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邢初
值班主编 | 赵靖含
“小学生秦朗丢寒假作业”一事,从最开始的大面积转发和关注,到出现反转,而后造假者道歉,每个环节都显得突兀且煞有介事,而其传播程度,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今年2月,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Thurman猫一杯”发布了一则视频,称她在法国巴黎拾到两本国内一年级的寒假作业,并隔空喊话“一年级八班秦朗”。
2月16日,网红“猫一杯”发布视频喊话“一年八班秦朗”
该视频爆火,登上热搜,旋即被不少媒体转发。后来,又有自称秦朗老师、秦朗舅舅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秦朗舅舅”甚至还开启直播回应此事。
一场由千万粉丝级网红及其背后的MCN策划,还有无数无名网友下场参与传播的假消息狂欢,就此拉开序幕。
彼时,即便不论真假,仅从文本看,这一“消息”只像是一起稀松平常的段子,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个“乐子”,并未承载任何有实质意义的公共价值和有效信息。
但质疑其信息真实性的声音,却甚少听到,直到一纸通报落下,经官方证实,“小学生秦朗丢寒假作业”,是人为捏造。
几个月后,最初发布该段子的自媒体博主“猫一杯”被证实为虚假编造,视频乃按照剧本拍摄演绎。由于整起事件传播量实在太大,网红博主不得不按照警方要求出面道歉。
从事发到道歉,这起煞有介事的风波,如今竟已在百度百科拥有词条,其写法形似重大社会事件:2·16“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
从“真”到“假”,道歉是因伤害了大众感情,还是为了维护公众信息场域的真实?在这次的情况下,似乎两者都不太是。
几个月后,早已无人在乎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小学生“秦朗”,就算存在,也无人在乎他是否最后找到了作业,是否最终不得不完成他的作业。
此事最初的爆火其实值得思量。一夜之间,全国都知道有个叫秦朗的小学生在巴黎丢了作业,一面纷纷转发,一面以调侃的娱乐精神表达同情和安慰。
其实这背后的大众情绪是简单且极易挖掘的,在这一叙事的情景中,“秦朗丢作业”到底是丢失或者故意“遗忘”,然后在异国他乡被捡到后得到全国宣告。这种便利,是前面几代人读书时没有体会的,也是这个时代无处可逃的信息网络所致。
这种反差感造成了一股幽默与滑稽。滑稽、无奈,这些是情绪,而短时间内涌入汹涌的流量,往往都是公共情绪,而不是理性价值。
面对铺天的流量,凡有点网络嗅觉的人,都会想方设法接住。于是,紧随其后的“秦朗舅舅”“秦朗妈妈”“归还作业”等一系列情节,纷纷到位,构成了一条像模像样的新闻追踪路径。
最初的热度来源,根本不来源于这个具体的人本身,而是大家在特定的时期(旅游旺季),从一个被构造出来的符号身上,不同程度联想到了自身经历,从而自发形成了笑话。
从始至终,“丢作业的秦朗”都是个笑话。这个笑话甚至不关于“秦朗”本人。
如果我们一开始追求的是真实,人人便都会在转发前多追问一句,媒体也会在紧跟流量之前确认一遍“5W”(何时、何地、何因、何人、何事)。而这些搭建真实信息的基本要素,在该段子最初传播之际都是没有的,也无人在乎。
短视频铺天盖地涌来的时代,喂养了一代网民的信息接收习惯,也某种程度让观众养成了对信息洪流的自动抽离和脱敏,练就了一种从半真半假情景里提取出真实生活映照的本领。
这里的“本领”不能完全等同于能力,而是一种怀疑的惯性。准确来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保持怀疑,同时,对与自己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保持一定的娱乐心态。
无处不在的情景表演段子,微博上按分钟更新的远方的发生,且发生当下恰好有视频完整记录,这些片刻的真实性,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也容不得一名受众花费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去仔细思量。
警方披露调查“猫一杯”虚假消息案细节 / 图源:央视网快看视频截图
于是,人们在第一次刷到“秦朗丢作业”的短视频时,未必全信,或者说,并不那么在意“秦朗”的真实性,而是惯性地从情景文本里提取出某些真实生活的模因,即“一个中国小学生在异国旅游期间丢了寒假作业”。
