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屡创全国第一,解码广州地铁设计

今年,广州地铁通车里程将突破650公里,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设计院)也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里程碑。从0到650公里,从新生到而立,设计院为广州地铁创造了一系列的全国第一,为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提速,也为国内50座城市输出设计服务和广州经验。

30年来,设计院如何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辐射全国,接下来将如何筹划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形成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上的广州都市圈?近日,记者专访了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农兴中。


起步期:向全国招贤,去香港学习

设计院诞生于广州地铁集团。1993年6月29日,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获批成立,为广州地铁下属设计院。成立之初,人员规模区区40人左右,经历着典型的“三无”阶段——无经验、无技术、无设备。

从无到有,最重要有三点,第一就是引人才。“设计院面向全国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杨元胜、史海欧及现任广州地铁集团丁建隆董事长都是在那个时候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到设计院。我也是在那时来到设计院。”农兴中说。设计院还到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招聘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现任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刘智成也在那个时候加入了设计院的大家庭。

第二是学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拥有地铁的城市寥寥无几,向谁学习?地处得风气之先的南大门,广州地铁瞄准了香港地铁,这是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地铁系统之一。1996年,广州地铁选派多批技术人员赴港学习取经,第一批名单就有农兴中。“我们在香港机场线工作培训,这是香港国际机场连接中环的快线,时速135公里,为后来的广州地铁3号线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储备。”


第三就是攒经验。设计院成立当年,广州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绝大多数站点由大型铁道设计院主导勘察设计,初创的设计院争取到了三站两区间的设计任务。虽然是第一次做,大部分人可能地铁都没见过,但设计团队精益求精,烈士陵园、坑口、西塱三座车站的整体设计效果非常不错,并不逊色于大型设计院。“处女作”不仅证明了设计院的实力,也为团队积累了经验。

开先河:“初生牛犊”连创“全国之最”

1998年,设计院提出,联合国内知名的设计院,牵头承担广州地铁2号线的设计总体总包任务。“初生牛犊”第一次做全线设计,设计院大胆开先河:2号线成为全国第一条国产化率达到70%的地铁,解决了1号线造价高昂的问题;在专家的质疑中首次设置站台屏蔽门,解决了乘客安全、空调节能、站台空气质量等多个问题,成为国内地铁的“标配”……地铁2号线因此摘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轨道交通领域首次获此殊荣的地铁线路。

2000年,设计院首次独立承担新线设计总体总包任务。为了缩短番禺与珠江新城的时空距离,3号线开创性地提出“大站快车”的快线制式,在国内首次“上马”时速120公里的列车,比当时普遍采用的时速80公里列车快一半,也因此遭遇造价增加、技术不成熟的质疑。“我们当时专门到北京向中国工程院院士施仲衡解释方案的可行性,成功争取到院士的支持。”后来3号线的发展,也超出了许多专家的预期。


从1号线只承担三站两区间的设计到2号线成为联合总体单位之一,再到3号线、4号线作为总体总包单位独立承担设计任务,一次次创造“全国第一”,设计院驶上了成长发展的高速路,在国内打响了名气。

走出去:业务遍布国内50城和海外

2005年,设计院首次迈出广州市场,承接了成都、武汉地铁的设计项目,2007年,中标南宁1、2号线总体总包设计项目,成为第一家进入南宁轨道交通市场的设计院。

总结过往经验教训,设计院将先进理念用在南宁。农兴中介绍,市中心连续两站采用同站台换乘,是国内首次在线网首期骨架线实现这一设计,完全达到并超过香港地铁的换乘水平;南宁1号线串联起铁路枢纽、商业中心、商务会展区、高校区,取得了可观的客流效益;车站出入口富有壮族壮景特色,体现了广西地方文化,是全国最美的地铁出入口之一。

2009年,设计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挫多家实力强大的央企,拿下当年全国勘察设计的第一大标——合同金额高达6.47亿元的深圳地铁9号线项目。短短几年间,设计院还成功进入西安、宁波、无锡、郑州、南昌等市场,在全国站稳脚跟。


“走出去”战略让设计院的业绩规模达到新的高峰。2020年,设计院在A股上市,是全国唯一以地铁设计为主业的上市设计院。目前,设计院的业务已遍布广州、北京、天津、南京、西安、成都、武汉、深圳、厦门等国内50个城市以及海外,呈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逐步走向海外的发展态势,成为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龙头企业之一。

新规划:3号线将有平行线分流减压

当前,广州已开通运营16条地铁,总里程621公里,2023年线网日均客运量841.9万人次,轨道交通出行占公共交通的比例达到57%。在建规模261公里的13条新线(含延长线),全部完成后,地铁线网里程将达到882公里。第四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正在积极筹划,近期要实现总里程1000公里以上的地铁线网,形成高铁、城际、地铁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

新一轮建设规划重点考虑哪些问题?农兴中认为,一是完善既有线网结构,提升线网整体效益。二是补充覆盖,支持中心城区线网的适度加密。“针对3号线拥挤的突出问题,我们重点考虑采取措施缓解线路压力。”农兴中说。

广州地铁将积极推进建设南北向与3号线同走廊的平行线路,加强南北向线路间的横向联系,分流3号线。从线网上看,线网中对3号线减压具有显著作用的线路包括11号线(环线)、18号线、26号线等,目前18号线首通段已开通运营,11号线(环线)正在建设,26号线也考虑纳入下一期建设研究范围。“经评估,未来线网完善后3号线客流压力将显著缓解。”


三是统筹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多网融合。在市民感知层面,多网融合包括高铁城际地铁的便捷换乘、互联互通、票制一体化、安检互认等内容。广清城际通过改造升级,实现与地铁9号线“一张票”联乘,接下来,设计院将继续推进互联互通、灵活编组、列控系统多网融合的研究和应用。

“广州在建的城际线路,将尽可能改善与地铁的换乘。”农兴中说。针对一些地铁新线及城际铁路客流低于预测值的现状,设计院在第四期建设规划及城际规划中,充分考虑车辆编组与客流需求匹配的问题。部分初期预测客流量级较低的线路将采用灵活编组,初期开行小编组或大小编组混跑的模式,同时为远期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四是通过东部中心、南沙中心等区域中心轨道交通建设支撑广州市“一带一轴、三核四级”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五是强化广州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现在广州跟佛山的连接比较多,接下来和东莞、珠海、中山、清远等城市的联通要加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新一轮建设规划正在做,希望明年能够报批,尽快实施。”


成绩单:这些“中国第一”都是广州地铁设计

广州3号线,第一条最高时速120公里的地铁线路;

4号线,第一条直线电机牵引的地铁线路;

广佛线,第一条城际地铁线路;

APM线,第一条无人驾驶的城市旅客自动运输线路;

海珠有轨电车,第一条采用超级电容供电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

广州18、22号线,第一条实现公交化运营的时速160公里全地下市域快线;

佛山南海金融城,第一个超高层地铁上盖城市综合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孙志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孙志兴、连骏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陈婷婷
更多文章
李天研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