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少人找到吴招治,想要预订同安封肉作为年夜饭上的一道菜。今年65岁的吴招治,是厦门市市级饮食类非遗项目“同安封肉制作技艺”传承人。古早味封肉怎么煮?她最有发言权——自6岁起,吴招治就跟着长辈学习制作闽南美食,至今,已传承手艺超过半个世纪。
这份寓意封官高升的硬菜,由猪肉、海货、香料等烹制而成。经过数小时土缸与柴火的焖煮,呈现出浓郁鲜香的味道和酥烂爽滑的口感。菜肴深沉的酱红色,则象征着新年好兆头。在厦门,同安封肉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家乡味——闽南人都说,如果一场宴席上没有封肉,那么,这场宴席就缺了“大礼”。
大缸柴火烹煮八小时 食材融合相得益彰
“做封肉的猪肉,一定要是肥瘦相间、层次丰富的……”同安区莲花村,吴招治收拾好所需材料,准备做封肉。话语间,一块重约两斤、四四方方的大肉被她切上“井”字花刀,随后,焯水沥干,抹上少许盐进行腌制。
灶台生火,锅中倒油,大肉入锅。倏地一下,锅中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再一会儿,咸香的肉味扑鼻而来。“肉皮得炸得金黄起泡,这一步才算完成。”吴招治说,这么做,封肉的口感更饱满。炸制好的肉块配以板栗、香菇、虾米、鱿鱼丝等材料,再用纱布对角绑上,一个待烹煮的封肉包就成形了。
“焖煮封肉一定要用土缸、柴火,才有古早味!”吴招治说,此外,她还有一个诀窍——把当季甘蔗洗净切块,垫在缸底。如此一来,封肉既不会煮焦,还能加甜去腥。一个个封肉包入缸,加入麦芽糖、大骨熬制的高汤、酱油、香料等,盖上缸盖,就开始了用柴火柔和烧制封肉的漫长过程。
八小时后,佳肴出炉。把一整个酱红色的封肉包装盘端上桌,剪开纱布,用筷子插在肉上轻轻移动,封肉即被切开。浇一勺酱汁,夹一块封肉入口,其给人带来的肉皮胶质满满、瘦肉纤维软烂,板栗绵密、虾仁鲜香,肥而不腻、香鲜可口的感觉,正是多种食物融合在一块儿的相得益彰。
四方封肉形似大印 起源或为闽王王审知
据厦门地方史专家颜立水介绍,相传,同安封肉是为纪念王审知被敕封为“闽王”而创制的一道菜肴。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帝授其方形大印。当时,居住在同安的官员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宴。席间的一道菜,就是将猪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块,配上佐料,用白纱布浸煮黄栀子叶而成的黄巾包裹,下锅蒸煮,食时肉香四溢。四方形的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黄布犹如束印黄绫,布包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这道菜就得名“封肉”。
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卢志明曾拜访过诸多老华侨,了解同安封肉的由来。他介绍,同安封肉或发源于同安双溪流域,“明末清初,那里商贸发达,聚集了不少商会、同乡会。”卢志明说,人们将猪肉、香菇、板栗、虾仁,和国外运来的江瑶柱、青花桂、丁香等配在一起,加工制成同安封肉,“美食汇集四方精华,所以被称作‘方肉’。闽南话中,‘方’与‘封’同音。”
关于同安封肉的由来,还有其他说法。由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主编的《厦门饮食文化》中提到,制作封肉的食材被纱巾包裹,加盖入笼焖烧,直至上桌才掀盖,所以叫“封肉”,其起源和同安“请神出巡”的民俗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不论同安封肉的起源几何,如今,它早已是同安乃至厦门的一道名菜。
统筹/陈婷婷、吴一钒
文/厦门日报记者:罗子泓
图/厦门日报记者:杨进福 见习生:赵博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