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胸口剧痛,短短几天从吃不下饭到走不了路……当这些不适症状接踵而至时,广州居民陈伯(化名)慌了。
2023年农历新年刚过,噩耗传来:他被确诊为晚期肺腺癌,且已发生骨转移、脑转移、肾上腺转移。肺癌是发病率、致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女儿陈女士明白,父亲的生命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但她并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亲人走远。推着坐在轮椅上虚弱惶恐的父亲,她果断地走进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肺内一科主任杨衿记教授团队的诊室。
在2023年11月“全球肺癌关注月”到来之际,陈伯和陈女士面对我们的镜头,讲述了这十个月来向死而生、与医生携手抗癌的故事。此时的陈伯,经过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治疗,肺部肿瘤得到控制,检查结果显示肺内主灶基本消失,颅脑转移灶“龟缩”得只剩几道浅浅的残影。
“现在,我能从轮椅上站起来,走得越来越远,更不需要吃止痛药了!陪我治疗的女儿也能放心回去工作了。”陈伯开心地说,是遇到了仁心仁术的医疗团队,是医患互信同心抗癌,是采用了最新的治疗方案,更是家人的全力扶持,让自己得以战胜癌症,从2023年的春天走到了秋天。
他有信心,自己的人生路还将继续向前延伸。他和女儿把这段心路历程讲出来,希望能给同病相怜的人们一些启发和支持,让晚期肺癌不再成为夺命顽疾。
病情十分棘手 他们充分沟通
2022年底,感染肺炎的陈伯病情久久不愈,走路气短不说,还出现了胸口剧烈疼痛的症状。一开始,他以为吃几颗止痛药就能熬过去,没想到仅仅三天,就疼得连平躺都困难,睡觉只能斜倚着。
担心父亲病情恶化,女儿陈女士立即带着他去医院拍CT。春节假期刚过,接到确诊为肺腺癌的消息时,陈女士一下子懵了:陈伯被确诊为IV期肺腺癌,且属于低分化癌,恶性程度高。
“很多肺癌患者,一确诊就已经到了晚期,且发生转移,很可惜。”接诊他的孙浩医生是杨衿记教授团队的一员,见过许多类似的患者,陈伯令他印象深刻。
一方面,陈伯已经出现全身骨转移、颅脑转移、肾上腺转移,是一个治疗起来十分“棘手”的患者。基因检测显示,陈伯的基因突变属于比较难治的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同时PD-L1高表达(90%)。此外,脑部的转移瘤还引发了血栓,导致他一侧肢体乏力,因而不良于行。
另一方面,已经十分虚弱的陈伯尽管愁眉苦脸,但在数次交流中,他和家人都十分信任医生的判断,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意愿,想要跟随医生“全力以赴”。而他的家人尤其是女儿的照顾与支持,也让医生感慨亲情的强大能量。
杨衿记教授团队向陈伯详尽地解释肺癌的治疗方案,预期疗效、并发症和远期获益。在后续充分沟通下,为陈伯量身定制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案。没有任何犹豫,陈伯选择了信任杨教授,正式开启抗癌之路。
肿瘤明显龟缩 他从坐轮椅到日行万步
免疫+化疗的方案,在陈伯身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我是推着轮椅送我爸爸去打了第一针的。没想到打完针,两个小时不到,他就可以下床走动了,还说‘我恢复了一点力气,你可以回去上班啦,不用陪我’。”陈女士回忆,这是父亲自确诊之后给自己的第一个“意外之喜”。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让陈伯父女感受到可喜的变化。随着肿瘤慢慢退缩,陈伯的体力逐渐恢复。结束第一个疗程时,出院时他没有坐轮椅,慢慢走出医院大门。
等到第五个疗程结束,之前轻轻咳嗽都会感到剧烈疼痛的他,大力咳嗽也无碍,每天早晚还可以外出散步,日行过万步,用陈女士的话说,“比我们年轻人还要厉害”。
“出院前,陈伯的整体肿瘤控制在稳定的水平,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孙浩回忆,得益于创新药物的应用和临床诊疗方案的进步,像陈伯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并非孤例。他们治疗的一些患者因为肺癌脑转移引发的巨大的颅脑占位水肿,入院时卧床不起,而经过治疗后颅脑病灶完全消失,甚至有不少人肿瘤基本没有残留。
