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素馨花传说传人龙智敏:文化有造血能力方能可持续发展
2024-02-09 21:42:27
广州日报新花城


═非遗传人面对面═

花白如雪,花瓣外开,形似茉莉花。一朵素馨花打开了广州花城的历史。


素馨花,图来自素馨花传说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如今,热闹非凡的新年迎春花市最初也是从一朵素馨花开始的。从前的素馨花正是栽种在海珠区。土生土长的海珠人龙智敏花了十余年的时间,搜集素馨花的资料,打造成完整的、系统的素馨花文化体系。

近年,素馨花传说先后入选海珠区级非遗项目名录、广州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这一期“非遗传人面对面”,我们邀请了“素馨花传说”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智敏来为大家分享素馨花的故事。

不是迎春才有花市,而是每日都有花市

广州日报:请您为我们分享素馨花在广州的历史。
龙智敏:素馨花原名为耶悉茗,汉代时由陆贾从西域引进,后经南越王赵佗传入广州。进入了广州之后,在宫廷、文人雅士之间都很流行。
有需求,就形成了它的种植业。城里是素馨花的使用场景,城郊就是种植素馨花的地方。而当时的种素馨花的城郊就是河南,也就是如今的海珠区。“三十三村人不少,相逢多半是花农”,当时这句诗就描述了这一场景。以前,花农摘下素馨花就坐船到城里做买卖。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说:“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花,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

广州日报:后来如何发展成迎春花市?
龙智敏:最早的时候是每日都有花市的。后来,素馨花的使用和种植的人都减少了,花市的规模就不断缩小。改革开放以后,广州恢复了冬季花市,恰逢是春节前夕,所以称之为迎春花市。

文化要有造血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广州日报:这些年,您一直致力于推动素馨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龙智敏:素馨花是一朵带有香气的白色的花。“制龙涎香,无素馨花,多以茉莉代之。”古人制作昂贵的龙涎香是要用到素馨花的。由此可见素馨花香之独特,而它又低调。这如同广州这座城市一样有着包容内敛的品质。
我们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从素馨花的历史、应用,到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完善素馨花文化体系。比如素馨花茶,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以明朝的配方制作素馨花茶。如今,我们用茶底和盛开的素馨花,一层叠一层地制茶,之后将素馨花筛出来,二次发酵,将素馨针放进去制成素馨花茶。除此,我们还做了素馨花香、素馨膳食养生体系等。

以素馨花为原点,我们开发了茶道、花道、香道的文化课程。此外,还加入了包括太极等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进学校开展素馨花文化传承已经有10年了,在校内外培训超过10万名学生。
在传承文化之外,我们还推动恢复素馨花的种植。现在中大码头牌坊附近,我们开辟了一个素馨花种植园,让大众可以观赏到素馨花。同时,我们还推动广州市内10所学校建立“素馨花种植基地”,为学校建立素馨文化体系的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

广州日报:目前,素馨花文化的传承状况如何?
龙智敏:如今在互联网的传播下,很多人都逐渐知道了素馨花,整个文化传承从0至1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正在推动素馨花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种文化要有造血能力才可以传承、可持续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署名除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瑞琪

浏览量: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