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新花城 民生频道出品
两千万元公益创投资助金,可以多大程度撬动社会创新?这得看,我们在其中有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
日前,2024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已正式启动,146个公益项目方案将获得本次公益创投总计高达2000万元的资助,并在广州地区落地实施。据悉,每个公益项目方案的资助额为2.7万元至72万元不等。
为处在生命终点的长者提供安宁照护服务;提升认知症老年人家庭照护人员专项能力;帮助面对不同挑战的残障人士实现就业;为来穗务工随迁子女提供支持;为重症儿童建小家,开展音乐治疗……
这些瞄准了一个个极易被忽略的社会议题的公益项目方案,通过公益创投资助和社会筹款并实施后,有望成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补充。
但项目有可能推动社会创新,也同样有失败的可能性。
从获得资助到解决社会问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过去十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累计投入近两亿元,支持上千个项目。
而公益创投想做的不仅仅是资助。一年后,在政府不及、企业不为的角落,这些项目能否通过实践找到持续回应某个社会痛点的答案,形成有效且可复制的社会创新方案,才是公益创投的终极目标。
今年的公益创投资助项目能否推动一系列社会创新?它们正回应哪些角落的声音,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记者翻阅了资助清单,发现了一些创投新方向。
丨投入百万,南沙多个未保项目获资助丨
能否实现资源联通、问题共商是关键
今年的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传统,分成五大板块(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救助帮困、社区治理)进行项目征集和资助。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资助名单中,至少有6个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公益创投资助项目聚焦广州市南沙区。而公益创投在该地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投入的资助额达到133万元。
有公益人士认为,资源一定程度地聚拢,或是为了以南沙为社会创新先行地,在更大层面探索和突破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现有瓶颈。
实际上,早在2023年,南沙区便开始在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的支持下,推动未成年保护领域的社会创新。彼时,南沙大湾区未成年人保护创新项目获得当时的最高资助额——70万元。
但儿童主任如何赋能、未成年人的多元需求如何回应、不同的支持主体能否有效联动……这些都是需要强有力地实践和破局才能回应的问题,而一年时间探索或许远远不够。
像上一年,南沙大湾区未成年人保护创新项目在当地太阳升村推动基层未保服务,打下了基础。但基础谁来完善?今年,太阳升村便在一社工机构的支持下延续上一年的探索,向公益创投申报了培育妈妈互助会项目资助。
上一年,太阳升村打造了一个惠童筑梦空间,开展儿童系列服务。
这种延续,并不止于此。和上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主体参与到了公益创投搭建的这个未保社会创新平台上,既有社区基金会,也有社工机构,还有其他类型社会组织,而切入点从体系搭建、成长关爱,到家庭关系促进、社区力量培育,涵盖方方面面。
资源更丰富、视角更多元、服务更全面,这些都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优势。
但当多个社会主体涌入,有公益人士指出,公益的价值在于回应问题,需要长期主义,而公益创投只是一项助力,如何避免“为拿项目而做项目,项目一撤,没有后续”的现象发生,也是这场社会创新的难点之一,“大家都只是解决问题中的一环,但儿童的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困境儿童更甚。而为拿项目而做项目的机构,往往很难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很难和他人协作”。
上述公益人士认为,公益行业同样存在明显的“山头”和“壁垒”,而如何通过公益创投的平台冲破“山头主义”,从形式上的多元主体参与向“资源共享、问题共商”的多元主体协作进化,让个案可转介、服务可打通,一起探讨难点,找到整体性、可延续的未保服务解决方案,也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至此,这场社会创新,以及创投资金,才会显现出更大的价值。
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受关注,能否破题?丨
除了服务量,更要看有没有解决问题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而在今年的社会组织公益创投中,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公益项目同样比往年更多。翻阅资助名单,记者发现,至少有6个公益创投资助项目以回应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为目标,总资助额达到43万元,项目体量相对“小而美”,而实施这方面公益项目的主体以社工机构为主,亦有慈善组织以及其它社会组织。
实际上,不仅是公益行动者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
由于学习压力、家庭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压力等方面因素影响,如今,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的成长,极端者容易产生厌世想法,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显得尤为迫切。而在今年,“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亦成为广州市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提出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校外服务和引导,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一区一阵地”“一区一队伍”,深化“青少年心理咨询公益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受众多因素影响,面对受到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未成年人,同样需要家、校、社联合发力支持,各自在各自的板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解决问题作用有限,也消耗了社会资源。而这场社会创新的关键,同样在于“协作”。
