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12月20日挂网公布。根据《规划》,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市、佛山市全域,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土地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约3257万人。规划有关任务举措涉及清远英德市和云浮、韶关部分地区。(12月20日新花城客户端)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都市圈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下一程重点。要想抢抓先发优势、坐上新一轮城市发展的“牌桌”,“单打独斗”的路径早已不是最优选,向外借力、“抱团取暖”才是大势所趋。从6座城市到建设1小时交通圈内城市,广州正联合周边城市加紧“画圈”步伐。
有城市发展研究者曾指出,都市圈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圈内成员之间所形成的同城化合力。在广州都市圈这个“圈”内,细胞肌体活跃、彼此间黏性十足,正是这种合力的体现。
从历史文化维度看,圈内各市同属岭南地区,地域相连、文脉相亲、风俗相近,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得天独厚。从经济发展维度看,都市圈各市产业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梯度明显。特别是在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业、旅游等领域,产业链、价值链关联度较高,合作潜力巨大。除此之外,广佛作为核心区,两地融合发展基础扎实、“骨架”成熟,是国内最早探索同城化的区域。上述这些优势都是广州都市圈何以成“圈”的底气所在、实力所在。
“提质健体”后的广州都市圈,如何形成“大合唱”?一在强化“融圈”。从过往经验来看,一些地方都市圈同城化建设效果不佳,核心问题往往是“圈而不融”,只发挥了核心城市自身优势,而无法与圈内城市产生协同效应。具体而言,城市间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常见问题。此次《规划》中,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共促创新驱动发展、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被列为重点任务,就是要着力打破各自为政现象、着重做好“融”字文章,以促进形成城市间优势互补、相互辐射、共同腾飞的生动局面。
二在突出“破圈”。搞都市圈建设不能“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广州都市圈建设,绝非止步于圈内城市“自娱自乐”,而是要跳出自己的圈子、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同心圆。《规划》中特别强调,广州都市圈要与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形成联动发展轴,力图在一定区域之内实现经济社会联通发展、打通各种壁垒。借力东风加速“出圈”,对六城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撑我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共绘发展同心圆,再谱一体化新篇,广州都市圈空间广阔、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付迎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