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我是你的眼”:导盲犬进广图当“助教”啦
2024-04-20 23:31:36
广州日报新花城

近日,一则题为《一座城市对导盲犬的包容度有多高?》的短片在微信视频号平台上广为传播,视频记录了博主和他的导盲犬用地铁出行会见客户,历经17个站、2次换乘,在广州地铁站务员10次接力下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全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导盲犬并不多见。

为了让志愿者知晓导盲犬有关知识和服务技巧,广州图书馆联合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于4月19日下午开展的羊城“她”公益·广州家姐赋能系列活动——“花城∙温暖传递爱”之“我是你的眼”志愿者培训导盲犬主题课程,共有40多名巾帼志愿者参加。


活动大合照

下午两点,广州导盲犬学校的校长李苑甄带着她正在训练的两只导盲犬Andy和Double从东门进入广州图书馆。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讲师,李苑甄和她的团队从2016年6月开始在广州提供导盲犬服务,随后成立了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导盲犬服务的公益机构——广州导盲犬学校,至今已训练出8只优秀导盲犬投入工作。而李苑甄本人还是经过国际导盲犬联盟认证的导盲犬导师,具有非常丰富的实务经历。


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前,广州市妇女志愿者协会项目主管朱美柳介绍了本次活动背景及与会嘉宾,广州图书馆馆员李芷筠给现场读者介绍了与导盲犬相关的图书。紧接着进入到导盲犬科普环节,李苑甄首先抛出了“眼睛也会生病?”这一问题,引出了可能导致后天失明的三种眼疾——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病变,为了让志愿者能够有更直接的体验,她还准备了三种眼疾患者视角的镜片,只需要佩戴就能代入眼疾患者的第一视角,感受到他们在视力方面存在的不便。


李芷筠介绍了与导盲犬相关的图书

根据李苑甄的介绍,志愿者们了解到导盲犬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前,当时许多军人因伤失明退役,为帮助他们,一名德国医师在欧登堡创设了全世界第一所导盲犬训练中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有导盲犬服务。

不过目前,我国的导盲犬的数量还是偏少。李苑甄给出了一组数据:据统计全国视障人士1700万人,广东省视障人士70多万。根据国际导盲犬联盟的统计,至少有1%的视力障碍人士会选择使用导盲犬,即我国的导盲犬需求17万只,广东省则需要7000多只导盲犬。但实际上,全国正在服役的导盲犬仅有200只左右。除此之外有部分地区和场所还未能很好地落实无障碍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李苑甄的现场介绍

为了让志愿者们更加了解导盲犬,李苑甄介绍了导盲犬的定义、功能,还结合导盲犬的性格、血统、品种讲解了什么样的狗才能成为导盲犬。要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小狗要走过一段不短的历程:幼犬从两个月到一岁期间需要在寄养家庭生活,并接受社会化训练,一岁后需要接受6-9个月的引路训练和28天的共同训练,而在正式投入服务之前,导盲犬还需要在毕业考试中完成一项终极考验——带领蒙眼的测试员完成行走。一般导盲犬在2岁左右就能完成训练,开始正式陪伴使用者生活和工作,而根据国际导盲犬联盟标准,导盲犬必须安排在10岁退役。


可爱的导盲犬“助教”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导盲犬该怎么做?李苑甄指出,识别导盲犬可以通过它们穿的工作服和配戴的导盲鞍,而使用者一般都会随身携带导盲犬证、导盲犬使用者证、残疾证等出行必备证件以便识别放行。在生活中遇到了导盲犬,应做到“三不一问”的小礼仪——不干扰工作、不喂食、不拒绝进入场所,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体验游戏环节

除了知识科普,活动还设置了导盲犬引路示范、视障者体验游戏和趣味问答,让现场志愿者们感受到了课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据了解,本次活动“花城∙温暖传递爱”之“我是你的眼”志愿者培训系列课程第一期,接下来课程第二期和第三期将会给志愿者们带来孤独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科普及服务技巧课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蔡东恺

图片由庄伟义提供

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