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高水平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指引。5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逐步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后,澳琴“一体化”正在加速。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宫胜男 摄
202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是《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一阶段建设发展成效的大考之年。澳门如何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如何加速推进?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局长戴建业。他表示,随着澳门产业规划的实施,澳门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成就瞩目
广州日报:在你看来,《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戴建业:《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澳门是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澳门一直秉持“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的原则,在增强特区发展动能的同时,在多个方面积极参与国家及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在促进科技发展方面,澳门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持续推动粤澳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与广东省科技厅共同成立“粤澳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系统地在科技领域与广东省开展合作交流;与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成立“澳珠产学研创新联盟”,集合两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及相关金融单位力量,提升澳珠科技创新能力。
横琴:十多年前的荒岛现在变成现代化海滨城市
配合澳门“中葡平台”的发展定位,澳门、横琴和珠海正共同建设“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通过举行巴葡科企创新创业大赛、葡语国家科企大湾区考察团等品牌活动,加强中国尤其是大湾区与葡语国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科技合作上的联动。
在加强规则对接方面,澳门特区政府通过“标准质量及检测认证工作专责小组”合作机制,重点推动“湾区认证”相关工作,以推广“湾区标准”,促进大湾区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澳门特区政府与大湾区内地相关青创主管部门建立了长效的沟通合作机制,重点内容为相互认可青创项目,推介青年企业入园进驻,为初创项目提供多元的创业支援和顾问咨询服务,共同培育双方具潜力的创业团队发展。
我对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澳门将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所订立的各项重点任务,立足于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并叠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独特优势,希望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做到优势互补、合作互惠,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此外,澳琴联动发展“1+4”产业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1+4”产业规划将让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广州日报:《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澳门特区第一个全面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24年至2028年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具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你如何看待该计划的实施前景?该计划实施后对澳门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何意义?
戴建业:毫无疑问,《规划》的实施将让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中央对澳门的深切期许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共同目标,亦是现届特区政府在经济领域首要的施政任务。特区政府预期通过《规划》,有效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及居民发展方向,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积极促进“1+4”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增强各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培育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特区政府的部分积极措施已初见成效,当前澳门总体经济复苏优于预期,“1+4”产业亦呈现出开局良好的势头。相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业界和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特区政府定能引领社会落实好《规划》,实现澳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港珠澳大桥(资料图)
广州日报:目前澳门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分别有哪些?澳门实施“1+4”适度多元化发展策略的关键点在哪里?
戴建业:我们也要看到,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不会一蹴而就,必须经历长期坚持付出的过程。尽管现时澳门各个重点产业的发展基础有所不同,但各产业都具备相当的优势和潜力。例如,中医药、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澳门拥有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澳门高校也有不俗的科研成果产出,未来将持续投入资源、推动更多项目成果转化落地;现代金融业方面,金融软硬基建不断完善,近年也有新型金融机构选择落户澳门;会展业方面,澳门有优质的场地设施、专业的团队和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未来将持续有更多以产业为主题的展会,以及多元化的盛事活动在澳门举行。
在推进经济适度多元上,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十分重要。澳门在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的同时,要着力提升四个新兴产业板块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形成“1”和“4”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在《规划》咨询过程中,澳门多数的社会意见反映出,“1+4”产业发展应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引导,这令特区政府更有信心,可以切实配合市场需求,进一步激发各个产业主体的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实现各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现代金融业将助力澳门大健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广州日报:如今,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澳门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对于破解澳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你有何建议?
戴建业:澳门作为外向型的微型经济体,经济情况容易受到外围环境、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起伏。新冠疫情突显了澳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因此,以更大作为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做题”。
澳门的综合旅游休闲业具有比较优势,进一步丰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内涵,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更多元化的旅客来澳,有助保障澳门经济的增长动能,既能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会为新兴产业引入更多优势资源。
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之间的协同也能叠加发展效益,例如,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可为大健康、高新技术等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让这些产业获得升级和活力;澳门的品牌会展活动可助力各个重点产业的资源对接,创造更多业务发展和跨界合作的机会。
放眼未来,预计“1+4”产业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待新兴产业逐步形成一定的规模后,进而可培育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朝既定的发展目标推进。
澳门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快推进深合区建设工作
广州日报:在澳琴合作模式下,澳门有哪些新发展机遇?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突破?
戴建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两年多以来,在中央大力支持、粤澳双方共同努力下,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线,务实推进各项建设,为澳门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深合区发展促进条例”“双15%”税收优惠、“鼓励类产业目录”等重要举措不断落地;近期又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两份重要政策文件,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为深合区的加快建设,以及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明确路径和政策保障,并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为澳门居民到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活就业提供更大便利,增强了澳人澳企到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的信心。举例来说,2023年,随着“澳车北上”等便利政策落地实施,港珠澳大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超级通道”,对澳门居民来说,往来澳门和内地更加便捷,生活半径扩大,澳门居民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不断提速,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今年春节假期是“港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后的首个春节长假。春节前4天,海关累计验放进出境车辆6万辆次,与去年春节同期相比增长2.7倍,其中“北上”港澳单牌车4.3万辆次,占比超七成。春节期间,港澳居民驾驶“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单牌车进出广东跨境过节已成新时尚。很多澳门居民都驾车前往广东,感受浓浓的广东年味。其中,广州独特的美食和人文景观也吸引了很多澳门居民。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还让港澳两地间的人流、车流和物流大幅增加。据统计,过去五年间,穿梭于港澳两地的巴士累计运输旅客量超过2000万人次。2023年8月,港珠澳大桥港澳跨境货车安排正式实施,澳门口岸跨境货物转运站投入运作,港澳之间运送货物更为便捷,港珠澳大桥的物流运输功能进一步凸显。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深合区建设实现首阶段目标的关键一年。在此重要历史节点上,澳门将按照《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订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深合区的建设工作,包括推动澳琴之间的更多规则对接,构建有澳琴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跨境要素更便捷流动等,致力在支撑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构建澳琴一体化发展格局上取得新的进展。
寄语大湾区:
我对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澳门将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所订立的各项重点任务,立足于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并叠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独特优势,希望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做到优势互补、合作互惠,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澳琴联动发展“1+4”产业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数据亮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现有科技型企业超过1万家,拥有持牌金融机构81家,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引进企业194家。
·深合区内澳门产业元素凸显,2023年末实有澳资企业5880家,较2022年底增长9.98%;2023年前三季度,合作区澳资产业增加值14.67亿元,增长148.5%。
·2023年前三季度,在横琴注册的澳资企业约5800家,同比增长13.8%,其中澳资科技型企业约800家。
·“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启用,可办理广东76项社保服务、澳门13项社会保障服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映、陈治家(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