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南沙人”在这里开启生活;1000年前,洲岛、坦沙在这里形成;500年前,万顷晴沙日益延伸;30年前,进入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期。千年塑造生态,建设改变南沙,奋斗创造历史,不忘来路,才能继续成功。
何以南沙,从“海丝路上的南沙、历史地图里的南沙、地名里的南沙、山海间的南沙、战火硝烟中的南沙、古村落里的南沙”六大专题,寻迹南沙过去,再造南沙奇迹。
山海间的南沙
一座杰出的城市往往离不开优越的自然生态基底,山、海、江、田、城交汇融合是南沙极具魅力的城市生态底色,这里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宝地。2011年南沙获得联合国“全球最宜居居住城区奖”金奖。在广州,能同时集山、海、江、沙田、湿地、红树林等丰富生态资源于一体的只有南沙,本期带您走进山海间的南沙。
山海相拥——汪洋大海中的沉浮,积蓄了南沙能量
▲十八罗汉山鸟瞰图
从地质学考证来看,处于珠江入海口的南沙在十几万年间曾数次在汪洋大海中沉浮,大约10万年前,海平面波动减弱,南沙才露出海面。
在大岗镇的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位于海拔108米的山坡上发现有古海蚀崖的遗迹,可证明远古海水曾达到100米的高度,彼时南沙大部分区域都在海平面下。
随着末次冰期极盛期结束以后,全球回暖,海平面快速上升。大约6000年前,南沙还是一片大海湾,湾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比如我们今天熟悉的黄山鲁、大山乸、十八罗汉山、龙穴、大虎山等,昔日都是散落其中的岛屿。
在漫长的岁月中,河流不断冲击,积坦成陆,位于河口的岛屿和低山镶嵌在泥沙沉积物中,形成了南沙现在众多的山地。
黄山鲁
润泽了南沙世代的村落
黄山鲁位于南沙中心城区南沙街的中部及东南部,海拔295米,是南沙的最高点,由黄山和鲁山两座相邻的山峰组成。黄山鲁曾经是南沙深入大海中众多岛屿中的一座,卢湾村、九王庙村、塘坑村、大涌村等传统村落的先民很久前就在山脚下落脚繁衍,绵延香火。
2007年黄山鲁建成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99.9%,是天然的氧吧。山上还种有很多老荔枝树,一到夏季,满山红火火的荔枝挂在枝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登上山顶,能俯瞰南沙的全貌,东面能看到虎门大桥横跨珠江出海口两岸,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西北面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新城。
大山乸,守护一代代的南沙人
大山乸是南沙的第二高峰,海拔224.6米,“乸”在粤语是“母”的意思,是由于大山乸周围围绕着十几座小山峰,犹如“众子拥母”一般。
大山乸因其山上的“烟墩”而出名,“烟墩”也就是烽火台,是古代用以点燃烟火传递外敌信息的高台。大山乸烟墩建于明朝末期,由于大山乸处在珠江口附近,且地势高,是难得的制高点。烟墩一开始是为防范反清复明势力从珠江口进攻而设,后来成为清军珠江口防御军事系统的重要设施。
它与蕉门炮台山的烟墩连为一个传递系统,有敌情时,蕉门烟墩首先向大山乸烟墩发出警报,大山乸接收后向附近的村镇发出警报,让他们做好防御的准备。大山乸烟墩在历史上还曾经多次在海盗入侵时,举烟向当地、番禺及广州方向的村庄和狮子洋上的船只发出警报,守护了周边村民及航海船只的安全。
十八罗汉山
南沙地质演变的缩影
十八罗汉山位于大岗镇,海拔127.3米,因相传山上有为罗汉化身的十八块大石而得名。十八罗汉山是地质科普最好的教科书,在山体100多米高处有古海蚀崖的痕迹,山体裸露的红砂岩丹霞地貌清晰地展露了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痕迹。十八罗汉山的余脉,大岗顶的罉塘潭古采石场遗址,直到现在还能看到红砂岩钎钎凿痕以及峭壁悬空的景观。
