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在见证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88载发展史的仁济路上,该院启用新的科研教学基地——仁济楼,并拉开了庆祝医院188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仁济楼是这家“西医老字号”变身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后建立的重要临床科研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介绍,仁济楼启用后,将进驻一批人才专家,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非可控炎症、自身免疫等方向开展研究,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房建成院士领衔的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科研团队,成为首个进驻仁济楼的合作单位。此外,进驻仁济楼的还有广东省肿瘤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围绕遗传、表观、遗传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等开展科研工作。粤港澳大湾区肿瘤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也将落户于此,借助该实验室,由宋尔卫团队与香港大学以及澳门大学的科研团队将联合进行科研攻关。
宋尔卫透露,逸仙团队正在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合作编写粤港澳大湾区医学教材,实现大湾区医学教育的共融共通。
医生做科研 好处多多
研究型医院的发展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临床医生到临床医学家,如何实现跨越转型?对医生和患者又能带来哪些好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就此话题畅谈——
问:走过近两个世纪的荣光,贵院如何实现新的发展?
宋尔卫:百年老院面临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形势和挑战,而研究型医院是破解时代难题的钥匙。近年来,我们医院坚持走研究型医院发展道路,强调以临床需求作为导向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攻关产出成果回馈临床、服务人民健康。
问:临床医生的工作十分繁忙,贵院鼓励医生开展科学研究,是基于什么考虑?您本人实现了从临床医生到医学科学家的成功转型,您觉得医生做科研有哪些好处?
宋尔卫:临床医生投身科研有五个理由。
首先,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优秀的临床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其解除病痛。我们外科老前辈区庆嘉教授,晚年抱病,躺在病床上都要把最前沿的医学文献投影到天花板上,方便自己学习。
科研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学习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探索。年轻的临床医生进行科学的训练,有助于养成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其次,守护生命的人,必须要保持严谨的作风。在我刚从医学院毕业时,没有电子病历模板“复制粘贴”的帮助,我们必须手写病历,一笔一画容不得差错,很多医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而医院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同样容不得粗心大意的科学研究,来锤炼年轻医生的科研思维和工作作风。
其三,作为医生,需要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
患者不会按照书本、指南和临床诊疗规范来生病。面对病情千变万化甚至非常复杂的患者,假如医生墨守成规,按照教科书和已有研究成果生搬硬套的话,很可能判断失误,治不好病。
一个出色的临床医生最重要的素质是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不仅“知其病”,还要“知其所以病”,知道如何防复发,通过科普去预防,“治未病”。
对于医生来说,无论是我们阅读其他科学家报道的研究结果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科学问题;还是面对临床上遇到的奇怪现象,或者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都需要不断地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患者病情的真相和病程的主线,进而结合最先进最前沿的治疗方案治疗复杂疑难疾病。
还在当年轻医生的时候,我就从老师们组织的病理讨论也就是如今的MDT(多学科诊疗)中获益匪浅:老师们对我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其实源自他们在诊疗患者过程中的不断思考。
该如何去训练这种能力呢?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和训练方法。
临床医生不能“单打独斗” 需锤炼协调合作能力
其四,提高临床医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要解决复杂的疾病,不能单靠一门专业知识。医学专科分得越来越细,以前外科医生什么手术都做,现在分为骨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甚至每一个器官、每一类疾病都会有一个专科。如何将一种疾病与其他易混淆的疾病进行鉴别;如何全面把握患者的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实施正确、合理的治疗;如何在并发症稳定的情况下,对主要疾病的治疗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这需要我们进行多学科诊疗。
而MDT模式下,尤为强调团队的协调沟通,对合作者的尊重,正如球星云集却不重视协同作战的足球队难以问鼎。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环境。生物医学科研涉及众多专业技术,穷尽一己之力也难全部掌握。推进科研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跟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密切合作的前提建立在保障合作者利益的基础上。
假如一个临床医生只会“单打独斗”,那么他的诊疗决策思路会非常狭窄,易犯错误。所以我们鼓励临床医生去做科学研究,锤炼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最后,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科研工作者,不能囿于眼前之事,而应有“胸怀天下”的情怀,要跳出疾病的圈子,在更高的位置全面看问题。
例如我们团队提出的“肿瘤生态学”,就是跳出肿瘤的圈子去看肿瘤和宿主(也就是肿瘤患者)全身的器官、组织和掌管免疫调控的组织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怎么样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的过程,以及肿瘤的生长又会如何影响全身系统的运作。没有全局观、系统观,则无法理解肿瘤生态学。
临床医生要具备这样的能力,必须经过艰苦而持续的科研训练。
我以前的研究方向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像生物学家那样专一而深入。有些科学家甚至终生就围绕一个分子甚至一条信号通路进行研究,比如说NF-kB信号通路(注:可调节基因表达,并可影响到各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炎症、应激反应、B 细胞发育和淋巴器官形成)。
其实临床医生开展科研,是很难如此聚焦而“专一”的。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我们都是从临床实践当中提出的问题,由不同患者给我们“出题”。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我们需要从全局出发,寻找并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最终为患者破解难题,找到最优的治疗方案。
在探寻谜底的旅途中,通过梳理科研成果,回顾自己“解题”的过程,我们能够形成自己对疾病的整体认识,也就是我所说的“胸怀天下”的情怀。凭此情怀,我们治疗的不是一人一病,而是一类患者,甚至是为更多患者指明解决疾病的方向。
多学科获突破 泌尿外科手术机器人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问:仁济楼的启用,将为医院人才的培养提供什么样的契机?目前有哪些临床科研突破的方向?
宋尔卫:仁济楼的启用为医生们就临床上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训练平台,让他们日后可以成为出色的临床医生,为患者看好病。更重要的是会有一批临床科学家从中脱颖而出,推动医学理论的发展,造福更多的患者。
我们的团队除了在肿瘤免疫学理论研究、新药物靶点的研发方面取得成果外,在新的细胞治疗方案上也有了初步突破。我院优势学科如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肝胆胰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通过研究型医院的建设,都形成了多学科团队和学科群。比如泌尿外科“产学研”合作攻关已有突破,所研发的辅助泌尿外科手术的机器人在某些方面的性能优于进口的辅助手术机器人,即将进行上市前临床试验。心血管团队研发的预警心脏猝死的穿戴设备,以及正在进行的极弱磁场预警心脏猝死的研究,都是我们攻坚的方向,也体现了“研究型医院”的担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林泽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