身体的变化,让陈伯心情舒畅。他笑说,最近自己已经停用止痛药,只需要补充维生素等基本用药。“我重了四五斤喔,今天穿西服都穿不上去了,精神也好很多了。除了定期要去复查,我就跟平常人一模一样能吃能喝,能走能睡。”
对抗肺癌 是一个家庭的奋战
从徘徊在死亡边缘,到如今基本回归正常生活,陈伯对抗肺癌的过程,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家庭的奋战,“队友”们的作用很重要。
在陈伯整个治疗决策中,女儿拥有最大的“话事权”,妻子则负责煲汤送饭,做好后勤保障。作为独女,不到三十岁的陈女士在父亲确诊后强忍痛苦,筹划安排治疗的全部事宜。陈女士坦言,确诊后的十几天,自己压根没有睡过觉,好不容易闭上眼睛,一听到父亲在旁边房间咳嗽,又开始难过,常常独自哭泣。她上网做功课,征求学医的亲友的建议,随后带父亲“投奔”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肺内一科杨衿记教授团队。
入院那天,陈伯神志不太清楚,陈女士扛着两大包住院用品,推着轮椅把他送进医院。住院期间,母亲负责给父亲做饭,提供营养支持;她则全程在医院陪护,既照顾父亲的生活、用药,又要当他的“心理医生”,每天陪他说说笑话,聊聊天,不断地鼓励他坚持下去。
“那时候最怕我爸爸心态扛不过去,不肯治疗。我就照着医生的说法,告诉他病情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去治疗,下一步怎么走,一定要积极地面对。”陈女士坦言,抗癌路上,自己无条件地选择相信医生,“把抗癌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我们家属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亲人,让他吃得好,安心治病。”
集合众力 医生和病友也是抗癌队友
陈伯父女说,医生和病友们,都是自己抗癌路上的“好队友”。
“入院后,病友们都说我们‘选对了人,来对了地方’。我们对省医的肺癌团队非常信任,医生们的尽职尽责,我们都看在眼里。”陈女士对入院前的一幕记忆犹新:在确定治疗方案前需要进行基因测试,等待结果出炉花了十天,而当时陈伯的疼痛越来越重。有一天凌晨一点钟,她不忍心见父亲忍痛,给医生发短信求助。没想到马上收到了医生回复的消息,建议她去买哪种止痛药,吃多少片,让陈伯能够尽快地安眠。
“杨教授每一次带队查房时,会跟每个患者都握握手,会记得我们的名字,问候我们‘今天怎么样了’。这样的医生很难得,就像朋友一样关心患者。”陈伯笑说,医生总是在安慰“你的效果不错”,或者“对这种病不能着急,要坚持才能看到曙光。”
病友的现身说法,对新病号的鼓励和帮助尤为直接。有一次,刚开始做化疗的陈伯去外面走廊里散步时,遇到一个女病友。她吊着尿袋,手里提着个血包,十分自来熟地安慰陈伯:“我跟你一样,你看我做化疗做得头发都掉光了,不过没关系!我之前的肿瘤有十厘米大,在这里做完四次的化疗,现在只剩下两厘米大了。”这位病友的话,让原本因病情沮丧不安的陈伯有了信心,决心坚持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他也在病房里当起“好队友”,跟新病友聊天,为他们加油鼓劲。
“我是独生子女,在病房里有一些病友的家属跟我情况一样,年纪不大,全程在医院陪护家人。也有很多人坚持上班,一下了班就赶到医院看望亲人,同样辛苦。”陈女士说,大家萍水相逢,原本不相识,但在抗癌过程中抱团取暖,传递信心,一起度过艰难时刻。
让肺癌真正成为慢性病 医患携手共创生命奇迹
“肺癌中期、中晚期和晚期患者,总的五年生存率已经逐渐提高。像陈伯这样获得肿瘤缓解,正在争取长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越来越多。‘肺癌是个慢性病’正在变成现实。”杨衿记教授希望,今后有更多的“陈伯”讲出自己抗癌的故事,让公众可以了解到“肺癌可以控制好,晚期肺癌也能长期带瘤生存”的信息,让肺癌患者和家庭受到鼓舞,坚定抗癌信心,从而实现带瘤生存,让每一位患者能“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久”。
陈伯的成功,既体现了科学抗癌的重要性,又展现了亲情支持的强大力量,更说明医生对患者的全力施治、患者对医生的全心信任,这样的正向反馈循环所能带来的最大获益。
“作为一个医生,被你全力救治的患者所深深信赖、共同努力,这种感觉非常美好,让我愿意为患者付出更多。”杨衿记教授认为,医患之间是互相支撑和互相成就的,当医生和患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心同德共抗肺癌,凝聚的力量会创造更多生命的奇迹。
文/任珊珊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