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乡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太平人文故事,留住美丽乡愁,太平镇联合信息时报微社区e家通特推出“太平人文印记”栏目。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血脉,讲好本土人文故事,让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民风习俗、传说典故等蕴含乡土文化气息的载体“活起来”,让辖区群众守得住“根”,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今天,跟着记者一起走进太平镇水南村,探访村中多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了解其背后的有趣传说和民俗文化。
水南村位于太平镇北部,距镇政府约7公里,地铁14号线和G105国道穿过该村,北接神岗社区和湖田村,南邻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西邻黄溪村,东邻共星村。村域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9个经济社,现有人口约4300人。
水南村。
据《全粤村情》记载,水南村始建于明初。宋初,骆姓先祖从浙江金华义乌杨塘里村迁至广东龙川,后又迁至番禺高增村。元末,骆姓先祖日莘公迁至从化银溪村,后裔于明初再迁至水南村定居。因流溪河从该村西侧流过,有一深潭,潭边有一岩石,村前有两座山头,形似龟与蛇相会,人称“龟蛇相会水岩头”,祖公遂取村名“水岩头”。后有文人把“岩”改为谐音“南”字而定名为水南头,这也是水南村的村名由来。
之后,水南头人口逐渐增多,部分骆姓村民为耕作方便而从水南头迁出,从而形成了多个自然村落。以G105国道为界,东边是门口岭、水南头;西边是铺门口、大塘边、新城庄、七佬岭。
门口岭、水南头俯瞰图。
传统村落古韵悠悠
被纳入保护发展规划
水南村各个村落保存有大量传统民居、传统街巷、祠堂学舍等历史建筑,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既凝结了广府传统建筑的艺术精华,同时也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水南村代表性古民居建筑群有中和里传统村落。该传统村落位于水南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东北朝西南,为五路四巷相间建筑,村巷门楼12座,占地面积约6000 平方米。古村落前有一晒谷坪,晒谷坪前有一半月形池塘,晒谷坪两头原各有一口水井,南边与东北角原建有出入门楼,后被拆毁。
中和里传统村落。
中和里传统村落内部的民居整体为典型的三间两廊梳式布局,砖木结构,细节装饰、材料基本保持原状,总体风貌保护较为完好。每两列纵向排列的民居建筑之间形成巷道,成为“里”,巷道以青砖铺地,在巷右侧铺设排水渠。周边其余建筑多为新中国成立后所建。改革开放后,村民陆续迁出,在古村周边新建了大批现代农村住房。
中和里传统村落。
2016年,中和里古村落被评为“广州市传统村落”。2021年,从化区启动《中和里(水南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从化区发布《广州市从化区水南村中和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征求意见公示》,该公示对规划位置、规划范围、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划分、主要保护与控制措施等进行了说明。
宗祠古色古香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水南村代表性祠堂有骆氏宗祠,该宗祠位于水南头,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迄今已超过500年。初建时为土墙,瓦木结构,规模较小。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年),宗祠墙体改作青砖,并扩大至三间三进一门厅。清道光八年(1828年),村民聘请巧匠设计施工,雕梁画栋,重建宗祠为悬山顶式,屋面为三重板瓦,勾头滴水,飘蓬配以素胎鳌尾,三条脊壁前后绘有龙凤图案。2012年,骆氏宗祠被确定为从化市(现从化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骆氏宗祠。
该宗祠坐东北向西南,面阔三间12.5米,深三进25.25米,建筑面积315.625平方米,双掩木门上方高悬“骆氏宗祠”木匾,落款为“道光八年岁次戊子仲秋吉旦重”。两侧木刻对联“水合艮坤龟岭守,南原丙火马峰朝”暗含了祠堂的位置和村落地貌特征,上联中的龟岭即祠堂左前方的龟形小山龟侍岭,下联中的“马峰”即祠堂右前方的马峰山。
宗祠为三间三进一门厅布局。
“骆氏宗祠”木匾。
祠堂门厅有两条大石檐柱,檐柱与山墙之间皆为木制“虾公梁”,梁正面雕刻戏剧人物。前檐左右两条横担是径粗25厘米的昆典木,外侧原雕有10厘米深的“广州江河图”,后被毁损,现留有斑驳印记。
中堂立八柱,前后檐柱为花岗岩材质,后檐下有一木屏风,架梁悬挂“光裕堂”牌匾,落款为“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吉旦宗姪孙秉章拜书”。题字者名叫骆秉章,是广州府花县华岭村(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统帅之一,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
“光裕堂”牌匾。
中堂的木屏风。
驼峰、梁架雕刻精美。
宗祠第三进为骆氏祖堂,厅内还悬挂一盏大花灯。上花灯是水南村保留至今的传统春节习俗。过年后,各村都要提前两天到祠堂或祖厅集中,大家选出主事,定出集体拜灯的时间,分派人手购物、砍竹、破篾、扎灯。下村(水南头、门口岭、新城庄)、大塘边为年初四上灯;上村(七佬岭部分)为年初六上灯,直至正月十六日落灯。上灯当天,村民会在祠堂及各条巷口门楼挂好花灯,之后各自回家设宴,宴请亲戚朋友庆贺。
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水南村还会在光裕堂举办广利洪圣诞民俗活动,该活动内容丰富,全体村民共同参加,设有舞狮、烧花炮、掷彩门、投花灯等环节。
历史古迹遍布
传说故事蕴藏其中