水网纵横——水脉蓬勃,迸发南沙活力
南沙北与广州番禺相连,南与中山相接,北江和西江经佛山分合沟通,在南沙北边,顺德水道一分为三;
最北支为沙湾水道,接狮子洋出海口;最南支为顺德水道,下接洪奇沥;沙湾水道和顺德水道之间的是榄核河,下接蕉门水道,贯穿南沙域内。
另一方面,南沙属于南亚热带,年降水量和地表径流丰富,加之处于下游,泥沙冲击,大河流变成小河流,由江变为涌,因此形成了域内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的水城基底。
蕉门河
从舟楫往来的避风港湾到南沙现代城市的新中轴。蕉门水道是西樵头至万顷沙镇东部的水道,是北江和西江的出海口之一,其上游由沙湾水道分流至榄核、溜岗等支流,至中游接洪奇沥的分支上、下横沥。
蕉门水道流经黄阁,为蕉门河,河流呈南北走向。古代的蕉门河,流淌在黄山鲁和大山乸之间,在珠江口伶仃洋西北注入珠江。
清朝时期,船只常常经过蕉门入珠江以避虎门之险。现今的蕉门河,两岸美丽黄花风铃木、异木棉、洋紫荆等等竞相盛开,岸边的浅滩湿地里,美人蕉等摇曳多姿,是城市休闲“会客厅”。
这里也是南沙现代商贸休闲的“门面”,蕉门河沿线商业、外贸、中小企业总部高楼林立,凤翔桥横跨两岸,夜晚灯光璀璨,成为南沙城市的新中轴。
此外,南沙还有狮子洋、虎门水道、洪奇沥等外界水道,以及凫洲水道、小虎沥、沙仔沥、上下横沥水道等境内水道。这些大大小小的河道连通海洋,见证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也如血管般深入南沙人们的生活中,喜欢逐水而居的南沙人,通过海江河涌,传递着海洋文明和水乡经济文化,依托水,迸发新时代活力。
湿地红树林——海岸的卫士,鸟类的天堂
南沙处于珠江出海口,在万顷沙、龙穴岛、大虎山、沙仔岛一带有众多的湿地,尤以位于万顷沙十八涌的万亩湿地规模最大。在南沙湿地核心游览区,以种植红树林维持生态,还种植了上千亩的芦苇,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鸟类从北方飞来越冬,成为著名的“候鸟天堂”。
南沙湿地处于咸淡水交界,上半年以淡水为主,下半年以咸水为主,独特的水质以及泥沙滩涂非常合适红树林的生长和繁衍。湿地红树林呈沿岸带状分布,适应的植物种类观赏性高,形成富有特色的海岸带景观。
1998年开始,南沙围垦开发公司开始在洪奇沥水道东岸、十四到十七涌、十九涌到南沙湿地公园等地人工种植红树林,包括卤蕨、木榄、秋茄等9种真红树植物和海芒果、水黄皮等4种半红树品种,红树林为越冬候鸟提供栖息环境。
同时,红树林具有耐盐、耐浸、胎生、多呼吸根等生态特点,对防风、消浪、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形成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的稳定生态系统。可以说,湿地红树林是南沙海岸带的“天然卫士”、鸟类与底栖生物的“栖息天堂”。
向海图强,南沙下一站,海阔天空
山、河、海在南沙相拥,世代南沙人或沿着山聚居形成村落,或沿河涌而居,海洋磨砺着南沙人,山水温润着南沙人,也形成了南沙人向海而生、不怕险阻、不折不挠的精神。
千百年来,斗转星移,山河碰撞,古老的水道不断变化,南沙人遇山开路,见河搭桥,向海而生,默默耕耘。
今天,在伶仃洋上,一艘艘巨轮满载集装箱在南沙港区靠岸,又满载着货物驶向世界各地。
▲南沙大桥和明珠湾大桥
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明珠湾大桥、凫洲大桥、红莲大桥等一座座桥横跨江河,夜晚的蕉门河灯光璀璨,登上黄山鲁,看到无数高楼拔地而起,一片新城如春笋般蓬勃生长。新时代,在这片宜居宜业的沃土上,南沙人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新定位新使命向未来之城进发,面向下一个千年,南沙依然海阔天空。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潇方
文字:刘爱荘
图片:刘伟、资料图
制图:潇方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