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广州非遗传承之路”之三:广彩积金 薪火相传

“文化的东西是你本土的,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是我们的根和魂”,在岭南印象园的工作室里,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副会长陈文敏说。

上下两层的“陈文敏工作室”,也是一座广彩体验馆。四面墙壁上“顶天立地”的柜子中,陈列着千姿百态的广彩作品,有的玲珑小巧,有的气势恢宏。一群身着校服参加游园活动的孩子们跑跳着进来,围着它们叽叽喳喳,看个不停。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广东彩”“广州彩瓷”,指广州烧制的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并烧制而成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他在清乾隆年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一度风靡世界,成为广州最著名的外销艺术品之一。

陈文敏是众多致力于把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广彩人之一。多年的市场历练,令他对这一行的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他来说,广彩就是一种“实业”,是一种充分发挥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以产业实践振兴国家的载体。

陈文敏从小就热爱艺术,在少年宫曾得到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容庚和商承祚的辅导和启蒙,及后师承书法家秦咢生、李曲斋、关晓峰等,也曾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美术。1979年,18岁的陈文敏进入广州市彩瓷工艺厂做学徒,凭着良好的艺术功底直接成为余培锡的弟子。余培锡在本世纪初被评为第一位广彩领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学师”2年、“挨师”3年,陈文敏从余师傅那里学到了一身好功夫。两人的数十年师徒情缘,也成了广彩界的一段佳话。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短短几年间,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约20多间广彩制作场所。陈文敏也是其中的“下海”人之一。最初从接单、设计到培训工人、安排生产,跑腿的,打杂的,全是他一人。赶工加班到深夜,还要用摩托车一个个护送女工回茭塘村。1992年陈文敏获中国外经贸部授予生产性企业自主进出口权,成为广彩业内唯一有资格拥有国家商务部直接分配“广交会”展位的企业。陈文敏首创了集工、贸、研发、原材料基地一体化的自营进出口企业,改写了广彩业传统出口模式。近年,适应市场的变化,他从大规模生产转变到以精品创作为主。

“当时我们做出口,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陈文敏说。创新的背后,一方面是对市场的适应,另一方面是创作者在艺术、技术上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以烧制技艺的表现形态来说,最早是传统彩瓷绘制模式,是从青花过渡而来的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广彩风格的一个探索阶段;接着是定烧彩瓷绘制,包括纹章瓷、徽章瓷等等,风格比较淡雅,和当时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欧洲贵族、商人的审美习惯匹配;然后出现了积金彩瓷,画面满彩满金,这是新崛起的美国市场的口味;再往后,“二高一陈”等岭南画派相关的艺术家介入广彩的设计制作,形成了新的设计风格。但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下,藏着岭南文化的因子,藏着颜料、画法、工艺、流程等的不断传承,让我们可以知道:这就是广彩。这种“守正创新”是广彩传承发展的根本所在。

他也认为,广彩的发展不能光靠传承人,还需要更多的传播者和爱好者。从早期的“岁无定样”到后来的题材创新,又或者是自己曾经首创的集工、贸、研发、原材料基地一体化的自营进出口企业模式,其实都是在交流、融合中产生出来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非遗的运用场景、推广模式等等自然也会因时而变,比如他就曾将广彩在白云机场航站楼展示广彩技艺,甚至把广彩的展示空间放进了加油站、地铁站。他的女儿、广彩瓷烧制技艺市级传承人陈韵诗在永庆坊非遗街区中开了“广彩茶室”。包括岭南印象园这处今年国庆期间才刚刚开业的工作室,也都是他和女儿将广彩“跨界”到不同的消费和展示场景中的实践。

他非常看好年轻人。“年轻人的优势就是有理想、有激情,有成功的欲望。他们追求进步,要实现自我价值,要奋斗。他们是广彩的新鲜血液,是非遗传承发展重要的力量”,他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卜松竹

视频/洪鹏跃 李曙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戴雨静
更多文章
卜松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