领同样堪称一绝。采风活动第三站,便是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套商用遥感卫星组“吉林1号”卫星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展现出强劲的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系统研发、卫星检测系统及设备研发等服务,并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迅速崛起为中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在短短几年间,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成功地将一颗颗卫星送入太空,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遥感数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于2015年成功发射,不仅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还创造了由一个研发团队一箭成功发射四星的历史。这一成就标志着长光卫星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长光卫星不断加快卫星研制及发射的步伐,通过22次成功发射,累计将100多颗“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送入指定轨道。这些卫星组成的星座网络,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丰富、高质量的遥感数据,成为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觉得最核心的就是要创新。”长光卫星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平均每年用于科研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1.3亿元至1.5亿元,收到明显的效果,每颗卫星的成本已从最初的8000万元降到如今的400万元左右,“卫星便宜了服务自然就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也能从中受益,这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贾宏光说道。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留意到,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还长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2022年,韶关市政府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韶关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乘”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进入太阳同步轨道,从而助力推进卫星遥感应用及产业化在韶关的发展。贾宏光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合作尝试,而且目前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力十足,不少当地政府也希望增加更多的卫星数量,从而更好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决策和指导,相信未来我们还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吉林,这个老工业基地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正为吉林省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吉林向“新”而行,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视频及部分图片由凤凰网吉林频道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