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0月17日, 2023年越秀区海丝文化节在广州举行。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广州就与海外有贸易往来,特别是自唐代开始,海上贸易大发展,广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一直到清代,广州一直是最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之一,对外贸易繁荣不衰。
绵延不绝的南海帆影,翩翩而来,翩翩而返。两千多年来,越秀位于广州城央,广迎八方来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201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名单,广州有6处史迹入选,其中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光孝寺5处都在越秀。这些文物古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商都的辉煌历史。
越秀区海丝文化节现场
秦汉
海外奇珍异宝进入南越王宫
10月14日,广州市越秀区推出的“海贸枢纽——越秀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在南粤先贤馆开幕。展览充分展示越秀在古代广州海上丝路中的枢纽作用。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很多游客完全想不到,今天闹市之中的展览所在,两晋时是广州著名的码头——坡山码头,中外贸易的船舶在这里停靠。现在,这里距离江岸已有数百米之遥。
广州古称番禺,越秀则是两千多年的广州城市中心。秦末建在今越秀区域内的“任嚣城”毗邻珠江北岸,大致在今天西湖路一线南侧,珠江当时宽约2020米,为今天的10倍以上,任嚣城相当于建在“海边”。直到东汉末年,交州刺史步骘重修“越城”时,珠江北岸线仍在今北京路东侧乐善里一线。这样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发展水路交通和海上贸易。
越秀区海丝文化节现场
“越人善舟,习于航海”,古代岭南地区的先民是航海的先驱者。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文王墓以及广州汉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最迟至秦汉之际,南越先民已利用季风沿着海岸线航行,与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进行贸易往来。
秦汉时期广州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外商品的集散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番禺其亦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番禺就是今天的越秀所在,“凑”就是聚集的意思,引申为集散地。也就是说,2000多年前,彼时番禺就与海外交往密切,大量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进入了广州。
1983年,考古人员在广州的象岗山麓发现了著名的南越王赵眜墓。墓中出土的许多文物来自海外,如波斯风的银盒以及金花泡、象牙、乳香等。其中银盒被认为是岭南发现的最早的舶来品,其造型和纹饰与中国汉代的器物迥异,而与波斯帝国时期的器物相似,一般认为是从海路传入。
银盒
金花泡也与中西方的海上航路有关,金花泡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随后在古埃及、波斯等地流行,工艺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希腊迈锡尼文化。象牙来自非洲,乳香可能来自红海。这些都反映出2000多年前岭南地区就已经与海外有了广泛的、密切的贸易联系。
晋时已有与罗马帝国交往记录
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有多远呢?据记载,汉武帝时期,就有官方组织的使团贸易,从广州起航,经徐闻、合浦出海。东汉时期,从广州出航印度的中国商人或使者,在印度、斯里兰卡同埃及、罗马的商人直接贸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广州出发的海上航路更宽广。三国时孙吴政权派朱应和康泰沿海上丝绸之路出使林邑、扶南,当时便是从番禺起航。广州也是海外前往中国的主要目的港。西晋时期,有大秦国(即罗马帝国)遣使至于中国,“大秦国奉献琛,来经于州,众宝机丽,火布尤奇”。这是广州与欧洲大秦直接来往的明确记录。东晋僧侣法显从陆路前往印度取经,原本计划从海道返国由广州登岸,因台风偏航至山东青州。他在《佛国记》中记载,从耶婆提国(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到广州正常情况只需要五十余日,可见当时的航海技术,较之前有了较大提升。
唐
蕃坊成广州城外最大商业中心
巨舶乘风破浪,驶向远方寻找商机,唐宋时期不少诗词大家为海上丝绸之路留下浪漫的注脚。无论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还是宋代时任广州知州的程师孟写下的“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都能感受到当年海外贸易人货两旺,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
越秀区海丝文化节现场
