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一句就泪奔了,这座城市这么潮,还这么热血
2024-04-08 15:56:45
广州日报新花城

图片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韦欣度


“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

 

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而且这个情绪,缠扰得我非常厉害——前晚竟使我半睡半醒的闹了一晚!

 

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这一个遗嘱样的信,你见了一定会怪我是发了神经病?不知何解,我总觉得我的颈项上,好像自死神那里飞起来一根毒蛇样的绳索,把我缠着,所以不能不早作预备!”


图片

杨开慧与长子毛岸英(右)、次子毛岸青


1929年3月,杨开慧抬笔写下一封托孤信,收信人为表弟杨开明。只是,信未寄出,写信人与收信人都已离世。

 

历史上,留下过许多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

 

就在刚过去的三月,广州掀起了一股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的红色演绎风潮。一封封书信变得具象,飘落在农讲所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多个场馆。


广州很潮,广州也很红,一如年轻人的热血。


01

 “链接”历史

在信息尚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时光的信差,传递亲情、思念与坚定,留下一抹温情。

 

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板仓故居时,人们无意间探入其卧室内侧一角,距墙地面约两米高的泥砖缝隙里,发现了一沓手稿。4页手迹,大约1000余字。

 

经过岁月的尘埃掩埋,手稿纸张已经残破,泛黄的纸面字迹褪色,却仍镌刻着肺腑情深。那些躺在砖缝里的书信,还有写给丈夫毛泽东的,只是也没能寄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杨开慧和丈夫注定不能像平凡夫妻那样厮守。在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她只能依靠报纸上的零星信息拼凑丈夫的行踪。

图片

杨开慧的手稿之一


日子在思念和担忧中一天天过去。杨开慧强忍内心的苦楚,陪伴母亲,照料三个幼子,同时投入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无处宣泄的情感只能寄于笔端。

 

家书之重,不在乎纸张的重量。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尘封着岁月的记忆,记录着动荡年代的风云变化,更凝结着坚定信仰与革命豪情。

 

几封书信,落在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处。

 

“请大家跟我走,我们一起开启黄埔军校的第一课。”一道铿锵有力的声音唤醒沉睡的历史。

 

一场沉浸式戏剧就此开始。

 

走在最前面的男人,身着一袭蓝色军服,目光坚毅。他是政治教官“恽代英”。其后,数人跟随他的脚步,走过黄埔军校的教室、宿舍、官长饭厅。

 

这是一场表演者和观众共同演绎的戏剧。在这里,观众不是被剧本隔开的人物,而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剧中角色,感受剧情与情绪的碰撞。


图片

“一封家书”黄埔军校沉浸式演出/图源:广东艺术剧院


脚踏古砖之上,恍若置身过去激情燃烧的年代,人群化身为近一个世纪前的黄埔学员。他们坐在过去的教室里,接受着严谨的理论学习之余,也熟悉日常生活的安排,仿若此时此刻,真就生活于此。

 

在演绎者“恽代英”带领下,故事里的角色不仅能体验到过去黄埔学员们的生活,还肩负任务,需要找到隐藏在现场的书信。

 

现场除了左权和赵一曼的两封馆藏书信,还巧妙通过演绎融入了陈毅安的无字信。剧场中,等了十来分钟,没有一人寻得这封无字信。

 

无字信,是一封空白的信。1931年3月,临近产期的李志强收到了丈夫陈毅安从战场寄来的信。她小心打开,却发现信纸上没有一个文字。眼泪就这么落了下来。

 

他们曾有约定。上战场前,他会托给战友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若哪天人不在世,便会寄来这封信。见了信,就意味着不要再等他了。

 

在这场演绎的舞台上,这封无字信蕴含的情感倾泻而出。


图片

“一封家书”红色系列沉浸剧演出现场/图源:广东艺术剧院


“找信”,是这场沉浸式短剧的小巧思。“如果想了解黄埔军校,在网上看不也一样,为什么非要到现场?”总编导赵国栋深知,要想触动观众的心灵,让历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不能仅仅依赖于文字和影像的传达。

 

他认为,置身于历史场景中,亲身感受历史的气息才是最为真实的历史体验,这与隔着屏幕读历史,或者听讲解员说历史都不一样。当走入那个时代的场景,有了触摸到历史脉络的机会,让观众们与历史真正产生共鸣并形成链接,“到场”的意义才会得到充分阐释。

 

而要真正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连接并不简单。在赵国栋看来,仅仅是站在真实的场景中,走马观花似的观看、倾听,很难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感动。他不愿意让现场观众浅尝辄止。


图片

“一封家书”黄埔军校沉浸式演出现场/图源:广东艺术剧院


区别于以往口头历史讲解或单向式演出,此次演绎增设了高度沉浸式的剧目表演和互动体验。演绎过程中,文字跃出纸张,变得可观、可感,历史人物不再是书本里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活灵活现走进观众的视野。