一慈善组织近年来持续推进儿童,尤其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如何形成系统性的支持一直是一个难点。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但公益组织本身就需要往难处硬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公益人士透露,过去,家、校、医、社分别属于不同的公共服务系统,联动困难,而公益领域的社会创新应找到其中的衔接点,尝试联动和突破,“这时,一个项目好不好,看的远远不是做了多少服务,覆盖了多少人,而是能否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环,而且是可延续的解决方案。”
丨残障人士就业支持仍是社会关注重点丨
找到真问题、真方法尤为重要
一如往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在残障人士就业支持领域投入了不少的金额支持。
今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共投入140.3万元资助额,支持9个公益项目在本土探索残障人士的就业支持之路。值得关注的是,获得资助的9个公益项目中,每个项目聚焦的残障群体不尽相同,有的关注视力、肢体、听力等障碍人士,有的聚焦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智力障碍群体,还有的关注精神疾病康复者的就业支持。
在助残公益领域,如何打破机构之间的壁垒,跳出资源内耗的循环,是当下越来越多人在思考的课题。
实际上,早在上一年的公益创投活动中,便有公益人士指出,“残健共融”背后涉及教育、康复、就业、社会关系等多个议题,而不同障别的支持模式和主要矛盾不尽相同。此外,有的社会组织擅长家长倡导和赋能,有的在社会资源联动有长足的经验和思路,还有的在培训和训练方面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大家又面临各自不同的难题,比如难以与社区更好衔接,难以推动家长消极观念转变。
在上述公益人士看来,每个障别的就业处境和挑战不同,机构之间的专业工作经验手法可以相互交流、启发,甚至围绕一个个个体探索联合服务的模式,“有的为大家做做家长赋能,有的帮忙做融合训练和能力提升,有的开展持续融合服务,有的提供公益空间做社会融合活动,这个品牌是大家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上一年,公益创投活动也搭建了助残领域的交流平台,但距离形成合力,还有很远的路需要各方一起走。
但现实中,社会创新和多方协作的卡点在哪里?
有公益人士透露,大家都愿意解决问题,但对问题是什么,往往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这时,其实要统一共识先,“比如说,我们谈就业,只有把群体界定清楚了,需要支持的程度分好了,以及想达到的目标说清楚了,这时才有可能推进一个问题的联合解决模式,不然,大家一直停留在概念的交流,在评估一个项目好坏上,谈论的指标和目标永远不一样,也就永远只能飘在面上。”
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影响,机构难免掺杂关于机构品牌和项目生存的考虑,存在一定的“同行相轻”现象。上述公益人士分享道,比如一家公益组织抛出一起解决问题的橄榄枝,如果要形成良好的协作,彼此都要毫无保留,“但有时可能我们会对对方的项目有效性持保留意见,但不好意思说出来,或者自己这方面存在劣势,但不方便说出来,这些都阻碍了协同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能。”
而在理想的状态下,在公益创投的平台上,行动者和行动者之间可以坦诚彼此的优势和劣势,“你不好,可以用用我们的方法;我们这块不太行,要不一起合作”——或许这样才能更可持续地打破残障人士的就业瓶颈。
丨留守与流动儿童都需要哪些支持丨
公益项目的探索和定位值得期待
在本次公益创投资助项目名单中,“留守”和“流动”的字眼多次出现,这也说明,不少社会组织在助力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中,逐渐关注到资源薄弱的未成年人。
其中,本次公益创投资助项目中,共有四个与留守儿童直接相关,公益创投资助额在15万元至20万元不等,资助总额达到73万元。
什么是留守和流动?
有相关的定义指出,流动儿童是指流动人口中的 0~17周岁儿童。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者。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值得关注的是,有报道显示,截至2021年,广州农村留守儿童从由2016年首次摸查的522人已降至百人以下。有不少志愿者表示,在政策和基层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留守儿童数量减少的当下,公益组织可以在“更为发展性的支持上下功夫”,并且推动服务可持续,这或许才是其价值所在。
而在流动儿童方面,本次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投入的资助额将近200万元,共有10个公益创投资助项目将服务和支持流动儿童纳入其目标之中。
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告诉记者,流动儿童在不同阶段,其服务需求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阶段,也不是一家社会组织就可以回应所有需求和问题。
与此同时,一直以来,流动儿童服务面临底数不清、服务资源难以打通的情况,期待公益创投的平台可以推动公益创投主体在服务的同时探索多方协作的有效模式,一起找到流动儿童服务体系化的瓶颈,结合一线积累的信息,推动政策倡导,从简单的服务量迈向为一个个孩子搭建更完整、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也符合一家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逻辑和步骤”。
广州日报新花城 民生频道出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通讯员:黄慧斯、张萌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