这是一个粗糙的事件概括,由“小学生”“寒假作业”“巴黎”“旅游”等几个关键词构成骨节,其拎起来的一股泛泛的大众情绪,暗合了大部分中国人自身的成长经历,诸如儿时对寒假作业的埋怨,对“秦朗”同情又无奈的善意的嘲笑,乃至延展到对“做题家”甩不脱的应试教育包袱之感慨。
即便“小学生丢了作业”只是一则普通的寻人启事,不管真或假,其影响力和传播度都不算大。就像一个标题,尚且没有内容,更没有故事。可当这句标题经过大量传播,自发结成的“标题党”,开始纷纷往里面填充个人创作。
面对泼天的流量,一名千万级粉丝的网红博主不可能不设法接住。于是,“猫一杯”开始往标题里填充内容,有了“找到家长”“归还作业”等一系列依剧本演绎的“后续”。让一句话变成了一个故事,喂养了大批天然嗜故事的网民。
一个基本的因果逻辑是:流量会喂养虚假,以及塑成虚假的土壤。当然这不是新鲜结论,而是已经被过去十年来的网络事件反复验证。
而在这一过程中,很难说受众完全被动。一段短短几秒钟、仅有几张截图的演绎,也能在评论区勾出与“剧情”(或“事实”)完全无关的讨论乃至争吵。重要的是大家彼此共通或碰撞的观点与经验,是在这种拟态环境里被有意识构建的心理世界。
总之,在“秦朗丢作业”事件大面积发酵过程中,网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受体,更不是力求真实的专业守门人。事实上,只有当他们所属的群体大面积开始讨论“真实”这件事的时候,人们才会觉得真情实感地受到了伤害。
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居伊·德波第一次提出“景观社会”的概念,“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聚。直接经历过的一切都已经离我们而去,进入了一种表现。”泛指一种由感性、可观性建构起来的社会化表演和作秀。
从工业时代到技术革命,乃至如今所谓的“后真相”时代,我们仍在被各种“社会景观”包围,甚至是沉浸其中。只不过,究竟是被动沉浸还是主动沉溺,还要打个问号。
到如今,自媒体发展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接收甚至习惯太多由虚假信息搭建的短视频。从几年前的咪蒙,到今天活跃在微博热搜上的各种碎片式场景、算不算新闻的“发生”,从直截了当的无中生有,到避重就轻的精美包装、情绪营销,“虚假”的形态早已千变万化,润物无声。
而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秦朗丢作业”和“寒门状元之死”一样掀起如此大面积的流量骇浪?是人们太过轻信,还是故事编得太像真的?
前不久,一批网络MCN被查封,部分博主因虚假广告等罪名被判刑。其中,一个拥有逾两百万粉丝的博主“赵灵儿”,就通过自导自演的方式,编造出一个“偶遇大凉山男孩”的爱情故事。从偶然邂逅到双向奔赴,从自食其力到励志创业,两个博主携手并进卖假货,甚至于连同一套剧本都被其他网红反复利用,如法炮制。
得承认,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真相”成本昂贵的世界。而半真半假的故事,符合自身偏见与预期的剧本,是筋疲力尽的生活里最容易依赖的一种信息路径。甚至,一部分人在真相被揭穿后感到受伤,并不是因为被欺骗,而是因为被拆穿了欺骗的事实。
如果剧本可以一直写下去,演员们可以一直演下去,他们愿意一直相信那个竖屏里的小世界,就像沉迷短剧一样。
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娱乐至死”,如今,铺天盖地的感叹号和大字标题讨伐网红博主编段子,同时,仍有无数迷雾中的新闻事件亟待求真,而这些真正需要耗费时间、人力与法律成本的谜题,则可能被人们以生活本身的疲惫为理由而放弃。哪怕这并非他们的理性选择。
在此传播逻辑新旧交替的阶段,身陷其中的人,并非只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拟态生活的创造者和消费者。而我们需要做的,除了辨别真假,还有辨别哪些东西的真与假是最重要的,哪些又是稍次级的。
当然,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越强大的传播面积与力度,必然会增强事件在人们观感里的真实性。而造成如此大面积传播的媒体,在这整个基于虚假的流量事件里,媒体的集体失职,是毫无疑问的。
观众可以对洪荒的信息流不分去敏,但媒体不能不警惕,甚至需要比以前,更要保持充分的敏感性。
毕竟,狂奔的野马在脱缰之前,缰绳是比马蹄更重要的东西。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 | 吴擎
排版 | 八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