唐代的广州港已成为东方第一大贸易港。《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一条以广州为起点,通往印度洋和东非沿岸的海上通道——“广州通海夷道”,全程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达14000多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唐朝廷向广州派遣了专门管理外贸的官员——市舶使。市舶使驻地就在今越秀区北京路北端附近。城南沿江的商业码头是最繁华的商业区(今大南路一带),人烟稠密,商铺成片,接待外宾的市舶使院(海阳馆)也在这里。
那时,广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商人到来。公元8世纪中叶,阿曼著名航海家欧贝德驾着双桅三帆木船“苏哈尔”号,依靠风力航行抵达广州,为中国带来亚麻、毛毯、金属制品以及阿曼特产乳香。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那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便取材于欧贝德的这段经历。
“苏哈尔”号模型
“大食巷”等街名是“蕃坊”留下的印记
当年从广州至阿拉伯大约需要航行百日左右,不过实际上,来往于广州与阿拉伯之间的商舶,为了补充给养、等候季风等,一般需要两年才能往返。所谓“诸蕃国入中国,一岁可以往返,唯大食必二年而后可”。这就使得来广州贸易的大食(阿拉伯)商人必然要在中国逗留一段时间。随着城外进行商贸活动的外商数量越来越多,城南面积又有限,为安置外商,官府遂选城西坡山一带特设“蕃坊”,以作为外商居留地与商品交易区。蕃坊范围大概在今广州中山路以南、人民路以东、大德路以北、解放路以西一带,以光塔街、五羊仙观及其附近为中心。将蕃坊设在这里的原因,一是适合中外大型商船驻港停泊。二是到了唐朝,随着珠江岸线的不断后退,坡山一带的淤积滩地不断扩大,能容纳更多的人聚居。
蕃坊里,数以万计的外国侨民聚居在一起,外国商人在蕃坊区域建造了至今犹存的怀圣寺和光塔。彼时,万国商船远远地就可看到光塔,并依靠其辨别方向,而光塔也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繁荣的见证。住在蕃坊的外国人还兴建学校供子弟上学,不仅如此,根据唐代诗人张籍诗云:“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可知蕃坊还出现了夜市,在当时完全就是新鲜事物。蕃坊逐渐发展成为唐代广州城外最大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以古广州蕃坊为原型的海丝主题复古文创市集开张
走在今天越秀区的街巷,依然能寻找到些许“蕃坊”印记:在海珠中路上拐个弯,就到了光塔路,光塔路原来名叫“大食巷”,“大食”一词,是唐朝时人们对阿拉伯帝国的统称。光塔路旁有一条街巷名玛瑙巷,相传唐代阿拉伯商人的玛瑙集市就设在这里,巷因而得名。再远些的诗书街,原叫狮子路,因斯里兰卡(古代又称狮子国)商人到广州经商,在此落脚而得名。
宋
海山楼上迎送外宾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宋代珠江岸边,曾有一座巨大楼阁——“海山楼”(今北京路和大南路交界处,元代毁于战火),如果你站在海山楼上凭栏远望,就会见到数不清的商船正在珠江往来穿梭,甚是壮观。正如南宋岭南名臣李昴英描绘的商船汇集的盛况:“万宝集登天子库,诸蛮遮润海山楼。”
宋代对外政策更加开明,与广州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比唐代更多,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化港口,大批船舶货物从海外运至广州,再从广州发送全国。
宋代对海舶之利更加重视。971年,广州率先设立市舶司。这是主管海外贸易的专职机构,被认为是“近代海关的前身”。朝廷除了要求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外,还要求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时有“阅货宴”,停靠港口住舶期间提供酒食,在外国商船准备乘风回国前,还要设饯行宴欢送。设宴还有指定地点,就在“海山楼”。
大量外商来此贸易,也促使广州城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两宋时期,广州先后重修南汉子城、增筑东城与西城,扩建雁翅城,形成三城并列之势,史称“宋三城”。南城墙分布着五座城门,其中一个特别命名航海门,航海门位于南城墙东段、西湖南段出海(珠江)口之西侧,约在今书坊街和大南路相交处西侧。
西城此时成为宋代广州最繁华的对外贸易商业中心。西城完全把蕃坊纳入城内,蕃坊商业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西城还把南濠包入城中,南濠水面终日往来船只密集,中外船只皆在此停泊交易,码头密布,船舶穿梭往来,忙碌不停。中外商船在这里把犀角、象牙、翠羽、玳瑁、龙脑、沉香、乳香等卸下船,把各种精美瓷器、丝织品、漆器、茶装上船,驶向远方。
到了元代,广州的市舶司继续设立。据史料记载,元朝与广州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超140个。
明清
众多“好嘢”走向国际
明清时期,广州海贸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三度是“一口通商”的城市。
明代,珠江江岸线继续南退,沿江地带又淤积出大片滩涂地,淤积的新地很快成为开展商业贸易活动的场所,很多管理与服务机构如河泊所、五羊驿、税课司、批验所、市舶司等都兴建在该区域。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万历至崇祯期间,广州每年夏冬两季都会定期举行市集贸易(故称“定期市”),当时贸易市的地点就在海珠岛一带,又名海珠石(现已经埋沉在沿江西路与长堤一横路交汇附近一带地下)。虽然贸易市的场地不大,但是生意却非常火爆,海外商人在这里可以直接向中国各地商人购买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而这一模式,也被看作是“广交会”最早的雏形。
