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韵乐社和卢国尧:“守”中有“变”,激活传统曲艺 | “禺”韵悠扬

今年,番禺区举办一系列以广东音乐为首的民乐文化活动,推动广东音乐在番禺的传承与发展,擦亮文化品牌名片。据悉,活跃在民间、被街坊邻里熟知的“私伙局”一直在为广东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添砖加瓦。


番禺“私伙局”十分兴盛,民间活跃着近百个私伙局,除了在沙湾,番禺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私伙局,番禺街坊对私伙局表演喜闻乐见。每逢盛大节庆,很多村都会安排“做大戏”节目,欣赏粤剧粤曲表演早已成为番禺街坊的爱好和习惯。


本期,记者走进各街镇大大小小的私伙局,寻找私伙局伴奏乐手不为人知的一面、探访驻守在村头巷尾的街头唱局、聆听祠堂里的悠扬粤曲声、对话私伙局里常年活跃的“戏痴”、了解私伙局如何破解“经营”难题、看“00后”接续粤剧薪火......探秘番禺“私伙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番禺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今年76岁的卢国尧扎根番禺,为传承本土音乐文化耕耘半个多世纪。他创办了钟韵乐社,“阶梯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卢国尧是番禺区钟村人,现任番禺区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从艺50多年来,他在音乐、曲艺、粤剧、演艺、教育等方面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硕果累累。



扎根本土,弘扬岭南文化


卢国尧在青少年时代接触到粤剧粤曲,就深深被这传统艺术所吸引,与音乐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苦学高胡演奏技巧,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粤剧曲艺人生。


长期以来,卢国尧潜心创作,他深知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30余年的基层工作生涯中,他多次放弃晋升机会,以便让自己有更多机会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创作更多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他创作的曲艺精品,多次在省、市大赛中获奖。



卢国尧的代表作有广东音乐《春满园》、曲艺《育花人》、小粤剧《弥月》、少儿神话粤剧《八仙度禺山》等。他曾于1994年主编出版《粤曲汇编》,领导的钟村镇文化站先后荣获“中国曲协创作基地”“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广东省(粤剧曲艺)之乡”“省曲协活动中心”等称号。


2007年退休后,卢国尧“退而不休”,依然钟情于音乐戏曲文化,为振兴广东音乐、粤剧、曲艺,投身文艺大舞台之中,继续发光发热。2012年,他和好友们一起创立了广东音乐联谊会;2013年,他按省曲协要求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以钟韵乐社为骨干,到广东各地送戏。



钟韵乐社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卢国尧担任团长,成员包括卢少环、卢灼轩、赵铭华、陈丽冰、黄敏婷、冯结丝、黄圣心、崔彩云、黎艳芬、洗美莲等。数十年来,钟韵乐社持之以恒地开展广东音乐、粤剧、曲艺活动,通过长期训练辅导以及参加各级比赛和展演活动,“阶梯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获得了数百个奖项。


2002年起,卢国尧带领乐社在番禺各镇街陆续举办多场广东音乐戏曲作品欣赏会,为家乡人民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让大家感受到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曲艺传承“有新样”


“我已经老了,文艺还需继续传承下去,特别是老一辈留传下来的那些艺术瑰宝,不能在我们手上失传断送。因此,我必须尽己所能,多培养新人,让他们来挑大梁。”


卢国尧十分注重人才培育,在培养新秀方面狠下功夫,不遗余力扶持新人。他一方面培养年轻曲艺人员,一方面培养青年乐手,使钟韵乐社新秀林立、生机勃勃、人才辈出,先后输送了李池湘、卢少环、区丽卿和陈杰汉等多名优秀人才到专业戏曲团队。



退休后,卢国尧将自家的四楼腾出,作为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的活动场所,每周三、周六晚组织排练活动,培养一大批青少年曲艺新人。2012年,为了进一步传承广东音乐,培养音乐新苗子,卢国尧不辞劳苦,编写了广东音乐和粤曲小调教科书,并到石壁街韦大小学任教,传授乐理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二胡、阮琴等传统民族乐器,组建了韦弦民乐社。



为了传递音乐魅力,展示学习成果,他还联合钟韵乐社、番禺民乐队与韦弦民乐社参加省、市音乐曲艺大赛、学校艺术节和其他一系列面向社会、家长汇报演出的活动,吸引一批又一批家长和观众加入爱好者队伍,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既培育了青少年,又牵动了更多观众。


2021年,卢国尧糅合了扬琴、笛子、二胡、中阮等乐器,为石壁街创作了曲艺吹拉弹唱《石壁处处显新貌》,尽显岭南丝竹音乐的精微和华美。



助力校园传承,把粤剧带入班会课


记者了解到,韦大小学韦弦民乐社成立于2012年9月,卢国尧到校组建并任教。2015年8月,学校还成立了韦大“红豆粤剧社”。同年12月,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粤剧传统教育特色学校”。


这些年,学校还编写了校本课程《广东音乐》《粤曲小调》等丛书,在中年级段开设粤剧普及班,在三至四年级开设粤剧唱腔和粤剧身段基本功学习。同时,把粤剧带入班会课,班会课上放映粤剧经典剧目视频,鼓励学生查找粤剧资料,深入了解粤剧发展历史、文化魅力。


2016年,学校和番禺区音乐家协会联合创作了《粤剧韵律操》,将粤剧身段融入健身韵律操中,应用于体艺2+1大课间活动,全校学生在大课间活动时间集体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粤剧的韵律。



2021年起,在每年的文化艺术节中,学校更是打破台上演戏的传统,把粤剧折子戏《八仙度禺山》搬到台下,以知识普及讲解、剧目展演、动作教学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唱、念、打、做、手、眼、身、法、步等“四功五法”。


艺术节还设有粤剧服饰展示区、粤剧服饰云肩彩绘和粤剧知识游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欣赏中“入耳”,在体验中“入脑”,在参与中“入心”,从“知戏”到“懂戏”“爱戏”再到“唱戏”,为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培养一批小戏迷。


经过8年的发展,学校传承成果丰硕,一批作品获奖,众多孩子崭露头角。粤剧作品曾获得全国“蒲公英”金奖、广东音乐大赛金奖、小梅花银奖等上百个奖项。学校每年的艺术节和每周的“秀韵”小舞台已成为学校粤韵特色和品牌。


【记者 吴芷明】

【编辑 方珧】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