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乳腺癌防治月 | 狙击“粉红杀手”,诊断有力量!

她们是女儿,

她们有的也是妈妈,

她们的健康,

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

也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

正值“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同时,在10月18日“世界乳腺癌宣传日”来临之际,全社会重点关注“粉红杀手”——乳腺癌的防治最新进展。

超过肺癌,乳腺癌居全球新发癌症首位

近年来,受社会压力、家庭责任、婚育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女性面临着复杂且多样的健康挑战。乳腺癌作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常被称为“粉红杀手”,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亟待关注与重视。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226万,首度超过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女性癌症首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2万,死亡病例超过12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应对当前庞大的患者群体以及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现状,乳腺癌防治之路任重而道远。

警惕“粉红杀手”,早筛早诊不容忽视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与性别、年龄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绝大多数的乳腺癌发生于女性中,仅约有0.5%至1%的乳腺癌发生在男性身上 ;年龄的增长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BRCA1、BRCA2和PALB-2等遗传基因突变,也大大增加了乳腺癌风险。

此外,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风险因素。

值得警惕的是,“粉红杀手”是“潜伏高手”,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大多数患者难以及时发现。往往在出现诸如乳房皮肤凹陷、发红、蚀损斑,乳头异常或血性溢液等明显症状,甚至肿瘤细胞发生扩散、转移时,患者才前往就医,导致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到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出现远处转移。

因此,早期的筛查和诊断,对于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据估算,早期患者约有98%生存超过五年,而晚期患者仅有24%生存超过五年。专家们呼吁,提高公众的疾病认知,树立早筛早诊意识,是防治乳腺癌的重中之重。

明确疾病分型,精准诊断点亮生命希望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与进步,我国乳腺癌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层出不穷的创新治疗手段,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希望。

另一方面,由于乳腺癌分型复杂,相应的治疗理念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精准识别不同种类的乳腺癌,明确疾病分型,是乳腺癌精准、规范诊疗的关键所在。

医学上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不同表达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通常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4种亚型。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乳腺癌领域,通过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Ki-67的表达状态,能够帮助患者明确疾病分型,同时指导临床用药、辅助预后评估。这一检测过程往往涉及到病理标本采集、染色分析、结果判读等多个环节,任一细节都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精准高效的检测试剂与平台,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检测结果尤为重要。

罗氏诊断VENTANA HER2(4B5)、ER(SP1)、PR(1E2)、Ki-67(30-9)等检测可应用于其BenchMark系列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平台,全自动的操作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同时确保检测结果高质高效。此外,针对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更易复发和转移HER2阳性乳腺癌,罗氏诊断于今年在中国推出HER2/17号染色体DNA双探针(原位杂交法),用于评估乳腺癌组织样本的HER2基因扩增状态,辅助评估乳腺癌患者是否适用于靶向治疗。这一创新的自动化检测方法,进一步提高检测质量,有效助力临床更快地制定治疗决策,帮助改善患者生存。

警惕“粉红杀手”,诊断的力量不容小觑。只有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科学理念,患者才能抓住最佳诊疗时机,从而尽早驱散疾病阴霾,获得健康、自由新生。

文/何雪华

(资讯)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