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世纪初,当一种民俗学者、村民乡亲,以及后来所说的“非遗传承人”在政府支持下着手复兴已经沉寂多年的乞巧民俗时,大多数公众对于“乞巧”这个名词还是相当陌生,恐怕也想不到乞巧民俗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城中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接触、学习和传承着着古老的民俗,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想象。
11月18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珠村小学(下称珠村小学)在第一届广州“非遗在校园”优秀案例展示活动上的表现,就让我们看到了一项从“濒危”中复兴的非遗项目今日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课例展示活动由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天河区文化馆与珠村小学共同承办。
农历七月七日,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这一节日起源于汉代。广州人历来重视乞巧节,清末民初,此风尤为兴盛,有诗为证:“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 粤人重巧夕, 灯火到天明。”在广州,乞巧节又称“七姐诞”“七娘诞”,或“摆七娘”“拜七娘”。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祈求灵巧的双手,姣好的面容,幸福的生活,祈求父母长辈健康长寿,兄弟姐妹平安快乐。”珠村小学的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乞巧歌》,为本次课例展示拉开帷幕。
乞巧节是旧时少女通过展示心灵手巧向织女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的日子。乞巧供案上,总会有上百件微型工艺品争奇斗艳。随着时代的发展,乞巧工艺品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本次课例展示中,珠村小学赖颖怡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现代材料制作丝网小金鱼。制作过程中,珠村小学的同学们还邀请评课老师和现场游客参与体验,共同完成缠绕、捆绑、缝针等制作步骤,让大家亲身感受指尖的巧思和乞巧的艺术之美。
“摆巧”是乞巧活动的重要部分,赖颖怡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丰富多彩的乞巧供案,为他们解读“摆巧”的必要元素及其美好寓意。
通过课例展示,现场观众得以近距离地了解乞巧作品、摆巧仪式和乞巧文化,并从中体会到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即使历经斗转星移,依旧永恒不变。
以珠村为代表申报的天河乞巧习俗已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珠村小学刁燕平、赖颖怡两位老师表示,2004年,珠村小学将乞巧手工艺作为该校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小学课程。随后,珠村小学与珠吉街道办事处合作开发教材《我们的乞巧》,并正式在课程中使用。2016年建设完成的乞巧博物馆,更是成为学校传承乞巧文化的重要平台。学校从“巧艺”课程的构建实施进一步落实乞巧文化的传承,从“巧娃”抓起,为乞巧文化的传播注入新活力。如一年级新生每年以“孝”“巧”开笔破蒙。
珠村小学座落于天河区东部的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中心地带。学校通过加强与民间专家的联系,以及与珠村社区、文化站的联动,进一步吸纳社区与社会资源,以促进非遗课程的发展。学校近年来也获得了诸多肯定与奖项,如2020年成功申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2019年8月参加广州市乞巧文化节赛巧会,荣获3个铜奖、14个优秀奖。
乞巧既扎根于古老的祠堂,又创新于现代化都市,更活跃于课堂校园。孩子们对“巧”的追求,何尝不是一种昂扬的上进心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何诗婷
图/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