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百千万工程”一线对话④|黄埔街:江心小岛成“网红”的秘密

在广州黄埔乌涌码头,黄埔“海外新闻官”、来自萨尔瓦多的华南理工大学留学生叶成彬正在兴奋地等待渡轮,不一会,他将坐船“上岛”,“打卡”美丽的大吉沙岛。

位于黄埔区黄埔街道的大吉沙岛,被誉为“广州的世外桃源”,是目前广州市唯一一个必须乘坐轮渡才能进入的江心岛。

大吉沙岛位于珠江主河道以南,与长洲岛、黄埔港对望,面积约1500亩,其中1329亩为农田,岛上现有4个农民合作社,经营范围包括养殖业、园林等。这样一处江心小岛,是如何转变为现代都市锦田的呢?

■ 一线对话

叶成彬:我是第一次来大吉沙岛,这个岛看起来特别新,我很喜欢这里,是不是有很多游客来这里“打卡”?

罗海琼:大吉沙岛现在已经成为广州市很有名的一个网红小岛。这里很特别,是广州市唯一一个不通桥、不通车的江心岛。为了让群众出行和旅客游览更加方便,我们把大吉沙岛码头进行了升级改造。此外,还对整个岛上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驿站、漂亮的人行步道,都是改造后的成果。

叶成彬:我第一次看到这种稻田,这里是在做什么试验吗?罗海琼:这里是隆平试验田,我们在做水稻品种的试验。你看远处,那里种植了300多个品种的水稻。面前这个相对比较大面积的稻田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这个品种的稻子比较适合在大吉沙岛生长,叫作黄埔香3号,口感非常好。

叶成彬:大吉沙北面的珠江很开阔,江对岸的集装箱码头非常壮观。

罗海琼: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世界大港”——黄埔港,黄埔街也是依港而生。黄埔街目前正在实施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行动,有创新港航服务业、现代商贸服务业,还有数字文化产业等。希望通过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助力黄埔区的高质量发展。

■ 百千万工程亮点

新兴产业布局

黄埔街落成港湾都荟、和安堡等9个临港商业楼宇,吸引、拓展约54家新企业进驻辖内,形成广州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园锤炼黄埔区文化娱乐服务业高地、中远海运大厦引领港航服务业、临港智谷园区打造新孵化品牌的格局。

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园是黄埔区文化科技产业重点开发项目、广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入驻企业58家,年营收近20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地铁七号线二期工程竣工,完成辖内裕丰围站、大沙东站的所有征借地任务,打通黄埔区南北向快速交通以及连接番禺、佛山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

民生福祉建设

推进大吉沙岛人居环境提升搬迁安置工程,全面提升大吉沙岛整体环境风貌。

总投资1500万元推动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惠及576户、2100余人。

投入超2300万元完成乌涌口袋公园等4个口袋公园建设,累计建设面积约36800平方米,让居民“推窗见景、移步见绿”。

总投资超5000万元推进东苑小区配套设施和停车楼项目,提升小区环境品质。

城市更新改造

稳步推进片区旧改,新溪村旧改项目获广州市政府批复,首开区开工建设,项目将打造集商务、休闲、教育、居住为一体的高端智慧活力引擎,助力金融城——黄埔湾世界级地标商圈建设;珠江村旧改项目首开区开工建设,将打造海丝创意文化社区、创新型现代服务配套区。

乡村振兴建设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引试种隆平黄埔香等约300个水稻品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领衔,在大吉沙岛106亩建设基地突破水稻和蔬菜生产智慧农场关键技术,为水稻和蔬菜生产智能无人化农场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新范本,打造大吉沙国家水稻公园。

改造提升低端低效物业,下沙·公园西商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配套服务综合体,预计年经济效益3亿元,新增就业人口约6000人。

历史文化保护

依托14处历史文物、7棵古树,发掘历史文化,注重活化利用。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世贤张公祠汇集市级非遗龙舟龙头龙尾传人张伟潮、区级非遗传统字画装裱项目传承人黄毅良两位大师,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传承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埔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埔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时秀芙
更多文章
何瑞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