除了古民居、古祠堂外,水南村还保存有古学堂、古庙、古渡口、古石桥等多处历史古迹,其背后蕴藏着许多的传说故事。
水南小学的大门为兴仁学堂的遗址。据悉,兴仁学堂始建于1934年,两进阔28米,深24米,博古脊、硬山顶,头进有三间,两侧小巷,侧边两教室,天井两侧各有两廊房,后进为大礼堂,礼堂两侧各有一间教室。1949年,兴仁学堂更名为和平乡第二小学。1953年,学堂更名为水南小学。1984年,后进及天井两廊建筑被拆掉,重建教学楼,仅保留第一进作为学校大门。
水南小学大门。
在水南村西南边的马仔山头,有一座东山古庙,该庙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据《名镇太平》记载,传说北宋年间,开国功臣杨继业的三儿子杨延德见义勇为,除暴安良,怒杀大奸臣、当朝国丈潘仁美三子潘豹,杨潘两家结下了不解之仇。潘仁美通敌卖国求荣,丑事败露后南逃广东。朝廷令杨继业率兵南下缉拿。在从化太平地区,杨潘两家军将展开殊死战斗,潘家兵卒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至明朝时期,当地百姓为纪念杨家将的赤胆忠心,在马仔山上竖一块杨令公大石碑。后来百姓索性筹资在此建造杨家将庙宇——东山古庙。古庙建成后,香火日益鼎盛。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太平场后,在马仔山上构筑各种工事,古庙被夷为平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南村长者的提议下,村中老人组织重建东山古庙筹备小组,发动社会各界捐资筹款,号召本村热心人士出谋献策,义务修路,挑砖担瓦运送材料。1983年,东山古庙在原址上以泥砖平房形式重建落成。2015年,一异乡黄姓人士联合各方社会贤达、善长仁翁合力捐资拓建东山古庙,并于次年完成重修。主殿采用了大量的嵌瓷工艺,石雕龙柱栩栩如生,极具岭南建筑特色。
东山古庙。
水南村北边有座山叫螺岗岭,地处流溪河畔,村里流传有“螺岗岭”的故事。传说在远古时候,南海之滨珠江口有只大海螺,适逢洪水泛滥,要沿江逆流而上,转入流溪河古道,爬到水岩头河段,因这里水草鱼虾丰富,海螺贪食忘返而居于此,身体日久膨大。某日,海螺吞食了有爪刺的昆虫,很不舒服,于是它用体内的分泌物把两只昆虫包裹起来,天长日久形成两颗晶亮的宝珠。某年天大旱,春夏两季滴雨不下,河水逐渐枯竭,海螺难归大海,为了活命它将身体一横,企图堵塞河道,蓄水生存。但水蓄满后则向西南低洼之地流去,形成今之河道,海螺仰天长叹“天灭我也”,张口时两颗宝珠即滑落河中,化成卧牛一样的大石。日久天长,海螺经受不起风吹日晒,终于化成螺形小山岗,人们称之为螺岗;河中的卧牛石称作石牛仔,石牛仔能浮能沉,不管水涨水枯都露出水面。后来被人凿穿石面把宝珠偷走后,石牛仔沉入河底,再也浮不起来了。
螺岗岭山脚下有一个古渡口——螺岗渡,该渡口原为直渡,是连接从化街口和省城的来往运送物资的码头,也是明代时期从化11个官渡之一。水南村民在螺岗渡搭建村坊民舍、开设店铺客栈,逐渐形成螺岗墟。螺岗墟在日军侵华时被烧毁。之后,从化县修了广从路,螺岗渡由直渡改为横渡,来往流溪河的两岸,方便过河的行人。直至20世纪80年代,修筑了连接流溪河两岸的大桥(现夏湾拿大桥)以后,螺岗横水渡停航。
螺岗渡旧址。
螺岗渡旧址北上2公里便是新城庄,在新城庄有一座古石桥名为芙蓉桥,因横跨流溪河的支流芙蓉坑上而得名。据桥头一石碑记载,芙蓉桥始建于元初,1936年重建。该桥为三孔石梁平桥,花岗岩石砌筑,桥身长23米,宽1.5米,桥面距水面3米,由三块宽0.5米、厚0.4米的长条石梁拼成,两桥墩顶部上翘,迎水面砌分水尖,以减少水流对桥墩的正面冲击。因此,芙蓉桥现在仍坚固如初。
据《明代驿站考》记载,明朝时期,由广州府至清远县有一条古驿道,是当时主要的交通道路。该古驿道过境从化,在县境内设李石歧驿,驿站设在水南头。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在螺岗。据水南村民讲述,行人在李石歧驿停歇后,须取道芙蓉桥才能北上。芙蓉桥既是元明清时期连接广州府至清远县等地主要官道的古桥,也是该村以南历代学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如今芙蓉桥仍有在使用,是村民耕作过河的便道。
芙蓉桥。
党建引领古村保护与发展
加快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水南村地处地铁14号线太平站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近年来,水南村党总支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结合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城市更新项目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可行性。
村道干净整洁,墙绘为古村增添了活力色彩。
村道升级,铺设沥青路面。
村道建设后,车辆有序停放。
随着大城云山、时代印象等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水南村民日渐体验到品味安居和社区服务的红利。与此同时,水南村党总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提升,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换新升级,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形成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长效维护机制,提高村民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同时充分挖掘村里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加快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让水南村这个有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彰显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
【记者 宋佳媛】
【编辑 李俊杰】
图片来源:太平镇党建办、吴彬
部分资料来源:《全粤村情》《一泉碧波暖从化》《名镇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