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佛系,请自助。”
“5元/杯,自助糖水,每日现熬。”
近期,广州黄沙、客村、车陂、上社、棠下等商业街区多了多家自助糖水铺。
自助糖水铺里无人售卖,主角就是装满糖水的冰柜。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24小时营业
“自助+低价”吸引年轻人
沿着客村艺苑南路走到尽头,一间小店就出现在眼前,店里装修陈列简单,五个透明立式冰柜就是“主角”。冰柜里,陈皮绿豆沙、杨枝甘露、椰奶西米露、海底椰雪梨膏……十余种不同颜色、口味的糖水分类摆放着。抬头便能看到大大的标语,写着“5元一杯,每日现熬,自助糖水。”
5元一杯的自助糖水铺里有十余种糖水。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店内没有工作人员,每个冰柜上都贴着一个付款二维码,冰柜旁有一张放着打包袋和吸管的小桌子,还有一个支持现金付款的投币箱。值得注意的是,存放糖水的冰柜并非智能冰柜,这意味着即使没付钱,顾客也能随意打开柜门取货。
现场一名顾客打开冰柜,选了一杯椰奶西米露,扫码付款5元。该顾客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附近,经常光顾这家糖水店,“第一次买是因为看到自助这种模式,觉得很新奇,就想试试。体验过后觉得味道不错,环境干净卫生,而且24小时营业,可以随时来买。”
顾客购买前查看糖水的生产日期。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由于店铺附近有学校,小食店较为聚集,前来购买的多为学生和年轻人,3分钟内有7名顾客进店消费。在随机采访中,大部分受访者称,来购买是因为“喜欢全程自助的感觉”。
两名学生正在扫码支付购买糖水。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其他饮品店经常需要排队等候,人多的时候可能要等十多分钟。而这种店购买速度快,从进店选购到打包带走,一两分钟就行,而且全程自助,想喝什么就自己拿什么,很适合‘社恐’人士。”在客村一间自助糖水铺消费的学生小陈说道。
多集中于人流量较大的
城中村或商业街
记者了解到,自助糖水铺于2021年兴起,从成都的“肆季糖水”开始迅速走红,此后“汕饮糖水”“老广记·合发糖水”等加盟品牌陆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广州“汕饮糖水”加盟店13家,均位于车陂、棠下、上社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城中村或商业街一带。此外,还有“举高糖水”“这么小的店”等独立店铺。
目前,自助糖水铺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前店销售、后厨制作”的现场制售模式;一种是饮品由某品牌的总部统一配送,放置于门店冰柜销售。
记者了解到,自助糖水铺开店成本低,是吸引众多创业者的首要原因。以爆火的加盟品牌“肆季糖水”为例,根据招商手册显示,开一间20平方米的自助糖水铺只需投入5万~6万元。在黄沙附近的网红自助糖水铺“这么小的店”前期只投入了两三万元。
“这么小的店”店铺内明示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营业执照,冰柜里的糖水包装上详细注明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提醒顾客,“产品包装膨胀、破损、变质请勿饮用”。
每杯糖水上都贴着标签,显示详细信息。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90后”开店半年
平日日销300杯糖水
近日,记者走访了网红自助糖水铺“这么小的店”。该店位于黄沙附近,今年4月开业,凭借靠近永庆坊以及可以盖特色印章的优势,成为网红店。与加盟品牌不同的是,该店自产、自制、自销,整个流程形成一个闭环。
经营这家糖水铺的冯先生是一名“90后”,他告诉记者:“我们原本在如意坊卖糖水原材料,有自己的淘宝店。今年我想自己创业,了解到成都的自助糖水非常火,就想尝试一下。原本想做‘前店后厨’的模式,但受限于店面仅有4平方米,只能在自家餐厅制作成预包装后,再配送到店铺。材料使用、糖水制作、配送销售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售价8元一杯。”
顾客正在扫码购买糖水。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经历了半年的旺季,冯先生对自己的自助糖水铺很有信心,“目前我们每月利润率在50%以上。”他坦言,平日每天可以卖300杯左右,周末及节假日销量更大,最高纪录一天卖出1500多杯。
“我们很注重产品的口感及味道。冷藏糖水的保质期一般是3~5天,但实际上我们第二天晚上就会(从冰柜)取出(卖剩的)处理掉。糖水的成本不高,但如果味道不好,就会流失顾客。而我们没收到过顾客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冯先生说。
全程自助,会有人逃单吗?
有街坊不免担心,付款全靠自觉,会有人“逃单”吗?
冯先生回应称,店里安装了3个摄像头,并在显眼的位置写明“您已进入监控区域”,希望能起到警醒作用。事实上,随着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逃单”的情况很少发生。相较而言,冯先生更担心冬天的经营情况。“我们在店里放了一台微波炉,想要喝热饮的顾客可以自行加热。同时也对产品进行更新,推出小吊梨汤、桃胶银耳羹等适合秋冬饮用的糖水。”
随着气温降低,自助糖水铺放置了微波炉供顾客加热糖水。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摄
你会尝试这种自助糖水吗?
文/信息时报记者 韩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