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届高交会开幕,“科技国家队”携500多个项目“鹏城论剑”

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空间生命科学仪器、干细胞新药开发及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检测、数智心理教练青少年智慧平台……11月1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系统50多家机构携500多个项目参展。

本届高交会是史上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高交会。中国科学院专馆设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总面积7500平方米。展出项目涉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科学仪器、电子与信息、海洋经济、生命健康、节能环保与新材料、数字创意及科技服务等领域。

重大科技成果有“广州元素”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严庆出席高交会开幕式并巡展中国科学院展区。他表示,作为“资深”主办单位和重要展团,今年中国科学院展区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十四五”规划、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

记者看到,现场展示的重大科技成果有不少“广东元素”“广州元素”。例如,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力学所孵化企业中科宇航、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这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今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科宇航参与研制,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

“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AUV)也同场亮相。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联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6000米级光学探测AUV,突破了海底图像大场景拼接及目标识别、近海底自主避障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可作为我国深海科考的探测装备。

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控股)及旗下基金投资企业携126项科技成果亮相。自成立以来,国科控股始终大力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培育的一批创新型高科技领军企业,有效解决我国部分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走进国科控股展区,一台可以现场探索微观世界、被称为“科学之眼”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引人关注。这是由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分辨率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突破至0.9纳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实现产业化。

在这个展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成功案例随处可见。例如,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实现产业化,就是国科控股助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实现的。2020年,首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正式投入临床应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第四个拥有重离子加速器技术及临床应用技术的国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和自主可控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国科控股会紧抓这一战略机遇,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集中统一监管、聚力重大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作出独特的、应有的贡献。”国科控股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荣光说。

“老面孔”展现新活力

作为高交会的“老面孔”,今年深圳先进院携260项高科技展品参展。首次亮相的最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电催化CO2转化材料、AI大模型应用、高分辨率高帧率4D成像系统、超宽温域铝基电池、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服务平台等收获不少关注。

其中,最高频超高清双频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及介入导管,由深圳先进院联合深圳皓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研制。该系统可将图像分辨率提高近1倍,将极大提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中放置支架后的特征识别精度,改善PCI术后的治疗效果。目前已顺利通过了三类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并成功完成在体大动物试验。

记者还了解到,一款最新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能经受上达零上80℃,下至零下70℃“冰火两重天”的极致考验。这是我国首款具有宽温域、低成本、长寿命的电芯产品,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先进储能技术中心研究团队历时10年研发,上市后将有望打破未来新能源产业格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 通讯员:朱汉斌 齐玥 王桢楠
图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张影
更多文章
方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