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八年,作家春桃推出重磅新作《国医》

一个中医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医院

他传奇精彩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

《国医》

春桃 著

中信出版社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一生屡经世变,却万难不改初心。

他是陈万举。

八年私塾,精通传统文化;学徒打杂时,半夜挑灯“偷抄”药方;拜师不过数月,便代师出诊,治好夹肠疝危重病人;一手神乎其技的针灸全靠“函授”自学;坐堂问诊的第一天,他就为自己立下规矩:对生活困难的病人只收药费,不收诊金;独立坐堂五年后依旧觉得医术尚浅,二次拜入师门学医;二十六岁时,他坚守疫区第一线,救活了成百上千的病患;年过不惑开始数十年关于养生的研究与实践……

寻找有关生命和疾病的答案

陈万举师承有序、学有渊源,师从宋立人,承中医名门“孟河派”衣钵,学针灸于承淡安,请益于程门雪、黄文东。自1938年起,陈万举一生坐堂行医七十六载。自出道以来,攻克大量的疑难杂症,救治病人数十万人,亲历并见证了中医的重要发展过程。他自己则到老眼不花,牙没掉,头发半白,九十六岁无疾而终。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像陈万举这样的中医,只要有他们存在,中医必将根深叶茂。

陈万举深谙“上医治未病之病”的真谛,自创“鸟意行走法”“养生健康歌”等,推广健康养生实用法门,包括举止、饮食、作息等方面的健康养生知识。到了晚年,他甚至展开了对癌症以及养生长寿的研究。

本书作者春桃曾创作《中国农民调查》。春桃也是陈万举的儿媳,在老人生前悄悄录下一百多个小时的“口述史”,并在陈老去世后,南下北上,尽可能地去接触口述故事中的当事人与患者,历时八年完成此书。

作者简介

春桃:女,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医务、文秘工作多年。1987年开始写作,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民间包公》《失忆的龙河口》《中国农民调查》《南下北上求学记》《寻找大别山》等。曾获国内外多种文学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


@广州日报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