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景街坊用巧手“濑”出水菱角,体验地道老广滋味
语音播报

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曾介绍过这样一道小吃:“一样样精致的早点,被一双灵巧的手,赋予生命”这说的就是西关传统小吃也是广州的非遗美食——水菱角。听到“水菱角”的名字,你是否会猜想这是用“菱角”做成的美食?事实上,此“菱角”非彼菱角,而是用水磨粘米粉做出来的小吃,因其形似水中生长的菱角,故而被称作“水菱角”。

形似菱角,中间厚,三边薄的濑粉,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日前,一场西关水菱角非遗美食体验活动在天河汇景国际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活动邀请到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伍文辉现场讲述“非遗”美食发展历史。汇景街坊一边聆听西关故事、了解非遗美食文化,一边在大师的指导下,体验制作非遗美食“水菱角”。

图片

广州西关泮塘盛产菱角、马蹄、慈菇、胶芛、莲藕,称为“泮塘五秀”,而菱角并不是经常有得吃,当时有人把粘米粉濑到热水里做成“萎角”状,加上炒香的姜丝、肉丝等拌着吃,取名为“水菱角”。水菱角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017年入选广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这一味原本深藏街巷的小吃,声名鹊起,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前来品尝。活动现场,伍文辉为街坊们讲述西关文化、广州饮食习俗、水菱角发展历史及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水菱角制作技艺。

据介绍,要烹制好一道水菱角,需要经过“浸米磨粉”“晒制”“开生熟浆”“濑制”“煮米汤”“成品烹制”6个步骤。其中,最见功力的步骤为“濑制”,功夫全在师傅手中的一双筷子上,既要逼真又要大小一致,要求对筷子操控自如。现场,街坊齐齐来用筷子夹波子,学习如何用筷子及掌握筷子的力度。

image.png

随后,伍文辉给每位街坊派发了一碗粉浆,演示如何“濑”出水菱角。只见他用筷子挑起和好的粉浆,随后轻轻张开筷子,将面糊以三角形的形状拖入热水中,这样,一个个可爱的水菱角就诞生啦。

图片图片图片

独特的匠心技艺把现场的街坊们深深吸引住。伍文辉示范完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动手尝试“濑”出自己的水菱角。看似简单的手法,操作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不过在伍文辉“手把手”指导下,大家渐渐掌握其中的技巧:如面糊和水的融合必须刚刚好,不能太浓稠或者太稀;筷子的下法要“稳、准、狠”,呈45°角往后拉,这样飞奔出去的粉才会两头儿尖;还要控制筷子开口的大小,筷子开口过大濑出来的粉形状不好看,也难以成形。

图片图片

街坊们的水菱角制作完成后,伍文辉又将制作好的水菱角煮熟、捞起过冷水,并分别放入甜、咸两种口味的汤底。甜的为红豆沙,咸的则是由虾米、冬菇、叉烧丝煮成的米浆。

随着一碗碗美味又可口的水菱角新鲜出炉,大家品尝着自己参与制作的水菱角,特别有成就感,特别有滋有味。

图片图片

街坊巫阿姨和李阿姨告诉记者,相比其他的粉类小吃,水菱角吃起来嚼劲十足,清爽弹牙,别有一番风味。巫阿姨是第一次品尝水菱角,她开心地表示,回到家后会试煮给家人一同品尝这道西关传统美食。同时她又点赞社区开展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大家能够了解广府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真好,希望类似的活动以后能多多开展。”

来自马里的娜娜表示,她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西关水菱角的美食介绍,一直想去品尝,得知社区要开展体验活动便马上报了名。第一次品尝水菱角,她说这道小吃香味浓郁、十分可口。至于制作的过程,刚开始她觉得比较难上手,后来通过老师指导和多番练习后,就得心应手了。

来自比利时的费女士也是第一次制作、品尝西关水菱角,她认为这是一次有趣的经历,也让她对西关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图文记者 曾雯雯】
【编辑 黄惠雅】
消息来源:汇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