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经济”迅速发展。既节省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又促进了就业,“代经济”在社会上起到了良性的作用。然而,以“嘴替”为目的的“有偿代骂”产业竟然也悄然而生,这能行吗?(9月14日北京日报客户端)
常年混迹在互联网这个舆论场,总会遇到让你不吐不快的事,但可能碍于各种原因,我们在表达时总觉得自己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或者自己不方便说出口的时候。此刻,如果有人说出你心里话,甚至表达的内容比你想说的还要到位,那他便可化身为你的“互联网嘴替”。
一般来说,与“杠天杠地杠空气”的“键盘侠”相比,“互联网嘴替”凭借有理有据的逻辑表达,常常“怼”得对方无话可说,无力辩驳。常见于网络综艺里的辩论节目或脱口秀,前者用严密的逻辑,将你临场不会说的话说得头头是道;后者用犀利的吐槽,把你平日不敢说的话“直接开炮”。既能把你的心里话完美表达,又能切切实实帮你“出一口气”,如此“嘴替”,受到追捧也不足为奇。
有人追捧,有人则动起了歪心思。一些以“嘴替”为名的“有偿代骂”开始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冒头,并号称可以“顺着网线替你爬过去骂人”。可是,这种以语言文字伤害他人尊严、权益并从中获利的行为,不仅致使网络空间戾气横生,网络暴力泛滥,而且可能涉嫌违法乃至犯罪。前段时间,齐齐哈尔网警就传唤了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代骂商品”的违法嫌疑人朱某。经侦查询问发现其通过挂单侮辱、诽谤他人等发帖行为牟利,这已然构成违法事实,最终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行政罚款500元,并追缴违法所得。此外,哈尔滨网警近日也对一名发布“有偿代骂”广告的网民进行批评教育。其中虽无实际辱骂行为,但因其向对方提供自己前期编撰的骂人话术脚本获利,也同样存在违法风险。可见,你以为自己可以偷偷顺着网线去骂人,其实网警也能顺着网线找到你。
总之,代骂非代驾,骂了有代价。所谓互联网嘴替,不如多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总惹是生非,可能只会惹事上身,得不偿失。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陈文杰
图/来源: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