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随着著名书法家方建勋笔走龙蛇、展纸挥毫,李白的这首流芳千古的《将进酒》被纵横捭阖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在座的学生发出惊叹。这是方老师在广州美术学院给学生上的一堂书法实践课。在北大任教的他,开的书法通识课每节课都一座难求,其课程视频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是真正的爆火。
除了书法实践课外,方老师这次来广州参加广州美术学院70周年华诞的“大展·名家·创作系列讲座”,为更多的人带来“中国书法与‘中道’精神”的探讨,从哲学思想到艺术欣赏和实践,带领大家徜徉在书法奇妙的世界中。
书法中“中道”精神:追求秩序感和安定感
方建勋生长在浙江的艺术之家,祖父与父亲都酷爱书法,他从15岁开始,每天5点起床开始练字,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从楷书描红,到行书,书法史上每种字体,书法大家的诸多作品,他都临习过。方老师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大约跟每日早课也不无关系。书法对于他来说,是全身心的沉浸和提升,如他在讲座里提到的,“中国人对艺术对人生的思考都凝聚在书法中。”
方老师跟大家探讨中国书法与“中道”精神。那什么是“中道”的精神思想?书法的“中道”审美与实践又是什么呢?
在他看来,儒家的“致中和”,道家的“冲气以为和。”佛家的“不落两边,圆融无碍”都是“中道”。“中道”精神思想具体体现在书法中,就是追求秩序感和安定感。理想的书法状态应该像理想的人的状态一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例如篆书。“保持中轴线,才能保持横竖平衡,美感呼之欲出。”
方老师用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这种中和之美,现场观众不时发出醍醐灌顶的惊叹:啊,原来是这样!例如,他指出清代的伊秉绶的隶书高大中正,强化了中轴线。金农临《华山庙碑》则很有创造力,写出石头的质感。丁敬写意式的“横平竖直”追求整体造型的平衡。初学者往往会在写字时没抓住“中轴线”,写出来就会丧失横平竖直的美感。
方老师用天平来形象表明书法的“中轴线”。
初学者的临帖(右)容易失去中正,看起来字就容易“倒”。
学会理性分析书法的“中轴线”,技艺和鉴赏水平都会提升
日常,不懂书法的人看书法作品笔走银蛇知道“好”,却往往说不出来到底好在哪里?方老师通过现场分析很多名帖,从字的“中轴线”到篇章的布局结构来带领大家一点点深入,分享了很多干货。例如,楷书虽然是左低右高的基本形态,但重心也是中正的。他强调,看书法作品不仅要看字的笔画,还要要能看一行字无形中的那条“线”。所以,开始临帖是要打格子的,就是为了让字的形态端正中和。
字的基本形态讲究“中道”,一幅书法作品也需要围绕中轴线来保持空间平衡。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观念也催生了书法的阴阳对偶观。他归纳了大小,轻重, 收放,生熟,雄秀等100多对的阴阳变化。例如,一幅作品中,一个字很大,后面就要收小,有些字向左欹侧就需要有些字向右欹侧。有的字墨色特别润,就有些字很渴,整幅作品呈现出不断突破-平衡,再突破-平衡的态势。从静态字体篆隶楷到动态字体行草,从显形中轴线到隐形中轴线,他将之概括为“极尽阴阳变化,终究不离中庸。”
张旭的草书《千字文》就是极致。一行七个字,一行就四个字,技法极其高超,胆气极其足,具有音乐感。保持这种篇章的平衡感,整幅字就错落有致气韵生动。例如王铎、黄庭坚在写书法时,敢于冒险但又能化险为夷,作品让人惊艳叹服。
最高境界的书法作品,反而又看不出阴阳变化,因为又回归到“致中和”的状态。大书法家都经历了平正——险倔——平正的过程,但最后的平正和最初的平正完全不同,已经是如臻化境。“既要有艺术追求,又要化掉这个追求痕迹,回到自然状态,不沾不滞。”在他看来,王羲之可谓中和之至。
学会这样对书法的字形和布局的理性分析,学书法就会入手快很多,欣赏书法也能欣赏出个门道来。
“极尽阴阳变化,终究不离中庸”的谋篇布局。
大书法家董其昌这幅字,未盖印章前,左边太轻(上),通过加盖印章来达到整体的平衡(下)。
对于初学者的建议:好好临帖,打好基础
方老师认为,书写的过程会带给人享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精神素养。韩愈说,“可惜可愕,一寓于书”,就是说通过书法把内心抒发出来。从郁闷到舒畅,从烦躁到静定,“矜燥俱平”。
对于初学者,他的建议是:好好临帖,打好基础。他见过一些人写书法从来不临帖,他认为那其实没有进入中国整体文化的熏陶中。“因为中国书法是一个整体,不临帖自己随心所欲地写,这种做法看起来在写书法,但其实跟中道,甚至跟中国书法没啥关系。”
北大校友书法协会有个书法班,至今有超过4000多人学习过书法,每次开班都会有一个开学第一课。“至少有两条,是我每次和大家强调的。第一条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兴趣。因为我们学习书法其实就是因为喜欢中国书法这门艺术,才会去学习它。第二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从临帖开始,从学习经典的范本开始,踏踏实实去学习。另外,要想在书法学习的方向上不至于误入歧途,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刚刚入门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明白的老师引领,入门的方法和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
