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我和西瓜园 | 火遍羊城的《五层楼下》
2024-02-21 23:46:48
广州日报新花城

1978年,我被调到群众工作部(简称群工部)工作。在群工部的工作职能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舆论监督,它包括每周一期的《读者来信》,以及每周约三期的《五层楼下》。

1708522332168.jpg
几乎每一期都有反馈有成效,图为1984年9月17日《五层楼下》“回音”。

| 起起落落,《五层楼下》一波三折

《五层楼下》是《广州日报》一版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小栏目,它取名于越秀山上五层高的镇海楼(市民称其为“五层楼”)。1957年,它由《羊城晚报》创办;1961年,《广州日报》与《羊城晚报》合并后又分了家,《五层楼下》就交给广州日报接办。“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停刊的《广州日报》在1972年复刊,《五层楼下》仍未复刊。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五层楼下》才重新与读者见面。

复刊后的《五层楼下》由群工部负责主编,在资深记者、编辑郭永华同志的带领下,《五层楼下》开张了。我有幸参加了这个栏目的编辑采访工作,见证了《五层楼下》之后的羊城风靡。

| 小事入手,调查求证监督

工作首先是从阅读读者来信开始的。部门领导把读者来信阅读完后,就把有新闻价值以及有典型意义的来信挑选出来,约四五份为一组交给我们,我们就根据信中提供的地址去调查。我们把事实弄清楚后,就在来信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每期3~5则不等,总字数每期控制在百来字或几十字不等,以短小精干、事实清楚为原则。信息修改完后,送领导审阅打标题,一期的《五层楼下》初稿就算基本完成了,可以发排了。发排后的稿件小样拿回来,又经过校对修改,就可以拼板,用雅致的花线把铅字粒围起来。再配上有“五层楼下”四个字和五层楼的外形图案组成的版头,一期的《五层楼下》就大功告成了。

《五层楼下》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它所刊出的信息内容广泛,基本上都是群众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例如商品质量问题、服务态度问题、占道经营问题、思想道德问题、污染(空气污染、声音污染)问题等,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看起来是小事情,但解决不好,就会损害群众利益。《五层楼下》就是从这些小事入手,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里去。

| 幽默诙谐,读来泼辣有趣

办《五层楼下》是件严肃认真的事情。首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五层楼下》的文章都是根据读者来信编辑而成,而读者来信往往有片面或不真实成分,因此,我们在采用这些来信之前,一定要向作者或当事人调查了解,把问题弄清楚后才能采用,否则很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一篇几十个字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前,我们往往要花上几天时间去调查采访。有时一篇文章经过几天的调查采访,发现事情有出入或失实而不能采用,这种情况也经常发生。这都锻炼了我们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知识,结识了各条战线的朋友,丰富了采访经验。

文风幽默、尖锐泼辣是《五层楼下》一大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内容和标题上。例如,有一则批评一位行人在街上乱扔果皮的文章,是用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甲:同志,你丢东西啦!
乙(乱扔果皮者):我掉什么东西啦?
甲,你把精神文明丢掉啦!
乙:呀……

《五层楼下》的风趣幽默、尖锐泼辣更多体现在标题上。《五层楼下》一般都是采用对仗的双标题组成,以突出该期的内容中心,引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例如有读者来信反应在市场上买的灭蚊灯根本不起作用,晚上用了这种灭蚊灯仍遭蚊子叮咬,十分无奈;另外有读者反映一种叫“蚊虱怕”的杀虫剂根本无法杀死蚊子和虱子。这两种产品显然都存在质量问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提高批评的效果呢?这就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用了这样的标题:

杀蚊灯 无灯胜有灯

蚊虱怕 人怕蚊不怕

1708522392537.jpg
幽默诙谐是其语言特征,图为1981年9月8日1版《五层楼下》。

读者阅后都拍手称快,而有关部门在看到《五层楼下》的批评后很快就向顾客赔礼道歉并赔偿了顾客的损失。事隔多年,我们对这个标题仍记忆犹新,经常在心里回味。

| 深得民心,每一期都有“回音”

办《五层楼下》让我们感到很自豪,因为每办一期都会收到一定的社会效果。读者的稿件在《五层楼下》刊登后,特别是那些批评性的稿件刊登后,被批评的单位往往很快就做出反应。例如,制造噪音、影响居民休息的单位会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噪音,还安静于民;商品质量有问题的,销售部门会主动了解顾客住址,以便上门赔礼道歉并调换商品;服务态度不好的,单位会带被批评的服务员上门向顾客赔礼道歉。又如海珠区有一条内街,街内单位随意占道、乱堆乱摆,经我们刊文批评后,区政府和街道办先后召集6次街内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整改,并集资7万元安装了下水道,铺好了路面。这些我们都会做后续报道,统称“回音。“回音”既是对被批评单位、个人闻过其改的态度的一种肯定,更体现了《五层楼下》强大的舆论监督的威力,大大提高了《五层楼下》在群众中的威信。看到这些成绩,我们自然感到无比自豪。

不少读者反映,“每天打开《广州日报》,总要看看《五层楼下》”。《五层楼下》这个小栏目为《广州日报》增光不少,成为《广州日报》名牌栏目,在1985年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三等奖。

文/张文藻(原广州日报群工部编辑、记者) 

《我和西瓜园》为省老记协广州日报分会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支持下主办的社史回顾与征集栏目,欢迎西瓜园新闻人踊跃投稿。

栏目主持:王晓云

投稿邮箱:

gz202307@163.com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