到了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设立,粤海关监督衙署就设在越秀五仙门内,主要管理对外贸易并征收关税。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其间,海路上的中外贸易都集中广州,给广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
清代广州手工艺异常发达,这个时期,为适应海外需求,外销银器、外销扇、名片盒、广彩、广绣、外销画、外销漆器等也纷纷走向海外市场,在海外市场掀起了“中国风”的热潮。清代,西关沿江一带已成为城外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但是城内的海外贸易同样重要。如18世纪在广州兴起的“外销画”,作为一种全新的中西合璧的绘画,深受西方人士的青睐,文德路声名鹊起,出现了一间又一间专售外销画的商铺。濠畔街繁华依旧,海内外的珍奇杂货在濠畔街随处可见,濠畔街一带有许多家具出口商行,人们把精美的广作家具装上船运往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区。
回看广州的海上丝路历史,辉煌壮丽。今天,如何让海丝文化更深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未来发展的文化助力,才是接下来的挑战。
跨越千年的海丝故事
今日依然鲜活
10月中旬的广州,夜幕下终于有了凉意。在五仙观-南粤先贤馆广场,华灯闪烁、人流熙攘,以古广州蕃坊为原型开设的海丝主题复古文创市集开张了!
橙黄的灯笼点亮了夜市,平日里街坊们饭后休闲的广场变得更加热闹。摊位上的饰品、手工艺品、熏香、美酒美食,还有汉服舞蹈表演!仿佛梦回唐宋的千年蕃坊。
得益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商机,千年前,唐朝的广州出现了夜市,千年后的广州,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南粤先贤馆内,玩家与”南粤先贤”交流
在南粤先贤馆內,年轻人们身着汉服,正在进行沉浸式即兴剧场演出,以全新剧情和玩法,与南粤先贤“亲近、交流、对话”。“冼夫人”“赵佗”“杨孚”……现场,许多玩家穿梭在馆内向“先贤们”寻找游戏线索,开口之前得先行礼、作揖,仪式感拉满。几位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在一旁兴奋地自拍留念,因为共同的汉服爱好,她们在活动中选择组队合作,一起完成了剧情任务,集齐所有的印章,马上就可以“扬帆起航、出海贸易”。
穿越千年,海丝文化的印记仍留存在城市的日常生活里。
正值第134届广交会,广交会曾经的会址原中苏友好大厦和流花展馆附近,见到了不少外国友人的身影。跟随他们的步伐,我们走进了兰圃旁一处海丝史迹——清真先贤古墓。穿过牌坊向里走,古道幽静,庄严肃穆,让人脚步也不自觉放轻了。
怀圣寺光塔,是另一处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史迹。光塔的斜对面有几家生意不错的清真美食,其中一家将烧烤架子支在店外,路过时烤羊肉的香气扑鼻而来,引人驻足。“来一串吗?”小哥热情地招呼,转头又继续卖力地扇风、翻动烤签。
走在光孝路,傍晚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火味——道路尽头就是著名古寺光孝寺。如今,光孝路因被称为“灯笼一条街”而闻名,每到中秋,街上的店铺纷纷挂满各色各样璀璨的灯笼,吸引了远近的大人小孩前来挑选灯笼、打卡拍照。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与千年古寺相遇,别有韵味。
承载着一段段历史的海丝史迹点,在今天依然张开双臂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昨日,南越文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迎来了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坐上“海丝号”主题巴士,共同体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
“答题过程很好玩,会让我对海丝有更多的了解,因为我本身是华侨,对这些内容很有兴趣。”菲律宾华侨徐同学一直对南越国的历史很感兴趣,活动前还专门了解了相关内容。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剧本活动中,他率先完成了展厅内的答题任务。
来自阿塞拜疆的马海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来到中国一年,这是他第一次穿上汉服。在南越王宫的花园里,他拉上游览中新交的朋友一起拍汉服合影。和马海一样,活动中很多原本互不认识的留学生们,在海丝游径中逐渐熟悉起来,他们用中文聊天,互相留下联系方式。
跨越千年的海丝故事,正以一种鲜活的姿态被诉说着,延续着。
策划/周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黄岸
见习记者 陆漪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燕
见习记者 陆漪蔚、部分由主办方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黄岸
见习记者 陆漪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