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玩泥巴!一所小学连开了25年陶艺课

捏出《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搭建广州的骑楼、制造二十四节气的泥版画……在广州越秀区中山二路小学的陶艺课堂上,一块泥巴,被孩子们玩出了花。玩泥巴不是兴趣班,而是普及性的陶艺课堂,且连续开了25年课。

教课是学校里的美术科任老师庞雯。她为各个年级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程,让每个孩子的手指头都沾上泥巴。“陶艺的有意思之处在于它具有未知性,在烧制结束之前你都不能完全知道它最终的模样。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我希望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能体会失败。”

带着学生玩泥巴,体会脚下的土地

故事是在学校那栋三棵大树围着的两层的小楼里发生的。

1996年,庞雯来到了中山二路小学担任美术教师。1998年,学校启动了陶艺兴趣课。最初,学校带着学生到校外的少年宫学陶艺。2012年,中山二路小学盘活了原来当食堂的小楼,建起了陶艺楼,正式开展了陶艺特色课程。

采访当天,庞雯颇为自豪地介绍着这栋小楼,整栋楼的设计都是由学校的师生一起完成的。一层的外墙脚边上贴满了泥塑版画,都是不同年级学生的作品。一层是小班教室,里头陈列了各式各样的学生陶艺作品。沿着楼梯上二楼,楼梯挨着的墙上也贴了泥塑版画,上面是一个个学生的手印,“孩子们上下楼梯可以扶着,预示着一步一个印迹成长。”庞雯说。

二楼是大教室,可以恰好容纳一个班级的学生。庞雯说:“我们从开设陶艺特色课程开始,就将目标定为普及性教育,我们要让每个孩子的手指头都沾到泥巴,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课程,低年级的学生玩黏土,中高年级做陶艺,学习捏陶、拉胚、上釉等。”

为什么是陶艺?回想起20余年的教学。庞雯说,“做陶艺其实是玩泥巴,泥巴是来自大地,孩子们塑泥正是体会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个过程也是学校塑人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提高了。”

紧挨着小楼的一间小屋里,一个电窑放置于此。学生完成陶艺作品后,可以亲手将作品放进电窑。待到周末,庞雯启动电窑将这些作品一一烧制出来。烧制好的陶艺作品和胚体往往有差距,颜色会更鲜艳,整体形状会缩小。“陶艺的好玩之处在于它充满未知,它会成功,也会失败。”开课20多年了,失败还是常有的事。指着去年孩子们完成的一系列泥塑骑楼,庞雯说,“你看这些还是会有裂缝。陶艺就是这样,捏土的手法、力度,陶土的水分等等,每一个因素控制得不好都会对最终成品有影响。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要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学会体会失败,如何在失败中汲取经验。”

开展主题性陶艺课,玩泥巴与文化课结合

玩泥巴,又不仅仅是玩。

在午饭结束而午休尚未开始之前,五年级的王梓桥和伏佳桐来到陶艺教室继续修补他们各自的作品。她们学习陶艺已经两年了,如今能独立制作陶艺作品。这是他们为中秋节制作的摆件。伏佳桐的作品是一个白兔伏在月牙上的摆件。有同学问她中秋的月亮为什么是弯的?她说,她设计了一只白兔伏在月亮上,为了整体看起来更协调,就将圆月改成了弯月。“做陶艺能让我更有想象力,审美能力也会提高。”而类似的来自孩子的创造力还有很多,也常常带给庞雯惊喜。“在陶艺的课堂上,无论孩子的成绩怎么样,无论孩子的性格如何,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庞雯说。

而在课桌上,一栋栋泥塑的骑楼,一块块用篆书写了二十四节气的泥板摆放着。这是庞雯将陶艺和文化课融合的作品。她带着孩子们通过陶艺制作,了解骑楼的每一个结构,认识二十四节气,赏析名著里的人物……在捏完张飞的每一根胡渣后,学生叮嘱庞雯,“老师,记得帮我烧出来。”除了文化课,学校还引进了广彩非遗技艺,将本土文化与陶艺课结合。

在每一回陶艺课结束后,庞雯都会引导孩子们写心得。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兴趣,也是天然的写作材料。有一篇心得让庞雯印象颇为深刻——几个玩伴互相分享各自学校的特色,来自中山二路小学的学生说:“我们学校有陶艺课。”孩子们为有这门课感到自豪,这让庞雯觉得多年的坚持是正确的。

为了进修,庞雯曾去过佛山石湾学习民间陶艺技术,侧重于捏土的技法。前几年,她又自费去了景德镇市学习系统化的现代陶艺制作工艺。她将学习到的经验带回学校,开展了主题教学。比如去年开展了古代建筑的主题教学,教学生认识、制作滴水瓦、瓦当、鳌鱼等。未来,她计划开拓更多主题学习,和更多的文化课程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能学到更多知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实习生:黄秋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陈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
何钻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