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我在创新“企”跑④丨数百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填补行业技能型人才缺口
2024-03-15 18:10:43
广州日报新花城

建筑业是全球经济中的最大产业。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建设规模,202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5912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面向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岗位设置专业,开设土建类专业群,积极推进“基础-实践-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5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占GDP的比重为4.8%。其中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为2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瞄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开设创意设计类专业群,积极推行“以课促赛、课证结合”,推进“作品-产品-商品”教学模式,凸显高职教育的工学特色。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积极探索多形式、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注重工学结合、紧贴企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98%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攀升,为建筑产业及创意设计产业领域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动对接区域行业规划培养短缺人才

近年来,广东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初步构建起现代化建筑业产业体系及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但现有专业人才供给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够匹配,急需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筑与设计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产教融合联盟人才培养方式,打通人才培养双向通道,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向融通衔接,助推区域建筑业及创意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的需求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及产业转型需求培养优秀人才。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高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其中包含具有行业企业一线技术技能的人才、“广东省技术能手”“东莞市技术能手”。立项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共享开放课程及校级精品在线共享开放课程20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奖300余项,教科研成果12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3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40余本,出版专著4部,获得国家专利50余项。

建筑与设计学院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建筑设计专业、建筑室内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无人机测绘专辑等11个招生专业。

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土建类专业群龙头专业。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获得30余项国家级、省级奖项。比如,在“南方测绘杯”第三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虚拟仿真技能竞赛无人机航测赛项中,获得高职组一等奖;在2022-2023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装饰技术应用赛项中,获得两项一等奖。工程造价专业也是校级特色专业之一。学生参加“鲁班杯”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A赛项(BIM建模)、2023年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BIM数维设计建模竞赛等赛事,获得30余项大奖。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立已经超过10个年头,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获得广东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扶持300万元,深度对接东莞市纺织服装产业,形成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特色。2018年,服装与服饰设计获得广东省民办专项专业建设资金300万元。2019年5月立项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项,2022年立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项。积极探索以课促赛、课证结合,推进“作品-产品-商品”教学模式,承办2018—2019年度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建立服装设计与工艺实训室,设备与国赛完全对接,获得全省团体一等奖,国赛三等奖。

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技能型人才

学校突出的区位优势,让学生们拥有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建筑与设计学院与不同类型企业建立了100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各专业的教学与实训需要,为学生课程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广东粤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本知家居(东莞)集团有限公司、东莞智来文化创新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都与学院开展了“现代学徒制班” “订单班”等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培养过程。企业委派优秀的工程师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以及岗位能力实践,学校委派指导老师协助,形成“双导师制”。“现代学徒制”班保持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不变,可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要新设3门课程,穿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课程及内容由企业确定,课程执行设计由校企共同商定,课程执行由企业指派优秀的工程师授课。

建筑与设计学院通过与广东粤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班”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孵化了三个校企合作“订单班”:本知订单班、麦博订单班、智来订单班。校企联合申报“创新·粤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立项为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在与东莞智来文化创新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设施及文化氛围建设,双方共建新文创开发设计中心,主要用于“订单班”学生平时上课及岗位能力培养,企业员工岗位培训及社会服务等。

不仅如此,企业还负责为“订单班”合格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根据企业薪酬制度保障学生实习工资。

30多间校内实训室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据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吴学云介绍,目前学院有在校生2131人,2024年新增无人机测绘技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院面向就业岗位设置课程,校企深入合作,探索多形式、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实施人才培养,把实训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注重工学结合、紧贴企业需求,强化实践环节,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创意设计类建筑群拥有独立的创意设计大楼,实训室面积达12000㎡,建有工程管理沙盘推演、BIM综合建模、电算预算化、建筑模型、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研发中心、平面包装设计等30多间实训室。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积极引入企业资源,让学生在校内能拥有足够的锻炼机会。学院建有厚创建筑工作室、BIM创研中心、广绣技能大师工作室、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四个工作室,还建立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基地以及东莞市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其中,BIM创研中心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企业方每个星期派出BIM技术能手来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运用BIM实际案例指导学生。

学校通过聘请具有一定的资历及技术造诣的民间艺人,成立大师工作室,实现教学团队多元化。目前,基于“创意工作坊”的创意类课程教学团队一共15位主讲教师(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3人),保障课题实施,从美育教育内容结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载体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对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改革开展了创新与探索;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间工艺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工艺,推广文化传承理念,获得学生的广泛的好评;探索“学徒式”人才培养、培育大师工作室。

2019年,学院立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创意工作坊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陈桃莉客家服饰制作技艺技能大赛工作室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省级技能大赛工作室;2022年,《基于创意工作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共美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广东省高校美育优秀案例;2021年--2023年,立项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3项,科研平台课题3项,新型实用及外观专利18项;学生参加省级及行业各类技能大赛获奖60余项。

学生还未毕业就实现准就业

建筑与设计学院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把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三者紧密结合,学生获得岗位技能证书率达到98%。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达到1000余人次,获得各种奖项900余人次,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60余人次。

多形式、多元化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过硬的技术技能,更是大大降低了毕业生的就业烦恼。多年来,建筑与设计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攀升,就业率也保持在98%以上。 

2021级艺术设计专业的林逸婷便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受益者。进入大三的课程实习阶段,林逸婷来到东莞本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习。“在学校学的主要是设计理论知识与基本软件操作。但到了企业,除了设计理念,更多的是与客户沟通,按市场需求设计项目,让设计落地实现价值。”林逸婷表示,订单班学习的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企业指导老师的耐心教导,让她很快能适应职场模式。

如今,林逸婷已通过考核,毕业后可以留在公司工作,还未毕业就实现就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让我们初入社会的‘小白’有了更好的保障,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焦虑。”林逸婷如是说。

本知家居(东莞)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订单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适应力超强的专业人才,更贴近企业的需求,有助于企业缩减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减轻用人压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直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