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著名教授朱良志做客广美 探讨中国艺术的永恒感

11月8日晚7点,广州美术学院J栋101报告厅座无虚席,走道里还在不断加座。年轻的面庞上洋溢着热情和期待:等候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教授的到来。作为广州美院建校70周年校庆举办的“大展·名家·创作系列讲座”之一,朱教授为大家带来“中国艺术的永恒感”的讲座。闻讯赶来的不仅有美院的学生,还有很多大学城其他学校的学子。



朱良志教授

温润儒雅的朱教授面带笑容站上讲台,掌声顿起。朱教授谦逊地表示自己是做理论的,不像在座的大多数人是真正的艺术实践者,所以,有点紧张。在温和的气氛里,一场与中国艺术和美的对话,徐徐展开,如春风拂面。



讲座现场

永恒感,是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

在朱教授看来,中国人以诗意的目光看待世界,在生命的浸染下,大千世界,森罗万象,都成了和人的生命相关的世界。而永恒感,是中国艺术的崇高理想。永恒感不等于永恒,它强调了主体的感受。正因为生命有限,人本能追求永恒,古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追求永恒,比如,炼丹追求肉体的永恒;在艺术和审美里追求瞬间永恒。而后者,正是中国艺术的追求。朱教授举例,金农弟子罗聘为他性格孤僻的老师画过多幅画像,有一幅画金农于芭蕉林里打瞌睡。金农题诗道:“先生瞌睡,睡着何妨!长安卿相,不来此乡。绿天如幕,举体清凉。世间同梦,唯有蒙庄。”

罗聘为何将老师置于绿天庵(芭蕉林)中?在金农看来,人的生命如芭蕉一样,如此易“坏”之身却要眷恋外在名与物,哪里会有实在握有!世界如幻梦,“长安卿相”们(为知识、欲望控制的人)只知道追逐,而真正的觉悟者要在生灭中领略不生不灭的智慧。这不生不灭的不“坏”之理,是中国艺术的永恒情结。



金农弟子罗聘画金农。


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

在朱教授看来,中国艺术具有非时间的特点。这永恒感,是关乎生命存在的基本问题:面对脆弱易变的人生,到艺术中寻找底定力量;身处喧嚣生存环境,欲在艺术中觅得清净之所;为喧嚣世相包围,欲到艺术中营建一块宁静天地;如何在当下直接感悟中,重新获得生命平衡等。

时间的绵长、功名的永续、终极价值的追求等,都不是它考虑的中心,所以,朱教授强调中国艺术追求“总在四时之外”。中国艺术要“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这四时的烂漫,不在变化的表象里,而在四时之外的生命感悟中,也就是:跳出过去、现在、未来的“点”,也跳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从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将人的生命创造力引出。

“生命时间”和“物理时间”不同,“生命时间”是一种远离欲望盘剥和知识分割的存在。它就是无限绵延的生命接续,不因外在变化而改变生命轨迹。“料得天地本悠悠,山自青青水自流”,这才是中国艺术家推崇的天地本然的时间感觉。这样的时间,当然不是所谓“客观时间”(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观念),它本质上是人生命体验中所发现的世界。超越时间节奏,顺应自然的生命逻辑,才会创作出好的艺术,也才能让人感受到艺术中的美。


融入世界中,珍惜每一个不可重复的当下

朱教授认为,不把世界作为消费对象时,而是走进世界,就与世界同在。比如苏轼写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就是把自己和世界合二为一。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统一,在审美上追求“天趣”,也就是不着痕迹,看不出人为的改造,流露出自然的形态。在这样的一种追求中,人很自然进入生命大循环中,比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消失而是换为另外一种形态,跟世界同在。这也是一种“无人做妍暖,春风发微笑”的自在境界。

人融入物中,万物与我为一,人成为山水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一种“没有态度的态度”。当有态度时就是把自己分割开了。因为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当下此在,时空交汇。每一次与春风秋月、与亲朋好友的聚会,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所以,珍惜当下,珍惜每一个不可重复的此刻,好好生活,让内在生命力饱满,让每一个此刻成为永恒。


