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1日),“数字湾区”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执业,累计3500多人通过“一试多证”获三地技能证书。
近年来,广东人社部门统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完善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推动数字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要素在湾区集聚。持续推动湾区“人才通”“社保通”“就业通”,促进数字人才融通发展。
推进“人才通”
广东推动建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新业态职称评价机制;在广州、深圳和横琴探索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开展大湾区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首批试点,涉及电机、测控仪器等5个专业;签署粤港技能人才评价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南沙建立粤港澳合作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站。目前已有32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在内地执业,累计3500多人通过“一试多证”获三地技能证书。
推进“社保通”
广东启用“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南沙专窗;建成“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237个、港澳地区社保服务网点85个;三地居民还可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粤商通”APP、“粤省事”小程序等实现53项广东社保高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港澳居民可在工银澳门、中银香港“一站式”跨境申领广东社会保障卡,另有超过22家合作银行支持广东社保卡在港澳跨境使用金融功能;港澳居民在粤参保34.65万人次,“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广东”“居住在广东、工作在湾区”逐渐成为现实。
推进“就业通”
广东建成“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7家,累计孵化港澳项目4802个;组织举办“2023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湾区行”系列活动507场,吸引港澳青年1.88万人次;推进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累计超3000人次报考。
下一步,广东省人社部门将继续推动粤港澳人才融通发展,提高人才资源配置效率,打造数字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数字湾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