 

此时此刻,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和画面,观众也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有了与那个时代产生碰撞和回响的机会。


02

 “一直演下去”

类似的沉浸式剧目演绎不止这一场。

 

整个三月,广州开展了“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这封“黄埔家书”是“英雄花开英雄城——红棉剧说”系列活动的其中一场剧目表演。

 

整场剧目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红色场馆为舞台、红色历史为剧本、青少年为主角,创作演出《跨越时空的对话》等五部红色主题短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他们走入历史,引导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追寻家书里的红色记忆。


图片

整场剧目以“一封家书”为主题、红色场馆为舞台、红色历史为剧本、青少年为主角,创作演出《跨越时空的对话》等五部红色主题短剧/图源:广东艺术剧院


在承接这个任务时,赵国栋并不紧张。剧目创作过程中,他翻阅了大量史料,紧密结合广州本地的红色资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和事件,将其转化为生动活泼的舞台剧本。

 

相反,“期待”是扑向他的最直观感受。“最期待让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我们广州红色场馆里也有这种演出。第二个期待就是,期待它一直演下去。”

 

赵国栋深谙戏剧的魅力,对历史的热爱更是溢于言表。在他眼里,广州不仅是一座繁华商都,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

 

回溯历史,三元里抗英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推动维新变法,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都与广州密不可分。

 

广州是一座英雄城。但赵国栋也发现,这座城市的红色实景演出仍是稀缺。


图片

陈树人的《哭子复》沉浸式演出现场/图源:广东艺术剧院


许多城市都有流量比较大、点赞数量比较高的沉浸式实景演出。他举例,游客去到桂林,除了游山水,还极可能去赏《印象·刘三姐》这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这已然成为当地品牌。


“对于我们广州来说,这一块目前还存在缺口,但观众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他希望将独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植入游客的心灵,让经典红色剧目成为广州又一张名片,与美食、美景一同构成游人驻足的理由。

 

百年前,热血青年争相奔向广州这片热土。百年后的今天,红色文化仍深植于这座城市的骨子里,而它一样还是最得全国年轻人的青睐。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事迹,就如同深埋在地下的宝藏,等待时光揭开。


03

英雄花开英雄城

4月2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总结分享会上公布,3月以来,广州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0000余场次,线上线下8000多万人次参与。

 

今年,是“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正式迈入第二年。此次活动围绕“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主题,以多样化形式诠释“英雄花英雄城”的丰富内涵。

 

有人说,广州人的春天,从一朵木棉花开始。

 

二月早春 ,一抹红爬上树梢,花苞绽放,生出一片火红。街头巷尾,朵朵木棉如燃烧的火焰,照亮整座城市。


图片

2024年3月10日,广州农讲所木棉花


清代广东诗人陈恭尹曾形容木棉:“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冠以英雄之花的美名。木棉素有“南国英雄树,广州第一花”的美誉。1982年,木棉花凭借75.9%的支持率,在58种候选花卉中二度加冕为广州市花。

 

在广州,不难见到一抹木棉红。

 

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绽放的一片红。不仅如此,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都雕刻着木棉的身影。许多本土产品,如红棉牌吉他、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都将木棉花作为标志。

 

这朵英雄花,与广州这座英雄城不谋而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地段的小别墅被称为“东山花园洋房”,不少显赫人物曾居住于此。

 

1925年10月,毛泽东到广州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1月初,妻子杨开慧也带孩子和杨母一同来到广州。直到1926年10月,毛泽东、杨开慧一家人就居住在原东山庙前西街38号的一幢二层别墅。

 

那是木棉花怒放的时代。木棉融于广州历史,亦贴近现代生活。


图片

中山纪念堂的木棉花


今年,木棉花遍布到了城市各个角落。在“英雄花开英雄城”活动期间,广州公交车换上了“红棉新衣”。与以往常见的以广告为主的“衣服”不同,那辆车以白底为主,绘制了朵朵木棉花。

 

这个春天,木棉花成了广州新晋打卡“宠儿”,与红墙搭配成为社交热点。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晒出广州木棉花观赏路线及红棉美图。

 

从街头到社交平台,木棉花无处不在。“一朵花一座城”的美景引爆全网,将广州木棉之美推向全国。“长沙杜鹃花绽放广州小蛮腰”“广州真的很浪漫啊” 话题登上长沙等城市的同城热搜。截至3月31日,与“英雄花”相关、全国各地市花等内容相关的微博同城热搜话题约26个,总阅读量合计超6500万。

 

英雄花开英雄城。茫茫历史长河中,广州承载着无数英雄过往,沁透了反抗的血脉,而每一朵木棉花都承载着英雄的记忆。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


-END-

编辑 | 张来

排版 | 菲菲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