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当ESG概念火起来,他们如何将“信念”转化为“持续行动”?
2024-01-24 22:09:03
新花城

商业向善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如今,越来越多投资根据 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来做决定;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主动披露 ESG 报告;同时,也越来越多公司将ESG融入企业战略和决策……然而,记者观察发现,和大多爆红的新兴概念一样,ESG仍需从概念迈向实践,而这个过程中,一系列问题有待社会多方共同解答。

“ESG真的必要吗,还是锦上添花”“它的长期价值体现在哪,一个高碳产业怎么可能做ESG”……在第九届“向光年会”上,来自社会各界的逾百位嘉宾通过主旨分享、跨界圆桌对话、开放空间交流等方式,正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道理都懂,可是……

一个概念要沉淀到一个行业的深层运作逻辑里,必须经过一重又一重的提问。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一边是ESG概念讨论得如火如荼,另一边,在社会实践层面,ESG仍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割裂。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曾晓亮在向光年会的分论坛上分享到,“我们过去曾经问过很多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他们对ESG有什么了解?他们的了解很简单,捐钱、扶贫。但是看不到好处的事情,你强迫别人去做,不可能永续。”这时,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便被抛了出来——为什么一定要推动ESG,而且,为什么企业应当成为其中的主力?

同样是在向光年会上,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司司长李楠以主题演讲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回答和理解。在她看来,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李楠分享道,“根据全球盘点显示,按目前全球每个国家的自主承诺的NDC(每个国家减少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自主贡献),远远达不到本世纪末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目标,按现在的排放,会造成2.7摄氏度的速度升温。中国做出了碳排放承诺,这其中会带来很多机会,但如果不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气候成本。”她进一步解释道,靠任何一方的力量参与气候变化议题都是远远不够的。

image.png图:联合国项目事务署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与创新司司长李楠

企业想要获得更长远的未来和利益,就必须参与到气候变化等时代议题中。与此同时,挑战,也意味者新的机遇。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建中在向光年会上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企业进入ESG建立的新型商业活动赛道时,“当你坚持的还是传统的商业思维,即以利润为唯一目标、从产品到客户的短链条价值创造思维时,拿回资金的价值链条非常短,很快会进入红海,‘卷’成价格战,必定会被时代淘汰”。他认为,大家关注的不应该是一个产品能卖多少钱,而是考虑产品的价值能延伸多长,并在延长的价值链上创造更持续更好的社会价值。

寻找明确的方法论

理论上,ESG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通道。但在吕建中看来,推动ESG的关键在于让企业家、投资者在内的社会多方看到具体的价值,而这一点也是挑战所在。在分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曾晓亮分享了一项研究,“在2011年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ESG信息对企业是有益的,尤其在帮助公司融资方面。然而,由于ESG所带来的是隐性价值,它并不直接创造显性价值,比如增加顾客数量,这种价值是难以直接捕捉和量化的。”有观点认为,价值难以显现的更大问题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未统一——大家知道要做、有责任做,但是找不到价值在哪里,而大家又可以怎么做。

1706096320848.jpg图:ESG不仅是概念,大家越来越重视如何落地。

过去,在不少人看来,ESG作为一种商业新理念,是对传统产业的全盘推翻。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产业本来就附带“高碳”或其他不可持续的特点,又该如何推动ESG?在向光年会的分论坛上,一位高校学生便对一位专家提出了一个“灵魂发问”:“从投资人或者资产管理的角度,怎么看待高碳行业的转型,如何投,又如何避免这样的资产成为搁浅资产?”而专家对此回应道,可持续是一个更为精细的话题,指的不是整个产业,而是这个过程中的细节能否推动可持续的转型。他说,“我们会比较关注三类主体——一个是可持续、绿色技术的开发者;一个是虽然是高碳行业,但依旧在投入更多资源探索转型的企业;还有一个是致力于提供转型的解决方案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向光年会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翔宇还主持发布了《社会价值企业创新实践指南》,并宣布启动2024 ESG未来伙伴计划,前者以向光奖奖项中的社会企业、商业向善企业所关注的企业类型为依托,将其统称为社会价值企业,并针对性地为实践者提供两份具体的实践指南及上百个示范案例和7个完整案例;后者旨在构建更开放和有机的生态,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

据悉,该计划通过五个一来呈现,包括搭建一个国际性可持续数智研究平台、启动一系列ESG能力建设课程项目、搭建一个ESG可持续社会价值先锋案例平台、扩展一个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共建一个ESG影响力传播矩阵,构建更为开放、有机的ESG生态,赋能更多企业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助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后半程。马翔宇表示:“我希望发出一个倡议,我们诚挚的邀请来自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伙伴加入2024 ESG未来伙伴计划”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