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 烙画非遗传承人莫蠡:铁笔生花“守艺人”

手执烙铁,在皮、木、竹、布、葫芦等可炭化质材上,熨烫出深深浅浅的烙痕,呈现棕、褐、黑色调,既有国画的笔墨情趣,又有西洋画的厚重、写实,这就是烙画,古时叫火针刺绣,又叫烫花、烙花,如今是白云区第八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烙画非遗传承人莫蠡,原名梁建英,生于翰墨世家,13岁开始学习烙画,从木板烙画起步,因好奇又逐步向葫芦、皮具、布等质材探索,铁笔生花,作品屡获国家、省级艺术展金奖。这一路,莫蠡孜孜不倦传承家族技艺,成为坚守烙画的手艺人,心愿是培养100名未来的烙画艺术家。

“我的先祖都会烙画,到我这里已传承至第七代”

“根据历史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当时很多宫廷里的达官贵人喜爱收藏烙画。”说起烙画,莫蠡将其渊源娓娓道来。她的先祖曾聚居于同德围一带,是生意人,擅于将南方货物卖到北方,又将北方货物带回来南方售卖。有一回,他需要到南洋进一批毛毡茶叶,无意中在南洋接触了烙画,十分好奇,自身也有书画基础,于是学习烙画后将其带回了广东,但也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并不以此谋生。

清末时期,当地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竹制品。由于家家户户的箩筐、篮子都一样,容易混淆,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记号,但墨水不上色,油漆容易掉,于是有人就想到莫蠡祖先的烙画技艺,请他帮忙以烙画的方式在箩筐、篮子上做记号,这就是烙画与竹编的渊源。当时,广东烙画分为两个派系,分别为新会的葵扇烙画和岭南的竹编烙画。

后期发展过程中,竹编成了均禾罗岗一带盛行的手工业,甚至成了产业,这里的竹制品曾售卖到全国各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织箩筐、篮子等。当产业越来越发达之时,人们追求的不单是成品,还有美观、内涵等。后期就有人想到,可以在箩筐上烙制图案,来吸引更多受众,于是来找莫蠡的祖先学艺。民国年间,罗岗、三元里、同德围等地都有分布有烙画艺人,大多受雇于竹编、藤编工坊。

11.jpg15.jpg烙画非遗传承人莫蠡。

岭南烙画作为编织品的附属品,并没有像均禾箩筐和沙贝藤椅那样享有盛名。莫蠡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竹制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竹编这个产业没了,烙画在白云也式微了,几乎要失传。”

莫蠡的祖先在抗日战争时期逃难到粤北山区,将烙画带到那里,但仍没有将其作为谋生的工具,只是在家族中传承了下来。莫蠡说:“我的太爷爷、爷爷、爸爸都会烙画,到我这里,已经传承至第七代了,如今我的侄女也学会了烙画。”

“成为烙画艺术家,原本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

生于书香世家,在文学、书画、烙画上均有一定造诣的爷爷的悉心教导下,莫蠡在六七岁时就开始学习书法和国画,从零开始,一笔一划钻研,积淀了书画基础。莫蠡回忆说,13岁时,她已经有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了,爷爷开始教她烙画,但那会用的是爷爷自制的烙铁,没办法恒温,往往需要调温,当时的电力也不发达,回想起来,一开始学烙画很难,也十分费劲。

“从小学烙画,成为烙画艺术家,原本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莫蠡坦言,她从小就对书画耳濡目染,受家庭熏陶喜欢文学,酷爱画画,曾经做过美术老师、写过网络小说、当过记者,她原本更想向文学方面发展,但家里一而再再而三希望她能够全身心传承书画、烙画,于是她从2009年起再也没有从事过其他职业,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烙画上。

