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传情,观生活百态,《听说很好吃》品味人间烟火气

“美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味觉承载的不仅是口腹之欲,更有人们对时代的解读、对生活的感知。食物里有难忘的童年记忆,有坚强的奋斗故事,也有疲惫时的快乐慰藉。浙江卫视刚刚收官的创意美食真人秀《听说很好吃》第三季,正是以食物为主线,通过嘉宾提出的美食诉求、大厨抢单制作的方式,通过味蕾诉说着时代下的众生故事。


味道与食物带给人丰富的情感与记忆,一道家乡口味的菜可以让他乡游子泛起乡愁,一口标志着节令的美食也让人从中品出时间的故事。《听说很好吃》作为一个创意美食节目,通过创作把美食做出趣味性、故事性、创新性,也通过话题的设置让食物凝聚了每个人的经历与回忆。

食物带来的可以是孤独时的慰藉,何广智觉得便利店的食物与味道,是他初入社会时的温暖时刻;张含韵和范丞丞回忆起自己与便利店食物有关的生活故事,在大城市漂泊打拼的种种过往。食物带来的可以是成长中的善意,杨迪说起童年放学回家在邻居餐桌上“蹭饭”的经历让他念念不忘;而对于李雪琴来说,邻里街坊一起在院子里囤白菜和土豆的热闹氛围,则构成了她成长年月中的冬天。食物带来的同样是疲惫时的治愈,面对忙碌的生活琐事,一口爆浆的虾球、一口热辣的毛血旺,都可以让人暂时放下烦恼,沉浸在食物带来的畅快和愉悦当中。


美食可以享用,味觉更能引发共鸣,节目以美食作为纽带,将属于个体的味觉记忆互相连接,串联起生活的百般滋味,也串联起众人之间对生活的共鸣。

《听说很好吃》第三季紧跟时令与社会性话题。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节目聚焦亚运专题,带来了符合运动员“增肌”需求的美食。中秋时节,节目带来“国风中秋美食”创意提案。面对“传承美食”的题目,一道极其讲究刀工的“宝塔肉”让人看到了中华美食的时间积淀。

美食凝结着人类的生存智慧,连接着彼此的情感记忆。《听说很好吃》用创意为饮食文化做加法,以味觉为载体传递着关心个体、关心当下、关心时代的创作理念,也让食物成为了生活中具象化的时间注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楼市记者刘丽琴
更多文章
刘丽琴
更多文章
莫斯其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