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ICU门外守通宵,医护:送餐腾床集善款

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三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李辉的一条朋友圈传遍了医院。

朋友圈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患者阿明(化名)和他的父亲。照片上的老人独自守在ICU门外,身旁放着行李,神情落寞。在ICU外等候的患者家属很多,唯独这位老人连续好几晚没有离开。细心的护士发现了老人的异常,仔细询问后才知道,老人的儿子阿明不久前住进了ICU;他一人辗转来到医院,因经济困难无钱住宿,只得每天坐在医院里。在了解情况后,广中医三院的医护们自发地给老人提供餐食。在李辉的朋友圈发出后,迅速汇聚了不少医护人员对患者与家属的爱心捐款与照顾。

“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

①坐在医院走廊的患者阿明父亲。 通讯员供图

患者阿明老家在外省,独自一人在广州打工,在工地工作时突发意外脑出血,情况危急,随后被紧急送往广中医三院急诊。在紧急接受手术后,阿明被转到ICU。

事发后,医护人员几经辗转终于联系到患者家属。在阿明入院三天后,一位年迈的老人来到医院。“我是他的父亲。”老人告诉李辉。“老人家从外省赶来,知道患者接受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了,我看到他才稍微安心一点。”李辉说。

经过详细了解,ICU医护人员得知老人一直在ICU门口,不仅是因为担心儿子,还是身不由己。“患者家庭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家里还有生病的母亲和弟弟,患者是家里唯一打工挣钱的人,这些年来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的收入。”李辉告诉记者。

接到大儿子脑出血的消息,全家人感到天都塌了,家里唯一能走动的父亲赶忙只身前来广州。老人说,因为不舍得住酒店,所以只能在ICU门口坐着,起码有免费的热水和遮风避雨的地方,带来的干粮也得省着吃。

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这个家庭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孩子的身体状况、医疗费用、后续的生活开支……一切都成了“未知数”。

一次有感而发带来了“涓涓”善举

②李辉的朋友圈截图 通讯员供图

看到老人每天只吃点干巴巴的食物,ICU的医护们自发地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在家属接待室里有空位时,请他在里面休息。平时常常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和工作的李辉,在看到这些情况后,把患者的状况发在朋友圈里。“我当时很心疼患者和家属,是出于本能想要去关爱这些的群体。发朋友圈是‘有感而发’。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朋友圈竟然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捐款,能得到大家对患者的关注和爱心,我也非常感动。”李辉说。

“其实我们在收集到善款后并没有立即告诉家属,只想着先治病救人,希望他们能够先安心治疗,免得有心理压力。”李辉说,ICU医护人员默默地将筹集到的2万多元善款存进患者的住院押金,在出院时给回了患者和家属。医院饭堂还主动承担了老人的三餐,急诊留观病房也腾出一张病床给老人过夜。

经过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患者顺利转到脑病科继续治疗。10月15日,在医院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患者阿明在住院22天后,终于顺利出院。

“感谢所有医护的照顾和关心,我们会一直牢记在心!”不善言语的父子二人激动地说。

如今,患者阿明和父亲已经回到老家。李辉和团队还积极联系了患者老家的村干部和政府,向他们讲述了患者阿明一家的情况,当地有关部门表示将尽力帮助患者家庭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这位传播善意的ICU医生却很是谦虚。“当时是出于本能,想要关爱这些需要得到帮助的患者。我在ICU见证了人间百态,也更懂得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希望能传播善意和温暖给每一患者。”李辉说。还担任着教师工作的李辉,也期望将这样的理念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培养更多有技术又有温情的年轻医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王校宇、施佳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张影
更多文章
徐依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