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生辉 | 小龙曾氏大宗祠: 穿越600年时光,古韵犹在守望最美乡愁!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人都有姓氏,而姓氏的背后就是一座座宗祠。小小的宗祠,承载着一个家族千百年的岁月荣光,是先祖前贤辉煌事迹的陈列馆,是外地游子绵延不绝的乡愁所在,亦是家风家训家规忠实的守护者。在番禺区石碁镇小龙村,有一座历经数百年沧桑却依然屹立于乡间的建筑——小龙曾氏大宗祠,这个陪伴一代又一代小龙曾氏族人成长的地方,已然成为族人最难以割舍的乡土记忆。祠堂的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现在。小龙曾氏大宗祠有着怎样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又有着怎样让人为之动容的传说?今天,我们走进小龙曾氏大宗祠,穿越600年时光,细细探寻古祠背后的轶事典故,感受它的前世今生。

前世风云传奇

传说明朝永乐皇帝钦点建造

小龙曾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区石碁镇小龙村中部祠堂东街5号,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据族谱记载,由曾守伦(十世祖)率子侄协众修建,堂号为“绍诚堂”,坐北向南,倚山坡而建,规模宏大,总面阔49米,总进深140.8米,占地总面积6899.2平方米。据小龙曾氏第26代孙曾干彤(下文称彤叔)介绍,曾守伦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人,曾在朝廷做过大官,是永乐皇帝朱棣的老师,在太祖和建文之际,因事被罢黜为民。

1403年,燕王朱棣夺得皇位后,感念恩师,遂召致录用,官复原职。永乐三年(1405年),考虑曾守伦年事已高,永乐皇帝朱棣下旨,准其告老还乡,荣归乡里颐养天年,同时赠封司马官衔,赐敕书一卷作褒奖。如今,在小龙曾氏大宗祠内还挂着永乐皇帝手谕的影印件。传说小龙曾氏大宗祠是永乐皇帝恩准由国库出资兴建,后于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因破损严重,在2000-2003年再次重修头门,重建中堂和后堂。

小龙曾氏大宗祠门前的风水塘

小龙曾氏大宗祠前是一片宽广的地坪,并且祠堂的风水塘也比大部分风水塘大得多。地坪左右两侧建有门楼,分别为东门、西门,地塘上立两对旗杆夹石,前有风水塘和照壁,后有花园,背后是山冈,形成前有照、后有靠的格局。

小龙曾氏大宗祠

古色古香的小龙曾氏大宗祠气势恢宏,虽房檐上的彩绘色彩不再绚丽夺目,但高悬在头门中间的“曾氏大宗祠”五个大字却熠熠生辉。它是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罗浮陈恭尹的墨宝。牌匾上方有一块由皇帝御赐的牌匾,显得尤为庄重,与祠堂最深处小龙曾氏后人供奉的袅袅香火相得益彰。彤叔说,当时祠堂建好后,相传当地村民赞美有加,认为这五个字充满了力量感,距离越远,力量感愈强烈。有人曾因为太过投入地欣赏,步步后退,因此而跌到祠堂门口的水塘里。“凡是有个‘大’字的祠堂,都是该地区姓氏开村始祖的祠堂,其他分支祠堂不能冠‘大’字,小龙曾氏大宗祠的形制高,为‘公爵’,祠堂门口的一对石狮神态威严,也是身份的象征。”彤叔说道。

小龙曾氏大宗祠

孝悌、修身、忠义……传承曾氏家风家训

彤叔说,小龙曾氏是孔子得意门生曾子的后裔,曾子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曾氏族人非常敬重曾子,宗祠门口的对联“孝经寿世,大学传家”,就是弘扬曾子的儒家思想,百善孝为先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曾氏家训。

衬祠康帅府

祠堂左右路建有青云巷,巷口门额的白云石分别刻着“云和”和“雪艳”。沿青云巷经厢房拾级而上直到后花园,寓意青云直上、步步高升;“雪艳”代表洁白无瑕,寓意曾氏族人从古至今遵守家训,做人诚信,为官清廉,洁身自爱。青云巷旁的衬祠分别为团练房(更馆) 和康帅府。小龙曾氏家族很早就崇敬康公主帅,也被称为“主帅公”,这座曾氏大宗祠在建造之初,就在西侧设立了康帅府,可见村民们对康公的尊敬和崇拜。

