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云埔人|林俊晓:用心疗愈的基层康复治疗师

开栏语


2023年以来,云埔街道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创新思路、精心筹划,把“最美”人物典型选树和学习宣传作为拓展文明创建成效、提升社会文明素养的有力手段,启动地区首届“最美云埔人”评选活动,在全街营造学习先进、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新时代社会文明新风尚。


历经数月的基层推选、候选展播、网络投票、组织评审等流程,最终评选出10名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最美云埔人”。即日起,云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共同推出“最美云埔人”专栏,由微社区e家通记者深入基层,对最美人物当选者的凡人微光、先进事迹进行采写报道,展现基层最美人物的风采。




“做一个让病人满意的好医生”,从披上白大褂那天起,她便树立了这样的职业信念。入职两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员工,她用爱与责任,为社区居民提供“家门口”贴心的康复服务,她就是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林俊晓。在刚刚结束的“最美云埔人”评选中,她荣获“最美医护工作者”称号。


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林俊晓。


少年生发医者仁心

走上康复治疗之路


林俊晓来自农村家庭,小的时候目睹身边亲友和乡里乡亲身患慢性疾病的困扰,她切身体会到康复治疗对于慢病患者的重要性。在上大学之前,林俊晓逐渐意识到,好的康复治疗师可以为慢病负担家庭带去希望。于是,她在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康复治疗这一学科。


2008年,林俊晓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成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她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初入职场的林俊晓,用“优秀共青团员”、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各种活动的获奖荣誉,诠释了人生第一个职业阶段的认真与付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林俊晓深知医生执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那几年,她先后主动前往广州医学院(现广州医科大学)、中山大学进修学习。


林俊晓告诉记者,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危重症患者得以生存,但危重症的遗留问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出院后的康复治疗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那几年,她见到了太多因大病、慢病到处求医的患者,这些病人及其家庭饱受身心煎熬,让她坚定了在康复治疗之路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然而,林俊晓的医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工作的第8个年头,林俊晓的人生迎来了关键节点,她因结婚生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和育儿中,加上个人的其他原因,林俊晓不得不暂时脱下白大褂。


林俊晓从医的愿望从未淡忘。2020年10月,林俊晓通过统一招考,成功考取了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岗位。


坚持用心疗愈

成为居民贴心的康复师


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理疗这份工作,对林俊晓来说太合适了。一方面,7年的康复治疗实践之路,让她意识到“家门口”合适的康复医疗对危重症、慢性病患者的重要性。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对林俊晓来说太有意义了。另一方面,林俊晓早几年置业云埔辖内,对于“家门口”的情况她较为熟悉,且离家近又可以服务周边居民,为她重新穿上白大褂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在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俊晓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贴心的康复治疗服务,赢得了同事和中心领导的认可。两年来,她两次获得了云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秀员工称号。


林俊晓正在为居民做康复治疗。


林俊晓说:“认真对待手头上的每一件事,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康复患者,用医务人员的‘仁心仁术’来要求自己,方能不负韶华和患者的信任。”


从业这几年,林俊晓遇到过因家人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只能由护工照护、独自住院的中风阿姨。林俊晓用同理心去了解那位阿姨背后的遭遇和情绪低落的缘由,陪伴阿姨实现从一开始的消极对抗治疗,到慢慢平缓情绪配合康复治疗的转变。


她还见到过辗转求医多年却收效甚微的脑瘫患儿家庭,前往社区医院寻求最后一线希望的无奈。林俊晓介绍,5岁多的霖霖(化名)生下来就被确诊为脑瘫患儿,多年来,其家庭奔波全国各大医院寻求治疗良方,却收效甚微,最后来到“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作为妈妈,林俊晓太能理解那位妈妈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与煎熬,她用呵护自己孩子的爱意去为霖霖做好康复评估,用耐心的康复指导为霖霖妈妈缓解漫长求医的焦虑。


林俊晓说:“当霖霖妈妈紧握我的双手,落泪说出‘谢谢你’三个字的时候,我那种‘当一名用心疗愈的基层康复治疗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也切实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文图记者 李龙】

【编辑 陈美宛】

消息来源:云埔街道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