现场有年轻人坦言自己的迷惑:现代人包括自己很容易浮躁,很难定下心来,那如何达到古人写书法的那种精神状态呢?方老师笑道:“练书法起码每天有一段独享沉静的时光。我们今天说的王铎、米芾、苏东坡、王羲之,那都是不世出的大才,几百年上千年出一个,我们千万不要去跟他们比,这样就不那么焦虑。另外,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我们自己要有取舍,要有定力。”
对话方建勋:
最欣赏张旭的狂草,他把中国人的浪漫精神表达到了极致
广州日报:您的书法课在北大可谓一座难求,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课这么受欢迎?
方建勋:《北大书法审美与实践》这门课是我在北大开设的一门公选课,当初其实就是单纯想给学生们上好课,也没有想到传到网上会怎么样,但是后来发现课程在网上点击率很高,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喜欢听,这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当然对于讲课者来说,听的人越多就越是对我的一个肯定,所以我还是很愿意把自己讲课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每一次讲课,备课的工作量其实比较大,也很辛苦,这样的一种付出,也当然希望能够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其实是无形的,也是对我自己如何去教学,如何去讲讲解书法的一个肯定。
广州日报:中国传统艺术,书画不分家。在您看来是否研习书法的人自然就会绘画?
方建勋:这不一定,中国的书、画,虽然我们经常说不分家,但是画画通常来说都会有书法的基础。因为中国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写出来的,特别注重于绘画的书写性,笔墨等工具也跟书法是一样的,所以书法其实是绘画的前提和基础。历史上很多的书法家也确实善画,但并不是所有的书法家都有时间和精力去绘画。所以也有很多的书法家,虽然书法写得好但可能并不擅长画画。
广州日报:您个人最喜欢哪种字体哪个书法家?为何呢?
方建勋: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行书和草书,因为行草书比较浪漫,比较写意,可以自由性情的发挥。在行草书当中我更喜欢草书里的狂草。历史上我最欣赏的狂草书家是张旭。我觉得张旭的草书把中国人浪漫主义的精神,把中国大写意书法的自由表达到了一个极致。如果说再挑一位书法家的话,那就应该是徐渭了,徐渭其实是把整个人的生命完全在书法当中得到一种呈现,尤其是看到他原作,非常震撼人心。
广州日报:您曾指出风格的形成,个性起到了主导作用。但个性并不是最高的追求,最高的审美追求是境界。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大书法家们,审美大方向是否有一致性?如果有,您认为是什么?
方建勋:是的,我觉得中国的书法、绘画其实像古琴等音乐艺术一样,都是修身养性的艺术,通过艺术来慰藉自己,表达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完美。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纯粹的个人的宣泄,更加注重的是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就是说,中国古典哲学所说的“天人合一”,通过艺术这一种形式将自己和天地、整个的自然融合在一起,从“小我”走向“大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书法恰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工具。这应该是所有的书法家的一个共性的一个基础,所以你看到中国古代的书法家,虽然各有风格,但是谈论书法的时候,往往都是追求“神品”,追求天然,以此为最高的理想境界,这其实是一个大家彼此共通的,不局限于个人的“小我”,而指向于天,在天地当中,获得一个绝对大自在的“大我”,而这个“大我”其实在书法当中就可以得到一种理想的呈现。
广州日报:欢迎您来广州,广州在您眼里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方建勋:广州我也来过多次了,印象非常好。这是一个开放,具有青春气息,又很包容、很现代化,同时还有比较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城市,古今中外各个方面都在广州得到了一种融合的展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孙珺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