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学会告别,从来不易丨为最爱的人制作数字人怀缅,真的可以化解悲伤吗?
2024-04-15 10:44:43
广州日报新花城

广州日报新花城 民生频道出品

疗愈心理创伤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分离”,而是为了正确面对分离,重拾自我。无论是什么工具,应当都服务于这一目标。

而推动生命教育,学会告别,应对悲伤,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点击《他们每年见证无数人离去,那些悲怆该如何消解?》可了解上一篇报道。


思念,是四月的主题。对有的人而言,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这时,我们如何告别生命的离去,如何化解漫长的悲伤?就在今年,撕心裂肺700多天后,用AI“复刻”了女儿的包小柏迅速让数字人“复活”逝者这一话题火了起来。“AI+复活”相关资讯多次冲上新闻头条,而提供复刻逝者数字人的服务也随之进入了公众视野。

日前,记者采访发现,除包小柏成立爱语包容公司外,也有不少科技公司面向公众提供制作逝者数字人业务,而一些网购平台上输入“AI+复活”更是出现数十个相关服务产品。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复刻”逝者成为热词,但这一方式对逝者家属是否有积极意义值得社会的进一步讨论。亦有律师指出,目前数字人制作“人人皆可定制”的局面亟待规范。

广州最新通知:明天8时起,开放预约!
资料图:祭扫中,人们缅怀亲人。


| 科技:
他们都在研究数字技术
“复活”的背后是难以化解的悲伤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被认为很难涉足社会人文领域。然而,技术的发展显然超出了不少社会工作者的想象,现实中,不仅仅是包小柏以数字人技术告别亲人离世带来的悲伤

位于南京的科技团队超级头脑从去年开始便致力于通过AI人像模拟训练、声音克隆等业务,帮助顾客“复活”已故亲人——基于照片、视频等历史数据,使用AI技术重现已故人物的声音、影像、行为等。该团队创始人张泽伟透露,自去年开始,团队已完成超1000笔“复活”订单。而之所以涉足这一领域,源自于对悲伤的共情。

善意的谎言,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2014年从大学毕业时,张泽伟公司的初创业务面向研发虚拟现实等应用。他向记者回忆道,2023年年初,自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委托。一位朋友的父亲因意外去世,朋友担心年长的奶奶接受不了这残酷的事实,便想请张泽伟通过AI手段复刻父亲的形象和声音,给奶奶报个平安。张泽伟回忆,“当时的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主要的难点在于形象、声音等样本数据不够,所以我们只能先对仅有的数据进行修复,然后再用AI复刻。”

“这种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老人不知道儿子已经去世了,所以我们在复刻过程中特别谨慎,不想引起老人的怀疑和情绪波动。”张泽伟说,数字人有AI驱动和人工驱动两种方式,前者是主动通过ChatGPT等语言模型驱动,后者则是找真人扮演,再通过AI换脸、AI换音等方式实现。“当时我们考虑到AI驱动有一些弊端,比如它没法去应对特殊情况,说话的时候也比较生硬,所以我们选择了用真人驱动。”最终,张泽伟团队打造的数字人在奶奶面前顺利过关,“这是一个来自家属的善意谎言,所以我们选择了帮忙。希望能够借由我们的‘假人’,给这位奶奶带去一份来自远方的问候。

这一次的成功,让张泽伟开始意识到,AI“复活”亲人的技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也能满足很多人的情感需要。“按照我朋友的意思,如果奶奶很早就知道了这个事情,她可能连3个月都活不下去。所以,他很感谢我们,他觉得我们救了他奶奶的命。” 张泽伟表示,通过技术手段“复活”亲人能对生者起到一定疗愈效果,“可能有些人会持有不同的意见,但其实并不需要把这看成一个多么神奇的事情——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跟以前的照片、视频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产品的形态上多了一种交互形式,以前是只能看,现在是可以跟它进行交互。

我们是在化解悲伤,还是延续悲伤?

不过,也有人认为,用数字人“复活”所爱的逝者,抚平内心的悲伤原本是一件私密的探索,只不过因互联网传播而引爆。目前AI数字人主要的应用场所在虚拟主持人、虚拟助手等方面,至于在哀伤辅导方面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这个问题仍有待论证。

尽管AI数字人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它仍然无法完全复刻一个真实人类的复杂性。现阶段的所谓“复活”,不过是语音、图像的合成,它可以模仿特定人物的说话风格,但在自然对话交流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更准确地说,其实就是一张会动的照片。广州数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林云帆告诉记者,“我们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噱头而放大它的作用,而应该从对象的需求去判断——当我们想要复刻所爱的人时,我们的技术是否能完整再现我们所爱的那个人在生前承载的内涵,我们应该再现哪个时刻的他/她,这些问题都是当下回答不了的。