彤叔还讲了一个关于康帅府的传说。明朝初年,都元帅康茂才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在逃离过程中留下了一串脚印。幸运的是,一群鸭子恰巧路过,将脚印践踏掉,让敌人无法追踪,康茂才因此得以逃生。从此,康茂才发誓不吃鸭子,以报救命之恩。村民们为了纪念康公,也逐渐形成了在喜庆日子里不吃鸭子和鸭蛋的传统习俗,并一直传承到现在。每年的农历年初六,小龙村都会举行盛大的康公主帅出游活动,这是村民们热衷的庙会,也是小龙村一张亮丽的民俗文化名片。

值得一说的还有康帅府的后墙,经过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还保留一面建于明代的蚝壳墙,隐身于错落有致的古祠堂中,像被呵护有加的老者,追忆云淡岁月,默数风轻年轮。

石牌坊正面门“圣学传家”

进入祠堂,便可见二进仪门石牌坊。正面门额刻“圣学传家”,意为曾子的思想是作为曾氏的传家之宝,彰显儒学氛围;背面门额刻“孝思惟则”,意为孝敬父母长辈是做人的本分。左、右门洞正面门额刻“礼门”“义路”,意为小龙乃礼义之乡;背面刻“徨徨”“穆穆”,意为子子孙孙绵长无尽,也体现一种庄严肃穆的态度。

中堂

三进中堂,明间悬“绍诚堂”木匾,字体端庄秀丽,于2003年重建时,为桥山曾志书写。堂号“绍诚”意为小龙曾氏族人传承和发扬曾子诚信修身精神。上悬木雕彩绘竖排圣旨郕国公匾,是至顺二年(1331年)闰七月,元明宗加封曾子为郕国宗圣公。

郕国公匾

族人赠送的贺联和字屏

“荷包石”、紫荆树……传诵家族兄弟情深

四进后堂,供奉有祖先牌位和小龙曾氏始祖仕贵公、仕行公两兄弟画像。墙上还挂有一幅纪念先祖南迁的44字长联和一幅壁画,壁画中是两个中年男子,他们脸上的神情依依不舍,引人注目的是他们手上都拿有一块闪光的石头。彤叔说,“画面的两个男人是南宋建炎年间的曾氏兄弟,一个是成为番禺小龙曾氏始祖的曾仕行,一个是成为深圳沙井新桥曾氏始祖的曾仕贵。

当年金兵渡江南侵,孱弱不堪的南宋军队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当时住在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的曾氏家族为摆脱烧身被杀的厄运,曾仕行与曾仕贵两兄弟举家避难。携家带眷到广州后,因担心兄弟一起,有同时遭难之虞,只有分开,曾氏家族的香火延续才会多增一份希望。兄弟二人情感颇深,知道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此次面临的就是生离死别,很难异日再相逢,便从水路南迁途中觅得一块片状河卵石,剖开后各执一半,放入囊中,作为兄弟后代相认的凭证。”幸运的是,曾仕行和曾仕贵兄弟虽然分开,却都在乱世中活了下来。哥哥曾仕行沿珠江逃难至番禺区石碁镇小龙村安下身来,弟弟曾仕贵先至东莞,后徙虎门南栅村,最后扎根于新安归德盐场新桥里(今宝安新桥一带),被奉为新桥曾氏始祖。

后堂墙壁上的挂画

小龙曾氏大宗祠“后花园”有一块“荷包石”,传说是兄弟二人分开后曾仕行传留下的那块河卵石。但彤叔说,小龙村之“石”应该很早之前就遗失了,“后花园”的“荷包石”没有剖开的痕迹,且重百余斤,在那个战乱年代,两兄弟斫开那么大的石头再带上路是不现实的,没有理由要捡此石。小龙曾氏族人将荷包石放在“后花园”是起美化环境和辟邪镇宅的作用,寓意镇凶旺吉,催生旺财。

