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广州已制定若干措施

如今的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营商环境、经济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社会组织能否在社会发展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这个问题也和“社会组织发展得好不好”“是否获得政府政策支持”“有无良好的培育支持体系”“能否形成良好的政社联动”等问题息息相关。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州,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日前向各区人民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印发了《广州市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接下来将从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培育扶持、作用发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从注重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能力提升、作用发挥转型。

规范社会组织登记

社会组织从“多不多”向“好不好”转变

在规范社会组织登记方面,此次印发的《广州市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提到,严格落实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双重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支持业务主管单位完善前置审批(审查)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稳妥审慎开展直接登记工作,对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应充分研究论证并多方听取利益相关方和管理部门意见依法审批。这也意味着,广州社会组织发展正从“多不多”“快不快”向“稳不稳”“好不好”转变,优化社会组织层级分布、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类型分布或将是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的主要工作。

公布多个发展重点

明确提高慈善组织数量在社会组织中占比

在优化结构布局方面,《措施》明确推动成立与广州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所需要、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同时,广州将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培育公共法律服务类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此外,《措施》还提到提高慈善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占比。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截至今年年初,广州市共有慈善组织243个,全市社会组织数量超8000个。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大多城市慈善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占比较低,和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营造良好环境是改变前提。

拓宽资金支持渠道

社区基金、政府购买、公益创投均被提及

《措施》提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广州要协调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将政府部门不宜行使、适合市场和社会提供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务,通过适当方式交由合适的社会组织承担,发挥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参与养老、育幼、助残等公益事业。至于专业服务谁来“买单”?《措施》在公益筹款之外提出了三个资金支持方向——政府购买、公益创投、社区基金。其中,政府购买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公益创投将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而社区基金也被纳入支持渠道之一,或意味社区要引入更多公益组织服务。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社会组织期待就此突破金融授信支持难题

社会组织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此次《措施》保障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享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不属免税收入范畴);明确市属、区属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物业可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或服务活动场地,鼓励各类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特色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不少社会人士期待可推出相关的激励措施。此外,《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社会组织金融支持力度。值得关注的是,社会组织一直是金融授信支持的空白地带,如该措施要落地,或需一改传统授信审批模式。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促进沟通、引导参政议政、助推产业发展

除了推动社会民生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也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措施》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经常性收集会员企业意见建议,研究国内外创新性政策和举措,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创新搭建产业链对接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的行业服务平台。而各职能部门召开专题性、行业性会议时,应视实际情况邀请相关社会组织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在制定出台发展规划等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时,按规定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

在助推产业发展方面,《措施》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标准化建设,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社会组织,按广州市标准化资助政策予以补助。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团体聚焦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欣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苏赞
更多文章
杨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