在林云帆看来,即便是真的有朝一日,人们可以成功复刻一个完整的人,“但我们依旧需要思考它的双面性——一方面,我们的情绪可能得到了抚慰;但另一方面,我们会不会其实也在延续我们内心的悲伤。其实,在一些电影桥段里已经有提出这方面的思考。


| 心理:
技术发展不可逆转
保持一种乐观且谨慎的态度

生命的一部分,就是接受生命的离去

面对AI“复活”逝者引发的种种争议,有学者保持着乐观且谨慎的态度。中山大学政治学者丁辉表示,当科学技术迎来重大跃迁的历史时刻,无论我们对其抱有怎样的态度,它都已不可避免地到来,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AI不仅帮助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还越来越承担情绪劳动者的角色,成为了我们情感上的‘保姆’,它实际上延续了我们生命中因某个人的离去而可能终结的某部分体验。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将这部分原本可能被斩断的联系继续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在丰富和延续我们自己的生命。

与此同时,丁辉认为,“我们需要习惯面对死亡,或许过程很痛苦,我们会无法接受自己未来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们生命到某个阶段必须经历的体验,这也属于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因此,AI技术也可能是一种安慰剂,在给予我们快乐和补偿的同时,也有可能剥夺了我们在痛苦意义上的成长。

6ed71ecb63239d954d8b5b8d5479444.jpg图:网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AI+复活”产品。

疗愈不是为了不分离,我们需要生命教育

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安然则告诉记者,分离焦虑最大的恐慌来自于死亡。对于一些人来说,在遭遇亲人离世的变故之后无法自拔,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轻生等极端行为时,通过将逝者的照片、音视频等信息输入到AI系统中,他们可以获得一种特别的仿真体验,使得逝者仿佛又“回到”了他们的生活中。这可能是一种缓解悲伤和孤独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处理丧亲思念之痛,“但是在情绪得到缓解之后,不能再依靠AI,而需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正确面对”。她表示,疗愈心理创伤的目的不是为了“不分离”,而是为了正确面对分离,重拾自我,让自己有重新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

在安然看来,科技是一种工具,但人们的核心需求依旧在于对生命的认知。而另一位心理从业者认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是避讳谈论死亡,避讳讨论如何更好地告别,也很少有人教过我们如何面对无常,面对丧失。当丧亲的哀痛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以及产生了相关的躯体与心理的病症时,就需要心理干预和哀伤辅导。而如果能够更早地了解生命教育,了解生死学,如果可以更早地和孩子谈论死亡,以他们能接受的绘本、动画、游戏等方式进行死亡教育,或许就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死亡、更好地告别。

6bf1a0bda44dbc41b6f2cbec9f4ecd6.jpg
图:生命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中为殡葬开放日现场。


| 记者跟踪:制作数字人无保障,如何防范滥用?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社会工作者在聊到“数字人”对哀伤辅导的应用时,均表示,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场景的延伸将带来更多的探索空间,而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不可逆的,人们只能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应用新的工具。但与此同时,记者调查发现,这项技术同时存在权利保障漏洞的问题。“AI复活”这门此前隐秘而小众的生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催生了流水线的生产。在电商平台上,此项服务的价格从5元至上万元不等

在某宝购物软件上,记者线上与多家制作AI数字人的平台咨询制作AI数字人的具体细节。有一家商家提到制作数字人需要提供关系证明,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商家并未明确要求买家提供具体材料,只需买家口头承诺就可进行制作。有一家商家明确表示不需关系证明就可制作。有四家商家甚至在买家未提及相关话题时就跳过关系证明环节,直接进入后续制作流程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图:记者与多个商家沟通,发现未有明确的关系证明亦可购买相关服务。

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蔡佳峻律师表示,“逝者的人格利益,包括姓名权、肖像权等,依法受到保护。在制作逝者的数字人方面,应当由逝者的近亲属或经过合法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进行委托,以保护逝者的人格权益不受侵犯。

蔡佳峻指出,对于委托制作逝者数字人的行为,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使用逝者数字人的场景中,必须尊重逝者的人格权,避免在不适当的场合使用,如商业广告、娱乐节目等可能损害逝者名誉或尊严的场合。

而关于规范制作逝者数字人的服务,应当要求服务商在提供服务前,核实委托人与逝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委托行为得到了逝者家属的同意或法律授权。这不仅是对逝者人格权的尊重,也是防止未经授权使用逝者肖像、姓名等信息的必要措施。同时,服务商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此外,推动数字人信息保护规范化的措施还包括立法明确数字人信息的权利归属、使用范围、保护措施等,同时加强对服务商的监管,确保其在提供服务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逝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蔡佳峻说。

广州日报新花城 民生频道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丁雄、苏赞、杨欣、林琳 实习生:符颖杨(支俊迪对文本亦有贡献)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春林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