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派出所里的54岁“斜杠青年”

近日,全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公布,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综合管理办主任邝荣生榜上有名。面对荣誉和褒奖,他始终保持谦逊,说得最多的依然是,“我只是‘领奖代表’,这个荣誉是对黄岐派出所所有基层民警的肯定。”

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中的一员,邝荣生身上有太多警务变革的印记。在基层摸爬滚打29年,从最初的“公安单打独斗”的社区警务,到如今科技赋能下的“警民协同共治”的社区警务,这位54岁的老民警与他所在的“枫桥式”派出所的警务实践,始终如常青藤一样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用时髦儿的话讲,老邝还是个不服老的‘斜杠青年’呢。”当被问及对邝荣生的第一印象,同事衡雨晴脱口而出。

社区警务百科全书

“邝sir,最近工作忙不忙呀,要注意身体呀。”“邝sir,进来喝杯茶啊。”看到又出现在街巷里的邝荣生,黄岐街坊们热情地招呼着。虽然一身警服,但在大家眼里,邝荣生更像是熟识的老友。


邝荣生扎根社区,是从1993年退役回乡,加入南海警队后开始的,带他入门的师傅是社区民警。“社区工作接触面广,对刚入行的我来说充满了挑战。”在每天跟着师傅清查整治、走街串巷、化解矛盾的日子里,邝荣生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认识由迷惑到清晰,也从一名青涩懵懂的新警成长为成熟稳重、能独当一面的社区警官,还入选了全省公安派出所工作专家人才库,是同事口中的“真人版社区警务百科全书”。

2017年,邝荣生任黄岐派出所社区警务中队指导员,负责整个派出所的社区警务改革工作。但即便这样,每天到社区转转,和街坊拉拉家常,依然是邝荣生保留的习惯。“对社区越了解,与百姓越熟,工作才越好干!”邝荣生说道。

众所周知,黄岐位于广佛交界,治安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社区警务工作更是庞杂繁复、鸿蒙难解,该如何破题?

邝荣生根据辖区地理分布和社会治安综合因素等情况,决定从离群众最近的警务室这个最小“细胞”着手推进——创新推出“融入性”建设,将警务室开进社区大院,拓展警务室安防功能,增加宣传教育区、矛盾调解室、议事区、服务区,使群众的多项需求在一间警务室便可以得到满足;推动党员社区警官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将警务工作无缝融入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中,拉近为民办事的距离;整合社区资源和社会力量,打造警民互动平安共同体,群策群力守护平安……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昔日的管理难点成为平安先进示范点。然而,打好基础,仅是第一步。2022年,南海公安分局全面推行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邝荣生深知,扭转“重打轻防”观念,是派出所主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于是,他又拿出“牛刀杀鸡”的决心,对辖区治安形势再调研再分析,根据上级要求对警务室进行升级改造,同时牵头制定详细的派出所社区民警考核方案,明确了实有人口管理、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工作重点,以考核为抓手,确保社区民警每天都“泡”在群众身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工作干得好不好,我说了不算,群众说了算!”邝荣生介绍,以前社区民警就像万金油,啥都干,分工不细,心思不专,工作抓不住重点,如今社区民警离群众距离最近、态度最暖、腿脚最勤,真正让群众平安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警务室总能及时帮助化解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问题,小区里打架、斗殴、闹事的少了。”社区居民们纷纷点赞道。

平安建设点子王

邝荣生身上还有个亮眼的标签——“点子王”,有深耕社区多年的经验,面对辖区街坊反映的“老大难”问题,他灵机一动的“金点子”,总能出奇制胜。

黄岐地处广佛交界,搭客摩托车一度是当地群众出行的便捷工具。但是早年间,摩托车搭客也存在从业人员混杂、行车不规范等现象,让搭乘的乘客不放心。有什么办法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呢?邝荣生经过调研和考察,本着“警民联防”的社区警务理念,向所领导提出“建立‘摩的司机’义务巡逻队”的想法,话音刚落,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同。

此后,黄岐的摩托车司机佩戴起红袖章,穿上统一的制式反光衣,在走街串巷中,帮助派出所收集并提供有效治安信息,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黄岐派出所还专门出台奖励措施,对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的义务巡逻员给予相关奖励。


有了“‘摩的司机’义务巡逻队”的成功实践,邝荣生又推动组建起企业安全员队伍、校园护畅队、超市便衣队、平安骑手、“黄岐街坊”等10余支平安义工队伍等,遍布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根据每周警情实时调整巡逻防控的重点时段和频率,形成了一道道覆盖黄岐的治安防控“防火墙”。

辖区治安管理水平提升了,邝荣生依然闲不下来,他在积极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办好为民服务的每一件“小事”。

他联合各社区民警组织起群众力量,升级打造了一支“全能队伍”——“黄岐街坊”,其中包括“和事佬”“反诈宣传队”“外国人志愿服务队”和“黄飞鸿功夫志愿服务队”等多支群防群治队伍,并创新利用警务训练“微校场”场地,针对性开展培训,切实提升“黄岐街坊”的处置能力。

平日里,在民警的组织带领下,在黄岐经常会出现身穿荧光绿“马甲”的“黄岐街坊”,参与辖区每日巡逻,还积极投身于矛盾纠纷化解、日常消防安全检查、社区矫正、爱心救助、流动人口管理、法治宣传等警务志愿活动。

借助“黄岐街坊”的力量,黄岐派出所还形成了以“街坊会、社区义工、警务室、法律顾问”为基础的四级调解机制,既打感情牌,也讲法律法规,真诚、公正地调解群众纠纷;对群众之间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困难,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了公安、法庭、司法所、社区居委会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零反弹,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枫桥经验”在黄岐得到创新和发扬。

在一个个“金点子”的作用下,黄岐派出所基层社区警务更加“耳聪目明”,群众安全感成色更足、满意度更可持续。走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看到居民安居乐业、邻里和睦,邝荣生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步伐一如年轻时般青春有活力,内心也更加坚定:一定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陈思颖
图/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波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刘艺明
更多文章
何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