经历曾经摇摆不定的职业选择期,最终传承烙画的心安然定下后,莫蠡一门心思都付诸在烙画上。莫蠡感叹,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到全国各地去探寻,了解到了山东烙画是烙在葫芦上,而她是烙在木板上,两种质材需要不同的技艺,她深知自己的技艺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更想集百家所长。2016年,她拜入了现代烙画创始人郝友友门下,学习现代烙画的技法。后来,她从最开始主打木板烙画,逐步向葫芦、皮具、布等各种质材探索,几乎所有可炭化的质材她都尝试过,她所创作的多个作品在国家、省级艺术展上获评金奖。

25.jpg55.jpg54.jpg莫蠡创作的烙画作品。

走进位于三元里原创手工街的烙画皮革艺术馆可见,架子上整齐摆放着各式皮烙画包包。2021年,莫蠡入驻手工街,正式打开了在皮具上烙画的新尝试,这也是当下烙画在皮具上的首创。莫蠡说,这一两年自己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皮具烙画上,直接在包包、皮鞋等皮具上烙画,她不允许自己失败,力求做到完美。《放飞梦想》是莫蠡的其中一个代表作,当时她看到这个造型简单、干净的牛皮包后,就琢磨在其上烙画,创作了唯美、干净的图案,最终这个作品获得了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铜奖以及天津艺术节当代烙画精品展金奖。

“培养100名未来的烙画艺术家,是我的心愿”

构思主题、裁好木板、思考布局、铅笔起稿,手执烙铁调节温度,二三百摄氏度甚至高达400多摄氏度下,力度轻重、速度快慢之中,铁笔著丹青。莫蠡称:“烙画和国画、油画一样,创作的步骤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书画家拿的是毛笔,而我拿的是烙铁。画了这么多年了,有些题材已经不需要再起稿,随手拿起烙铁就可以开烙。”

岁月悠悠,随着传授技艺的爷爷、伯父离世,父亲年老,莫蠡常常忧虑烙画传承的问题。莫蠡说:“我不希望烙画式微,这些年,我曾经在直播平台传播烙画技艺,也给残联、妇联、社区、学校等做过烙画教学,希望烙画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2021年,莫蠡受聘为广东白云学院的烙画艺术导师,开始在大学校园里开设烙画选修课,每个学期都有六七十名大学生学习烙画,在传承烙画的同时,也希望学生未来在自己的本专业不好发展之时,或许可以考虑往烙画艺术家这条路上走。

自从成立白云工匠培育工作室后,莫蠡每个周日都在皮革艺术馆开设公益教学课,为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人士提供免费教学,“如今我正在学院深度培养27名未来的烙画工匠,我的心愿是培养100名未来的烙画艺术家。”莫蠡说。

22.jpg03.jpg莫蠡正在指导学生。

除了开设课程,莫蠡还不断探索烙画文创产品。走进皮革艺术馆可见,皮烙画、木板烙画等各式实用品、装饰品整齐摆放,其中,皮烙画产品基本都是莫蠡来到手工街后创作的。她希望将非遗和产业结合起来,既给皮具植入非遗文化,提升皮具的内涵和品质,也创作了烙画文创产品。这样一来,烙画的受众面会更广,这门技艺也能转变为经济价值,实现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8.jpg37.jpg莫蠡创作的十二生肖系列文创产品。

在众多文创产品中,烙有十二生肖的笔记本十分特别。莫蠡说,这款多功能商务礼品以牛皮制作,每一本笔记本封面烙的是十二生肖的其中一个,里面设置了活页和卡槽。考虑到现代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笔记本上还装了U盘和充电宝,该作品曾参加中华手造相关展览并获称号。

艺术是海 ,无穷无尽。如今,莫蠡仍坚守在烙画路上,不断学习探索以提升自我。她说,这条路上,只有穿越,没有抵达。

| 陈淑娴

| 邓长强

通讯员陈君慧

编辑 | 吴秋兰 李家宝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微信图片_20230209094032.jpg

微信图片_20230712112524.jpg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