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村史,几许乡愁。一个村史馆,记载着一条村庄的奋斗史,它不仅凝聚着村庄的记忆,更是继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在化龙镇潭山村藏着一座村史博物室,向世人讲述着这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乡土故事,让乡愁记忆“看得见”“摸得着”,成为村民和游客了解潭山村历史发展的重要窗口。
潭山村史博物室
打造村史博物室,留住乡愁之根
潭山村名从何而来?走进潭山村史博物室,一眼就能看见村名的由来:前绕鸑潭水,后枕花山岗,故名潭山。自北宋中期,许氏一族从闽入粤,潭山许氏先祖许彦先因喜爱番邑名胜,遂留孙许青于潭山开基创业,至此已逾900载。目前,潭山村史博物室位于潭山村文化综合社区,是由原潭山小学教室改建而成。博物室面积283平方米,共分两层,场馆划分为序厅、潭山人物、鱼米之乡、古法技艺、农耕风貌、民俗风情6大区,展示潭山村古今人物风貌、历史风采、传统技艺,农耕文化及潭山飘色、乞巧等,浓缩了潭山村的时代记忆和发展变迁。
农耕用品
民国时期的火烛车
在这里可以见到昔日的潭山乡全图、清代五品官员顶戴的官帽,清代道光皇帝颁发给潭山村先祖许瑶光母亲的圣旨、清代婚嫁用的全套礼盒、民国时期的火烛车、用来建房的手臂粗的蚝壳、皇祐年间“番禺城砖”字样的古砖块、乾隆年间的地契、光绪期间的账册等各种珍贵藏品,还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农耕用品,以及各种碑记石刻,记录着一代代潭山人的生活轨迹和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条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以图文并茂方式展示农耕文化
“我们村当初建立潭山村史博物室,希望将潭山村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好好保存下来,让更多子孙后代能够铭记历史、感恩先贤,留住乡愁,进一步增强村民凝聚力和自豪感。”潭山村党委副书记许伟麟告诉记者,自村史博物室开建以来,得到了很多热心村民的积极响应,纷纷把家中遗留下来的老物件、生产生活用具等捐献出来,一起把村史博物室办起来,让乡愁可感可触,唤醒村民的乡愁记忆,在城市化进程中留住乡愁、铭记历史、创造未来。
碑记石刻
弘扬民俗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作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潭山村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文物古迹、民间文化丰富。其中,“潭山乞巧”和“潭山飘色”,扬名广府地区,至今仍保持多项传统民俗节目与活动,两者均已列入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潭山飘色还被列入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潭山村亮丽的“文化名片”。2006年,化龙潭山飘色队创作的大型版色《争荣弃耻》《七姐下禺山》两板飘色,参加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首届飘色(抬阁)艺术展演,喜摘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在七夕风情文化节“山花奖·全国七夕女红手工艺大赛”上,潭山乞巧贡案《七月七日长生殿》也荣获金奖第一名。
乞巧贡案《七月七日长生殿》
戏服与乞巧作品
如今,在潭山村史博物室专门设有飘色和乞巧展厅,市民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这些获奖作品,还可以深入了解传承人许冠其这些老艺人坚持民俗传承的感人故事,探寻番禺飘色乞巧历史,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目前,村里的能工巧匠们时常在此向村内孩童开班授课,传授民间文化手艺和知识。潭山村史博物室已经成为展示该村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并吸引周边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打卡。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我们计划将村史博物室打造民俗文化宣传阵地,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良好的家风、村风、民风传承下去。”许伟麟表示,潭山村将继续完善村史博物室软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将村史博物室建设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乡村振兴增添文化动力。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黄卓鹏 张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