彤叔讲述“荷包石”的传说

小龙曾氏大宗祠“后花园”除了有“荷包石”,还有数棵有故事的木棉树和紫荆树。木棉树高大挺拔,代表曾氏后人为人正直,顶天立地。紫荆苍劲古朴,树龄都在百年以上。紫荆树寓意曾氏后人兄弟和睦,花繁叶茂,前程似锦。彤叔认为,先人种植紫荆树很有讲究,相传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当别的财产已分置妥当时,最后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没有处理。兄弟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等到第二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发现,这株紫荆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此木。”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像通人性,也随之恢复生机,且生长得花繁叶茂。“后花园”的紫荆树也是在警示曾氏子孙后代要家族团结、和睦相处、相互扶持。

“后花园”中的木棉树和紫荆树

“每一座祠堂,都是一部珍贵的家族史。它传承的建筑风格、文化,一起构成了家族最久远的记忆。”彤叔说,守护好这座祠堂,就是守护一个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和家规,就是守护先辈的开拼搏精神。

今生•熠熠生辉

寻祖问宗,延续对“根”的守望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清朝著名文献学家张澍的《姓氏寻源•序》里讲到,耸入云霄的树木,必定有它的根基;环绕山川的水流,一定有它的源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祖先,万事万物也都有其根源。追根溯源,寻祖问宗,一定离不开祠堂,祠堂作为一种古建筑的艺术瑰宝,它像一根纽带,一直滋养着宗族子孙后代,揉进族人世世代代的情感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任凭风高浪急,只要有这根纽带牵拉着,他们都会明白自己的起点在何处。

小龙曾氏大宗祠

小龙曾氏后人光哥说,一直以来都有族人回来寻根问祖,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在子孙的帮助下回到小龙曾氏大宗祠认祖归宗。这位老人6岁时被拐卖到外省,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落叶归根”的念想也越强烈。他只记得自己是番禺曾姓族人,宗祠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水池,仅凭儿时的点滴记忆,老人的子孙便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老人所归属的宗祠——小龙曾氏大宗祠,圆了老人追根问祖的愿望。

小龙曾氏大宗祠

光哥感慨:“无论曾氏族人走过多远的路,看过多美的风景,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当他们洗尽铅华,风尘归来时,尽管两鬓斑白,乡音已改,但曾氏大宗祠的门始终为他敞开着。”

祠堂内清幽宁静

活化利用,留住宗族记忆

熠熠生辉的古祠堂,正是番禺努力探索文物老建筑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的缩影。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龙曾氏大宗祠,正以新的方式延续着它的生命力和价值。

小龙曾氏大宗祠

小龙曾氏大宗祠规模宏大,雕刻艺术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古代封建宗法社会,祠堂曾经发挥了慎终追远、敬宗收族、凝聚血亲、规范伦理的教化功能,是凝聚民族团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拍摄于小龙曾氏大宗祠的老照片

1949年前,小龙曾氏大宗祠主要用作祭祀祖先和宗亲父老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以及喜庆活动场所。小龙曾氏各房子孙结婚必须到祠堂参拜太公(拜祠堂),各家各户添丁,每年正月初十左右,到祠堂报名登记、挂灯,俗称“开灯”。民国期间,也曾在此办学,教育子孙。小龙曾氏大宗祠先后作为绍诚小学、大小龙乡小学及石碁中学始建校址。1992年,国家补助部分资金将小龙小学迁出,在祠堂背后冈地重建。从2000年起,海内外曾氏子孙共商善举,重修小龙曾氏大宗祠。2011年1月,小龙曾氏大宗祠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21年,又被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现成为小龙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小龙村老人活动中心及喜庆活动场地。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座建筑、一段传说……祠堂,是家族记忆的“活化石”,使宗族历史、家风家训在传承中越积越厚,熠熠生辉。这是小龙曾氏大宗祠的故事,也是一个家族安放灵魂的栖息地。


策划:李文峰、陈海生、孙轶英

文字:代红燕

图、视频:许兴尧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