现场读者受益良多 希望自己也能获得“永恒感”

在朱教授的悠然的讲解中,现场学子也沉浸在“美的散步”中。有学生请教朱教授,时代变化了,年轻人如何在当下呵护住这种内心的永恒感?朱教授认为,时代变化,艺术肯定也会发生变化,艺术家会面对新的生活采用新的创作形式。但在形式背后也有不变的,那就是人内心的情感和体验。那就需要从内心引出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提升技术。

有读者问,在视觉艺术的创作中,如何体现永恒感?朱教授强调,永恒感,是一种感觉,不是永恒本身。永恒感是从人感觉出发,从时间背后发现真正的生命能量,而艺术是把这种感觉体验表达出来。时时处处皆有永恒。当下即永恒。从真实生命体会出发就是创造永恒。

有年轻人坦言自己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很愿意去尝试又怕失去专业领地,时常陷入纠结和拉扯中,怎么破?朱教授温煦地笑着说:“你说的也是我自己的问题呢。但我觉得人要敢于尝试,艺术本身就是丰富的,要勇敢面对新的东西,多尝试,但是技艺不能丢,心中的追求和信念不能丢。这样,表达才能更丰富精彩。”

现场读者彭女士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讲、做笔记,她很高兴能来听朱教授的讲座,“朱教授用了大量古诗词来讲解美学观点,非常生动优美,从形式到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是一场非常滋养人的讲座。”张先生则表示,听了讲座启发很多,自己也打算让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当慢下来,多关注身边的人,多留意熟视无睹的风景,珍惜当下每个瞬间,“或许在每一个松弛的瞬间,我也能获得一种永恒感。”


名家档案: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观念研究,近年来又多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方面投入心力。出版有《南画十六观》《一花一世界》《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石涛研究》《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石涛诗文集》《八大山人研究》《曲院风荷》等著作,受到学界和读者关注。


朱良志部分著作导读


《四时之外》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朱良志教授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梳理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丰富了“生命超越美学”的内涵,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发掘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打开了足与西方哲学和艺术对话的新天地。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意在说一花、一草这样的“小物”也有它自己存在的逻辑和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完满的价值和意义世界,是一种“大全”,没有缺憾,不需要补充。

本书即以人类的艺术生活为切入点,来说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在讲一种回到世界、归复本真的智慧。上篇主要是一些观念性的讨论,如“无量的世界”“懒写名山照”“大成若缺”“让世界敞亮”“由青山白云去说”“德将为汝美”“无上清凉界”,下篇涉及一些具体的艺术家,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倪瓒、石涛、黄宾虹等,理论和个案相结合,共同呈现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这一重要面向,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南画十六观》

南画者,特指中国传统文人画。《南画十六观》是作者研究传统绘画的一本新作,通过元明以来十六位代表性画家作品和人生的研究,来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真性问题。全书秉承作者一贯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的书写方式,深具可读性。

《南画十六观》一书选择了黄公望、唐寅、石涛等十六位大名鼎鼎的文人画作和人生,全景透视了南画的精神世界,由此探讨文人画的“真性”情。与许多专业的艺术评论不同,《南画十六观》作者寓深邃思想于优美的表述之中,作品深具可读性,且多有拨云见日的妙论。

十六位画家十六章,以他们的作品和艺术活动为线索,每章集中讨论一个关系文人画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如通过明代画家陈洪绶,集中讨论“高古”;通过倪云林,集中讨论“幽绝”;通过沈周,集中讨论“平和”,等等。十六位画家,就是十六个观照点,合而形成对文人画追求真性问题的总体表述,引发对形成文人画的本质因素——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关注,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本书获评中宣部、央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3中国好书”。



《真水无香》

《真水无香》是朱良志教授近年来研究中国艺术观念的一本著作,通过对中国艺术和审美生活的考察,突出师法造化、逃避人工秩序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法则,围绕这个中心,全书对中国艺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孙珺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杨泽彬
更多文章
孙珺
专注文化、阅读好书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