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校舍焕新成儿童学习园地、荔枝林下变成村民公园、水浸农田变成大藕塘……在从化区黄溪村,到处焕发着新生机、展现出新变化。黄溪村团支部紧紧围绕“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工作主线,形成以团支部为枢纽、社会组织为桥梁的组织新形态,激活青年服务乡村的新动能。
团从化区委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中,推动改革往深处走,指导黄溪村团支部立足实际,加强青年社团建设,吸纳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全面振兴实践,有效增强乡村团组织功能,成为乡村团组织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引“新青年”,融入乡村建设发展
从化区启萌志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启萌志愿”)是在团从化区委指导下于2022年落地到太平镇黄溪村的社会组织。创办人邓崇会是一名85后青年,也是土生土长的黄溪村人。据邓崇会介绍,他在上大学时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接触到公益服务,自此深耕社会公益领域,辗转省内各地开展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我一直想回到家乡,将社会公益资源导入本村,为村民提供在地化服务。”邓崇会在对黄溪村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村里缺少适合儿童活动的公共空间,社会力量参与少。得知黄溪小学因教育体制改革撤并至水南小学,校舍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后,他向黄溪村团支部提出,可以将其改造成公益阵地,开展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
闲置校舍变成公益阵地,有农村书屋、放映室等功能场室。受访者供图
2022年9月,在团从化区委的指引和黄溪村团支部的协助下,启萌志愿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竞得原黄溪小学校舍十五年的使用权。在保留学校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启萌志愿对旧校舍进行维修翻新,并划分出农村书屋、放映室、文化室、研学空间等功能场室,让闲置资源重获“新生”。
孩子们在课室中学习、交流。受访者供图
聚“社会力”,服务乡村青少年
青年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2023年5月,从化区探索在黄溪村建立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该服务站旨在以“政府-高校-民非”的多方合作方式,为乡村青少年搭建一个暖心安全的公益平台。服务站的设立也吸引了从化区慈善会、从化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本土社会组织相继在黄溪村落地公益项目,聚焦乡村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
与此同时,黄溪村团支部通过团从化区委开展的牵手“百千万”青春行动,与在地高校广州软件学院建立“百千万工程”校地企合作结对,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这过程中,黄溪村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结合启萌志愿团属青年社会组织力量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为黄溪村的青少年儿童开展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环保教育、未成年人保护课程等多方面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2023年7~8月,有20多名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黄溪村开展志愿服务,丰富了村里青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
黄溪村与广州软件学院结对。受访者供图
服务站和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护课程等志愿活动。受访者供图
探“新路子”,延伸社会组织发展方向
醒狮是黄溪村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30年前,村民自发组建了醒狮队,但由于资金匮乏等原因面临“断代危机”。面对队员们对醒狮文化学习的需求,黄溪村团支部和启萌志愿联合热心青年、爱心企业资助发起“启萌流溪醒狮队”,购置醒狮装备、邀请老师进村指导、组织队员外出学习,重新点燃村里的醒狮文化火种,让青少年将传统民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启萌流溪醒狮队。受访者供图
醒狮队外出学习。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启萌志愿还联合各方公益资源共同发起“流溪滨水”项目。据了解,该项目租用了约60亩闲置农田,以打造“一村一品”为出发点大面积种植莲藕,辅以种植水稻、时令蔬菜等农作物,同时谋划实施公益研学、夏令营等项目。另外,启萌志愿先后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颖化、优质化、多样化的农业产品。
2023年底,原黄溪小学及周边农田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自然学校、荔枝公园、湿地公园、滨水乐园、滨水餐厅等逐渐建成。“流溪滨水”项目不但为11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还间接推动了黄溪村的全域旅游的发展。
水浸田变藕塘。受访者供图
黄溪村团支部将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团组织+社会组织”模式,以“趣缘”“益缘”加强活动型青年社团建设,延伸了乡村团组织的工作臂膀。接下来,他们还将以精准服务青年为出发点,更广泛地凝聚和发动社会组织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横向交流和跨界合作,构建团青力量基层治理协同参与机制。
【文 信息时报记者 宋佳媛】
【编辑 阮栩】
图片、视频来源:团从化区委、黄溪村团支部
*免责声明:视频由团从化区委、黄溪村团支部提供,视频所使用字体、配乐等元素来源如认为存在侵权,请凭权利证明材料联系作者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