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齐聚花城,共话空天产业发展

航空航天领域一直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日前,2023大湾区协同科技创新论坛——航天卫星技术与应用高峰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航空航天领域院士专家、行业龙头高科企业代表、头部投资机构代表共聚花城,探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的前沿热点话题及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共话未来空天产业发展新趋势。

天地互联、数字航天……多位专家讲述前沿技术应用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作题为《论天地互联的智能遥感卫星》的报告。他详细回顾了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与应用情况,指出过去十年,我国遥感卫星实现了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实现了业务化、商业化和国际出口。他认为,在万物互联时代,要抓紧建设基于天地互联网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推动遥感在国内外各行业的应用,基于天空地通导遥一体化、在轨处理和人工智能,可构建天地互联网对地观测智能服务系统,为各行各业提供快准灵的服务,造福人类社会。李德仁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研发遥感卫星要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大力发展“北斗+”,科学家有责任来做科学研究,继续做推广,希望技术、投资、管理、市场等各方面都要做好。

原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二号区总设计师朱枞鹏分享了题为《从湾区出发,打造璀璨星座一一大湾区 SAR 星座建设构想及应用效益分析》的报告,使用多个案例介绍了SAR星座系统的应用场景,包括监测高速公路、桥梁等重大设施、森林火点监测、城市治理等。他表示,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SAR星座系统,打造遥感信息基础服务应用平台,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基于星载雷达遥感信息支撑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跨域协同能力,成为聚集湾区、服务全国,辐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型基础设施。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袁建平作题为《低轨星座的发展与应用浅议》的报告。他指出,传统的航天产业正受到新兴商业航天的严重挑战,国家航天、地方政府和商业航天共存的格局正在形成,发展商业航天是世界潮流。他详细介绍了低轨星座的应用优势,指出低轨星座因为轨道高度低,在通信、侦察、导航等方面有天然优势,航天领域对低轨星座组网有着迫切需求。低轨星座可实现全球覆盖、低时延、速率更高、带宽更大,可应用于通信、侦察、导航、民用等多种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在题为《大航天时代与大湾区新机遇》的报告中表示,大航天时代正开启人类建设“地球村”的美好新前景,数字中国将进入“数智化”发展新阶段,建设数字航天、智能航天正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焦点。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是当代空间科技战略新高地,可以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高动态、高时效、高精细、高覆盖、高数智的应用支撑。他呼吁,不要错过大航天时代带给大湾区发展智能航天的新机遇。

加强学术交流,广州打造“国际学术会议之都”

据悉,本次会议是广州市“国际学术会议之都”建设项目之一,该建设项目是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的意见》、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具体牵头实施的人才工作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科技创新的原始起点作用,为广州市实施“广聚英才计划”,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提供平台保障和智力支持。

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曾雪玲介绍,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努力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大力培育科技人才工作品牌。本年度,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已经支持了近20场国际性科技会议、学术研讨。


除专家报告外,本次会议还设有圆桌对话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广州市科技创新协会会长梁健怡等专家及行业相关企业家代表、金融投资机构代表等将围绕百年变局与空天产业发展新机遇、全面开放视域下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挑战、推进大湾区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会议上,大湾区空天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和大湾区空天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签约仪式相继完成。在会议举办期间,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代表,以以及头部金融投资机构将会参加一系列的主题闭门对接会议,围绕广州市布局发展商业航空航天生态产业链的主题,为广州建设形成中国商业航空航天的聚集高地建言献策。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婉彤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赵婉彤
更多文章
赵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