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我家族四代人与孙悟空结下不解之缘

2024年恰逢“绍剧宗师”六龄童1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章式猴戏”开创者,其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用六年时间撰写新书《金猴宗师:我的猴王父亲六龄童》(以下简称《金猴宗师》)的新书,深情回忆父亲六龄童如何开创“章氏猴戏”、将绍剧发扬光大以及家族四代人如何与孙悟空结下不解之缘。


六龄童80岁的照片(出版方提供)


六小龄童在新书发布会上。

对话六小龄童:

一生没有正式拜师,但是他说“人皆我师”

广州日报:请您简单介绍下这本书?

六小龄童:书里主要说了我们这个家族四代人,从事猴戏表演艺术的经历。

我的父亲从六岁开始学艺,到他90岁离开,终其一生都在从事绍剧、猴戏艺术表演。老观众可能有印象,在20世纪60年代,我父亲主演了彩色戏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部剧的编剧是我的伯父七龄童,在电影中扮演猪八戒。我的二哥小六龄童,在剧中扮演小传令猴,还有很多绍剧老艺术家们在剧中都有非常精彩的表演。

现在绍剧猴戏已经成为国家的非遗项目,通过这本书的描述,大家可以知道绍剧的历史,我们家族四代人如何与孙悟空结下了不解之缘。最重要的还是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里,感受《西游记》的魅力和戏曲艺术的传承。

广州日报:您为什么会想写您父亲?

六小龄童:父亲是2014年去世的,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在2016年,也是中国农历猴年。2016年我看到观众和读者们对《西游记》的爱,对我们家族几代人表演孙悟空的支持,所以我想,应该把我父亲的一生记录下来。在400多年的绍剧中,我父亲那一代人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提炼出来,立足让猴戏走出中国,将猴戏艺术发扬光大,这是给我最震撼的感受。

广州日报:您觉得在您父亲的一生中哪件事对他影响最大?

六小龄童: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戏曲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拍成,之前他只是在舞台上表演,观众最多也就一两千人,但是电影放映了之后,上世纪60年代创下票房纪录。改革开放后重新放映这部电影,也收获了很多观众,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看。这让我父亲意识到好的传媒形式能够让好的艺术长时间地保持传承。

我当年拍电视剧《西游记》的时候,央视同意让我出演中国电视荧屏上第一个孙悟空形象时,父亲毫无保留地传授章式猴戏表演艺术中的精华,135胶卷拍的各种造型的动作一个个拍下来。他跟我说:“这些都是素材,最后你要根据杨洁导演的要求,刻画荧屏上的美猴王。”所以我现在还保留了很多父亲给我拍的孙悟空的图片,这本书里也加入了很多珍贵图片。

广州日报:您父亲和大伯先是学戏演戏,直到1948年因为《济公传》实在演不下去,才开启了《西游记》猴戏之路的,您怎样看待这次影响深远的“转型”?

六小龄童:像《济公传》这种传统演法,当时观众看多了可能有点腻,而新的创作一定要有新的手法去吸引观众。当时观众喜欢《西游记》的故事。于是,父亲和大伯尝试用绍剧的表演方式让《西游记》生根发芽。之前绍剧没有系统的猴戏演法,他们兄弟就创立了绍剧的猴戏表演艺术,从写本子到表演,不断改进创新,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其中不断地改编、借鉴、学习以京剧为代表的国粹戏曲,将各个剧种的猴戏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章式猴戏。用父亲的话说,绍剧是根是源,猴戏要集各家之长。我父亲一生没有正式拜师,但是他说“人皆我师”,各种剧好的地方他都要去观摩都要去学习。那时我们家里养了很多猴子,从观察真猴子,到艺术处理成为猴戏,最终化为孙悟空这个艺术人物,以及绍剧中孙悟空的脸谱、服饰、金箍棒的色彩、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有父亲的独到之处。我觉得我终生都学不完。

我的曾祖父用的是木头做的金箍棒,我的祖父用的是竹子做的,我的父亲用的是藤棍,到了我在电视上用的是金属的,这既是传承也算是创新。

广州日报:您的父亲又是您的师父,这样的身份有没有造成压力?学戏很苦,您又是出生在梨园家庭,会不会觉得自己没有选择,没有自己的想法?

六小龄童:我一直在想,我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家庭,是随着猴魂而来的。因为年仅17岁的二哥小六龄童在1966年意外去世,他临终前跟我说,当你演成美猴王的那天就能见到我了。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选择,让我义无反顾地去演孙悟空,演好美猴王。

广州日报:您有没有想过,假如父亲不从事戏曲工作,您会从事什么职业?

六小龄童:纵观我父亲的一生,我已经想象不出来他不从事猴戏艺术还能干什么。他好像真没有别的爱好,他的一生就是奉献给舞台。

广州日报:您也是父亲,您是怎样看待父亲这个身份的?

六小龄童:我女儿并没有从事戏曲表演,她有她自己的爱好,我也没有给她什么大建议。我觉得还是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特的爱好和他自身的条件。我做了父亲知道了,家长只能是在这方面提供建议,最终还是要孩子们自己确定。其实只要自己过得健康快乐开心,这就挺好了。


《金猴宗师》是一本以六龄童在戏曲界的杰出成就和对艺术的贡献为主题的传记作品。书中重新梳理了“绍剧宗师”、南派猴王六龄童的一生,记录了六龄童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以及他开创绍剧猴戏,并饰演孙悟空一角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通讯员:刘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孙珺 专注文化、阅读好书
更多文章
楼市记者刘丽琴
更多文章
刘丽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