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引导
读懂中医四大经典 | 第八课:穿得再多也发抖?补足阳气“升温”快
2024-01-26 17:04:10
新花城

冬天万物似乎都慢慢开始蛰伏起来了,草木也开始凋零,大自然中的阴气正盛,阳气也开始潜藏。这个时候,不论是大自然的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养精蓄锐,把阳气藏好,为来年的朝气蓬勃做好准备。尤其是怕冷的老年人,更要学会养护阳气。到底,阳气为何物呢?


阳气起到防御作用 

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大意是说,阳气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形象地来说,就是人的体表有一层卫气。卫气属阳,而肾阳、肾气,又是一身之气的根源所在。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其意思是,人体内的阳气就像是太阳系中的太阳,当太阳出现异常时,会导致太阳系内的各个行星也出现变化,甚至是无法生存,所以说阳气是命之根本。具体来说,阳气有以下作用。

温煦阳气可以使人体保持温暖,阳气不足就会出现畏寒的表现。

推动阳气可推动人体血液向前运行,阳气不足则推动功能减弱,血就会停滞,产生气虚、血瘀,不同的部位会产生不同的症状。

固摄阳气可将体液固定在人体内,固摄作用较差可能出现气或津液外泄,如自汗或轻微运动就出汗,属于固摄作用失调。

气化阳气可使人体吸收的水谷精微转化成血,气化功能差会造成气血两虚。

防御老人阳气足,会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通常不容易生病。


怕冷皆因阳气虚

从上文可知,阳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而怕冷的老年人,则多数有阳气不足的表现。

陈兴华指出,怕冷不单是指身体容易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寒气,还可能兼有阳气不足、机能下降导致的内寒问题。体内寒气越大,阳气越是相对不足,身体机能就不能够应对内寒、外寒的侵袭,这也就是部分老年人在冬天哪怕穿得再多也感觉瑟瑟发抖的原因。

同样是阳虚,怕冷的表现也有不同。在夏天,部分老年人的怕冷程度甚至超过了冬天,表现为不能吹电风扇,更不能开空调,甚至于坐车不能开车窗,穿得比平常人要多,出着汗也发着抖,这种现象属于表阳虚,常表现为畏风怕风、出汗自汗,一遇风就头疼、容易感冒。

另一种阳虚,则是里阳虚。里阳虚主要指脾胃功能弱,不能吃凉的,一吃凉东西就腹泻等。而表里俱虚的情况,在老年群体中也很常见。


冬季养阳气 讲究“天人相应”

陈兴华表示,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的原则,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冬天起居、情志、饮食以及运动等方面,都应该要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不能让阳气外泄。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养护阳气应做好以下内容:

吃黑色食物:中医认为,黑色食物可以入肾,比如乌鸡、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核桃等。上述食材可用来煲汤、煮粥等,食用后能够在补养肾脏的同时,还能把阳气慢慢补回来。

适当做运动运动可以生发阳气,但是老年人在冬天运动不能太过,也就是说不能剧烈运动。因为大汗淋漓会使阳气外泄,不仅不能达到养阳的作用,反而会耗损阳气。所以,冬天养阳要以适度运动为主,宜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轻柔舒适的运动。

多搓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肾经上的穴位,老年人可在睡前用热水泡完脚后,坐在床上,用右手掌搓左脚的涌泉穴,再用左手掌搓右脚的涌泉穴,各来回搓100下,搓到两侧脚掌微微发热为止,每天坚持可引火下行、补益阴气,提高睡眠质量。

常做混元卧经常做混元卧可以起到益气补肾的功效。此动作需要双手交叉放在头部,手心指向百会穴,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可以拉伸到肾经,能够促进周身气血循环,提高肾功能,对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小便清长、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等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康二区主任中医师 陈兴华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刘庆钧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