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帮扶:穗波携手共探人工智能教育新未来
语音播报

在波密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波密县(广州)工作组组长李明指导下,波密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广州援藏工作组成员陈道宇积极对接广州市电教馆、海珠区教育局,由广州市电教馆、海珠区教育局、波密县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23年“广州—廉江—波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研讨活动”于6月2日上午在广州市海珠区北山小学举办。

活动采用线下、线上同步展示的形式开展,线上共1000余人参与观看。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柯慧伦副馆长、罗杰明主任,海珠区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张学明、海珠区教育信息中心梁羽主任波密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兰建等领导以线上的方式参与了活动。现场还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鹏泽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初中部(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袁泽姬部长,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胡睿华老师等学术专家及教研员,对活动中开展的课例进行了评课和指导。

本次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课例展示。第一节课由广州市海珠区北山小学黎启韶副校长执教,教学内容是广州人工智能教材六年级下册第4课《计算机专家系统》。

该课是计算机专家系统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由于既要让学生理解生涩的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算法原理,又要为下一节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编程课打下基础,因此难度非常大。但黎校长巧妙地利用了“我们都来找特征”的小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对6组植物的特征判别,最终识别出木棉花,理解计算机专家系统仿照人类的自身经验解决木棉花判断的问题,解决了计算机专家系统运行原理和算法学习的这一难点。黎启韶在整个过程中更充分利用了广州市人工智能平台的创意实验室、网络问卷等技术,为本课增添了技术赋能教学的元素。

在评课和议课环节,海珠区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张学明同志代表海珠区教育局对参加活动的线上、线下的嘉宾与老师进行欢迎致辞。张学明在讲话中提到,人工智能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之一,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之一。虽然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相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力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梦想。而北山小学就是属于环境与设备一般的学校,但是学校仍能通过自身挖潜、自主创造条件,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应用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这次交流和分享,为广州、波密等地区青少年的人工智能课程学习做出更多的推动和更高的提升。

随后,波密中学的郑祖云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点评时提到,两节课例十分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并且突出了“跨学科”的特点,给予了老师们新的启发。海珠区教研院信息科技教研员袁泽姬则提出,两位执教老师能精研课标,课例体现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特别是第一节课让学生用特征判别的游戏体验特征与经验匹配能够判别出木棉花,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专家系统的运行原理,起到了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的作用,该过程既体现了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有效地突破了该课的难点。但是,如果两节课都能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进行拓展,课堂也许会更加深刻。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广老师和林秀瑜副教授纷纷表示,两节课课堂落实到位,以丰富的教学策略,打开学生的思维,有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华南师范大学吴鹏泽教授在点评总结时,首先肯定了示范课融合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是成功的体验式人工智能课堂案例,同时也指出,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对“大单元教学”深入研究,加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本次的活动受到了三地领导的重视。波密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兰建同志认为,北山小学是一所城中村学校,与廉江和波密地区的大部分学校有着相似之处,总的来说就是环境一般,教学设备与设施比较普通。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赋能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值得学习与推广。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柯慧伦副馆长表示,两位教师均能对现有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加入深度的思考与改造,这与广州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的初衷完全符合。希望未来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方面,教师们都能大胆进行跨学科融合的实践,呈现更多优秀的人工智能课例。

这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研讨活动的举行,既充分展现了广州市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又为广州——廉江——波密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研修共同体的组建吹响了号角。活动有效填补了波密县人工智能课程的空白,加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工智能课程教师专业素养,进一步认识了人工智能助力课堂提质增效,信息科技引领教学数字转型,也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深了穗波情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方圆 通讯员 陈道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方圆 通讯员 陈道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杨维玲